第204章 恐城内生乱?

作品:《明末!苟在幕阜山脉造反

    调三万大军攻城。


    说起来容易,实际操作确是困难重重。


    先不说上百门各类火炮,从银屏山大营拉来到十几里之外的巢县县城外,就花了大半天时间。


    就那二十架攻城云梯组件,拖到巢县城下组装,也折腾到后半夜才完工。


    如今校长已亲率大军抵达青龙庙。


    以汉家人民军大军日行四十里的速度,顶多一两天后就抵达巢县。


    这一夜。


    巢县县城外的官军大营中,王在晋又辗转难眠。


    “轰轰轰…”


    突然响起的炮轰声,惊掉了冷清风手中的饭碗。


    看着散落一地的粉条子。


    冷清风破口骂道:“搓他妈的个憋!这王在晋是不是有病啊!天都还未亮开就攻城,他妈的官军不用吃早饭啊!”


    听到旅长爆粗口,作战室内的几个参谋,脸部纷纷扭曲,努力憋着笑容。


    第六旅参谋长宋宇放下碗筷。


    走来问道:“旅长!要给再端一碗米粉来不?”


    冷清风盯着宋宇那近乎扭曲的脸庞。


    问道:“你笑什么?”


    “我没笑啊!”


    “真没笑?”


    “哈…真…真没笑。”


    “算了!不吃了,城外什么情况?”


    “方才一营通讯兵来报,官军在城外西、南、北三面架设大将军炮,只是没料想到官军这么着急进攻。”


    “着急?能不着急吗?校长的大军估计明天就能抵达。”


    “难怪今天城东的大军撤了,王在晋是想赶我们走。”


    “他赶我们走,我们就走啊!通知一营,城墙上只需留下几个战友观察,等官军推云梯上前,全营再上城墙。”


    “旅长!就算官军不攻东城墙,就一营三个连驻防,会不会太单薄了。”


    “有没良心炮兜底怕个啥?守城的战友太多,要是王在晋不攻城,直接掉头跑路,咱们就三千战友,能追上多少人?”


    “那要不让第二营与第三营,先到分散到各城墙下做预备队吧!现在就让第二、三营都集结到城南待命,职下还是觉得冒失了一些。”


    “通知工兵连去城北,近卫连去城西,各有一个连的预备队,足够了。”


    “旅长!昨夜县令张尽忠来寻旅长,说官军大举攻城,恐城内士绅大户会有异动,职下建议调近卫连到街上巡逻,以免城中生乱。”


    自从冷清风的父母被西乡冷秀才杀害后。


    冷清风算是汉家人民军,最狠地主士绅的一批将领。


    要不是抵抗杀光,献城放过的汉家人民军军令。


    冷清风都想将巢县县城内的士绅权贵,都屠杀个干净。


    “生乱?就他们也敢生乱?派个人给张尽忠传令,令他公开搜寻城内的士绅权贵们,手中是否有命案,特别是那些官二代、富二代的少爷们。”


    “旅长!这个时候整士绅权贵会不会不妥?况且翻旧账是行政部的工作,我们是不是越俎代庖了。”


    “我看这个张尽忠很是期待,融入我汉家人民军行政部,顺便给张尽忠带一句话,这事办得好,我便亲自给他写一封推荐信,战后他可带着我的推荐信,去武昌城寻陆逸先走后门。”


    呵呵…


    一个汉家人民军旅长的亲笔推荐信。


    足够张尽忠少奋斗十年的了。


    别看陆逸先是行政部的一把手。


    但明眼人都知道,汉家人民军和以往的政权完全不同。


    行政部是完全与军务剥离。


    不但是一丁点军事权利都没有,还得处处配合参谋部一切军令。


    说得通俗直白一些。


    在战乱未平息之前,陆逸先都不够格与冷清风同桌吃饭。


    收到冷清风军令的张尽忠,立马召集了全县衙役。


    冷旅长身为汉家人民军,八大旅之一的旅长。


    是绝对的汉家人民军高层,还是最顶级一批的高层。


    若不是战场选在巢县。


    他张尽忠一个小小县令,一辈子都接触不到此等大人物。


    现在冷旅长亲自交代差事。


    就是伸来的擎天大柱般大腿。


    如此大腿,那还不得紧紧抱紧,不惜一切的抱紧。


    在巢县当了七八年的县令。


    县城内哪些士绅权贵,哪些富贵公子哥们犯过人命案。


    张尽忠都不需查查卷宗,脑子里都有了个大概。


    大敌当前,刻意引发城内混乱,冷旅长必有后手。


    张尽忠自然明白,冷旅长就是想逼一群士绅权贵跳出来,杀其全家,杀鸡儆猴。


    此时!


    巢县县城出现了滑稽的一幕。


    城外炮火轰鸣,喊杀声不断。


    城内衙役到处破门抓人,还专挑富贵府邸,暴力抓人。


    “少师大人!西乡山匪鸟铳射程太远,威力又大,百步之外都能破甲,我军攻城将士,压根就没法靠近城墙。”


    听到周遇吉抱怨的声。


    王在晋摸了摸泛白的胡须。


    叹息道:“晏匪主力大军,距离巢县县城不过八十里,若今日不能破城,我军就得仓皇南逃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八十里?晏匪主力不是在攻打滁州城吗?”


    “为了稳定军心,本官不敢如实告知各位。”


    “敢问少师大人,晏匪主力兵马多少?我八万大军可有胜算?”


    “胜算?晏匪主力大军万余匪兵,拥有红衣大炮百余门,没良心炮更是有数百门。”


    “百来门红衣大炮?可是情报有误?要知道整个大明也不过数百门红衣大炮,那玩意威力虽大,但贼重,一般都是用来守城守关隘。”


    “看来萃蓭(周遇吉)对西乡山匪知之甚少,晏匪的红衣大炮威力比朝廷的更大,而且重量更轻,关键是其数量,不比我大明少。”


    “万人匪兵就装备百余门红衣大炮,还是可轻便随军的红衣大炮,这匪兵怎会如此富裕,为何朝廷邸报,兵部军报中都未提及?”


    “提及?提及了九镇边军还敢南下剿匪吗?”


    “难怪!难怪我朝廷百万大军前来剿匪,晏匪还敢亲率两万匪兵,在南直隶横冲直撞,没有大军前来围剿。”


    “眼下抱怨无用,今日必须剿灭巢县内西乡山匪,或将这三千西乡山匪赶走,否则我八万大军都难以全身而退。”


    “少师大人所言甚是,按常规攻城方式,估计今日是无法拿下巢县县城,末将建议加大攻城兵力,一次投上万兵力同时攻城。”


    “小小的巢县,城墙不过十里长,万人同时攻城,若未能攻破,恐有全军溃败风险。”


    “事权从急,若不冒险攻城,这三千轻装山匪在后,我大军也无法安然后撤,末将这便去邀黄得功前来,各出三千将士,一口气拿下这巢县。”


    周遇吉是个大老粗,可黄得功不是。


    眼下进攻巢县的三万大军。


    京营两万大军全在这,可王在晋就带了一万江南营兵。


    将“身家性命”全压在巢县,不论攻城输赢,其余的江南营兵都有机会撤离。


    黄得功可不像周遇吉这么傻。


    王在晋连忙拦住道:“现在都过了午时,务需邀黄得功过来商议耽搁时间,我传一道军令到城北,令黄得功下轮进攻时多出兵两千,你也速速回营点兵,待我中军擂鼓响起之时,全军攻城。”


    喜欢明末!苟在幕阜山脉造反请大家收藏:()明末!苟在幕阜山脉造反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