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稍安勿躁

作品:《大梁第一言官

    温先生下笔速度飞快,看得出那本书他已经熟记于心。


    赵旻却是越看越觉得惊讶,不得不叹服,温先生的师父是个非常有智慧的人。


    大梁目前并没有多少关于数算的典籍,即便是数算大家,所学也都在比较浅显的层面上。


    而温先生的那位师父毕生所著,却涉及到了好几个层面。


    赵旻眼神微动,低着思索片刻。


    或许这也是个契机。


    时值中午,温先生一时半会也不会休息,赵旻出去弄了几个肉夹馍,还趁机会学堂给萧云清他们讲了一下情况。


    萧云清等人听到之后,都要去看望温先生,赵旻也没拦着。


    “对了,陈家祥怎么今天也没来学堂?”


    本来赵旻还以为陈家祥也遇到了什么事,结果萧云清的话打消了他的疑虑。


    “陈家刚才派人来给他告了假,说是生病了,管他呢,他不在反而没那么多事。”


    赵旻点了点头,说的也是。


    没有陈家祥,学堂里的氛围融洽了不少。


    等赵旻带着萧云清他们到温先生的住处时,温先生依旧在奋笔疾书。


    “先生,吃点东西吧。”


    温先生摆了摆手,“怎么都来了,不去上学吗?”


    “我们担心温先生,过来看看,这是我们给先生带的东西。”


    萧云清他们把买来的吃食和补品放在了桌子上,温先生难得的没有平日里那么严肃。


    “你们有心了,不过还是要以学业为重,赵旻,你也回去上课吧。”


    赵旻心想他现在在这里也帮不上忙,索性一口答应了下来。


    “那我们等下了学堂再来看望温先生。”


    温先生没有拒绝,赵旻招呼着萧云清他们先去学堂。


    一直到下了学,学堂里的众人一溜烟的散没了影。


    “赵旻,我们先去看温先生!”


    赵旻他们路过赵家的摊位时,宋氏把打包好的肉夹馍拿给了他。


    “奶,我今天还有点事,明日你们给大哥准备好东西,我带他去学堂。”


    话音落下,宋氏连忙点头。


    赵旻他们直奔温先生家里,萧云清甚至盘算给温先生做个饭。


    结果发现温先生家里的锅灶他们根本不会用,毕竟都是大户人家的少爷小姐,平日里压根用不到他们亲自生火。


    萧云清尴尬的摸了摸鼻子,“先生,我们好像做不了饭了。”


    温先生愣怔片刻,明白了他们的意图后脸色有那么些苍白。


    “你们……心意我收下了,饭就不用做了。”


    赵旻乐呵呵的把买来的晚饭放到了温先生面前,这才转过头,“温先生还病着呢,别折腾他了。”


    萧云清他们哪里会做饭,别到时候饭没做好,再把温先生家给炸了。


    萧云清撅了噘嘴,很显然没那么开心。


    “温先生,你要多注意休息,可以慢慢写,不用着急。”


    温先生“嗯”了一声,“我知道。”


    他们临走的时候,温先生看了一眼赵旻,眼神中仿佛另有深意。


    直到进了萧府大门,赵旻依旧没有想明白,温先生这是什么意思。


    “小姐,你们先回院子里画绘本,我去把肉夹馍给老夫人送过去。”


    萧云清跟钱文豪等人非常爽快的应下了,为了能把绘本做好,他们现在学习起来那是非常用心。


    萧福带着赵旻去了萧老夫人的院子,听到赵旻来了,萧老夫人顿时换上了慈眉善目的笑容。


    “赵旻,快坐,今天在学堂可还顺利?”


    赵旻用力点了点头,并没有告诉老夫人关于温先生的事。


    “老夫人放心,小姐和我都有认真学习,这是我给老夫人带来的肉夹馍,老夫人尝尝?”


    萧老夫人连连点头道“好”,赵旻把肉夹馍给老夫人递过去,剩下的给了萧管家和几个在老夫人身边伺候的丫头。


    “这就是肉夹馍,确实很新鲜,闻着也很香。”


    萧老夫人尝了一口,顿时赞不绝口。


    “真是外酥里嫩,令人回味无穷,是个好吃食,赵旻,这是你想出来的点子吧?”


    “老夫人怎么知道?”


    赵旻挠了挠头,不好意思的笑道,“这还是我在梦里嘴馋的时候梦到的,家里搬迁到县城需要营生,这才想着能卖肉夹馍。”


    萧福他们吃了后,也都纷纷感叹肉夹馍的确好吃,甚至问了赵旻摊位在哪儿。


    赵旻都一一回答告知。


    很显然,老夫人他们都很看好这门吃食,赵旻眼珠子转了转,“其实肉夹馍只是其中一类,等以后有了新鲜吃食,再带给老夫人尝尝。”


    赵家如果想要赚钱,只靠着肉夹馍肯定不行。


    现在是时间还没到,等再过几天,怕是卖肉夹馍的不止他们一家。


    这个世道老百姓想要赚点钱不容易,只要不是很过分,赵旻都不打算管。


    想卖就让他们去卖吧。


    毕竟他脑子里还有不少小吃,什么卤煮凉菜鸡蛋灌饼,多的是。


    虽然他不一定都能做的上来,但是宋氏跟周氏可以。


    萧老夫人赞赏的看了赵旻一眼,她现在无比庆幸当初听了萧云清的话,把赵旻要来萧府做书童。


    不然的话,不仅是萧家很可能会失去一大助力,百姓们或许也少了生机。


    回到住处后,赵旻坐下来回想了一下近日发生的事。


    “神童的名声打出去还不够,没有后续的加持,很快就会销声匿迹,所以红薯一定要尽快推出去。”


    他叹了口气,萧家大郎现任礼部尚书,一月后就会回来。


    那也就是说,一个月后他的名字会传遍大梁每个角落。


    有点慢啊……


    赵旻敲着桌子,不过也行。


    反正眼前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做,一时半会儿的先不着急。


    第二日,赵家的肉夹馍摊子早早地就支了起来。


    今天也是赵凌正式进入学堂的第一天,全家都很激动。


    就连不怎么露面的赵廉也跟着出来了。


    总算在太阳升起的时候看到了远远走过来的赵旻和萧云清,宋氏激动的喊到,“来了来了!”


    周氏听到后,连忙把赵凌拉到面前,给他整理了一下昨晚熬夜缝制的书包。


    “凌哥儿,你去了学堂后一定要认真学习,凡事都要听你二弟的知道吗?”


    赵凌激动的握紧了双手,“好!”


    这会儿赵旻也过来了,看到家人后不自觉的露出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