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新的征程

作品:《大梁第一言官

    到了萧府,赵旻特意跟萧福打了个招呼。


    萧福乐呵呵的挥了挥手,“今天回来的晚了些啊。”


    赵旻抹了把鼻子,“遇到了点事,问题不大,我们正好准备做新的绘本。。”


    见赵旻就要走,萧福跟了上去在他身边开口道,“萧老夫人下午还说已经派人找到了你随着信送来的那种红薯,吃完饭老夫人或许会找你谈谈。”


    赵旻一听,心里顿时跟明镜一样。


    这将代表着大梁很多百姓不需要再过忍饥挨饿食不果腹的日子。


    “多谢福叔提前告知。”


    萧福登时眉开眼笑的摆了摆手,“跟我还客气什么。”


    看来昨天那只烧鸡拉近了不少关系,赵旻也乐得改口,“今天回来的匆忙,等过后我给福叔弄点儿好酒,再搭配上张记烧鸡一起带回来。”


    萧福嘴上虽然不说,心里却是乐开了花。


    就算是一壶好酒再加上一只烧鸡,也不过二两银子,萧福自然不心疼。


    可赵旻送他,那意义就不同了。


    这小子,人情世故这块儿,是那个料子。


    “少贫了,你再不跟上小姐他们都要进院子了。”


    有了画三字经绘本的经验,这次动手倒也不麻烦。


    难得还是论语的原文,之前萧云清奋战一个通宵学会的学而篇,早就已经抛之脑后。


    包括今天秦夫子教的述而篇,也记不清了。


    萧云清拿出自己记得笔记,看了两眼,脸上一僵,尴尬的笑了笑。


    完全想不起来写的什么了。


    “小胖子,来给我看看你的笔记!”


    萧云清直接上手抢过来钱文豪的课本和笔记,发现上面干干净净,什么都没写。


    “懒死你算了!”


    王子玉跟武月麟自然也没好到哪里去,萧云清干咳了两声。


    “那个,赵旻,借你的笔记看看?”


    赵旻随手把桌子上的手记递了过去,萧云清翻开看了一眼,就挪不开眼睛了。


    “赵旻,你这记的比秦夫子讲解的还要容易理解!”


    赵旻挑了挑眉,那是自然,这本手记可是专门为了他们几个量身定做的。


    他不仅用通俗易懂的话翻译了秦夫子的讲解,还偶尔掺杂了两句他的理解。


    萧云清他们这个年纪看,正适合。


    “我也看看!”


    钱文豪凑了上去,不声不响连着看了好几页。


    “我怎么不犯困了?这个好!我们论语绘本的配文解读就用这个吧?”


    几个人眼睛亮晶晶的看向赵旻,他们都看得懂那肯定是极好的,如果用在论语绘本上,还不得广受好评?


    或许那些寒窗苦读多年的学子都忍不住买上一本。


    这样的话他们绘本的受众岂不是更多了?


    “没问题啊!”


    见赵旻一口答应下来,萧云清跟钱文豪他们开心的击掌。


    “赵旻,我发现你越来越厉害了!”


    萧云清毫不吝啬的夸赞赵旻,早已经记不起当初让赵旻进府做伴读,就是因为赵旻会夸赞她。


    “天生我材必有用!要我说,是我们都厉害!”


    钱文豪好奇的看向赵旻,“我也有用吗?”


    赵旻理所当然点了点头,“有用,太有用了!人好仗义又有钱,有你这么个朋友是非常值得开心的事。”


    “真的?”


    “赵旻,那我呢?”


    “还有我!”


    王子玉和武月麟也都纷纷求夸,赵旻几句话把萧云清他们哄的找不着北,像是打了鸡血一样温习论语。


    一边学习,一边画绘本,刻苦的模样跟以前判若两人。


    直到吃饭的时间,那几人还对手中的纸笔恋恋不舍,赵旻在心里感叹了一句,总算明白以前他学习的时候,导师为什么不跟他说话还要美其名曰不能给驴打兴奋剂了。


    “先吃饭吧。”


    出了力吃饭就是香,饭后钱文豪他们还不愿意离开,赵旻只好去找萧福,让他通知一下钱文豪家里,晚会儿派人来接。


    随后赵旻便去见了萧老夫人。


    这次可不仅是粮食的问题,还有他大哥的入学引荐信,也要一起拿下才行。


    看到赵旻进来后,萧老夫人自是高兴,她已经把找到红薯的消息传给了朝中。


    甚至特意越过县令,陈县令的为人处世她心里一清二楚,如果真让县令知晓了,怕是这里面就没有赵旻什么事了。


    既然是赵旻的功劳,那么谁都抢不走。


    “赵旻,你看看这个。”


    萧老夫人把桌子上的信件给了赵旻。


    “这是……”


    赵旻打开看了一眼,有些难以置信。


    写信的人是老夫人的儿子,萧云清他爹?


    而且信中说一个月后他会回乡省亲,原因就是大梁的陛下得知了此事,决定嘉奖赵旻。


    所以特地派了萧云清的父亲回清河一趟,一为省亲,二就是嘉奖。


    萧老夫人点了点头,“正如你看到的那样,你的实际不仅老爷他们知道了,陛下也略有耳闻,均对你抱有很大的期望。”


    赵旻脸上一喜,连忙行了个礼。


    “小子能有今日,是萧家的托举,日后绝不会忘记萧家的恩情。”


    萧老夫人见赵旻表忠心,心里满意至极。


    赵旻的才情和聪慧世间难得,如果萧家有了这么一个助力,她也就放心了。


    “你家里应该已经在县城安顿下来了,他们可都还适应?”


    听萧老夫人主动提及他家里,赵旻连忙接道,“回老夫人,我家里一切都好,奶奶和爹娘都很开心,现在他们以卖肉夹馍为营生,也算自足。”


    “肉夹馍?”


    萧老夫人眼中出现一抹好奇的神色。


    这个东西她还真的从未听说过,想来应该是一种吃食。


    “正是,若老夫人不嫌弃,小子明日回来给您带个尝尝?”


    “如此甚好,有了一门营生倒是安稳许多。”


    赵旻找准时机开口道,“家里目前已经很满足,生意虽然做的不大,但是也足够送我大哥去念书了。”


    “可找好了学堂?”


    赵旻摇了摇头,“这个还未定下,大概是要去县学的罢。”


    萧老夫人不动声色打量了一眼赵旻,明明有更好的选择,但是赵旻不曾主动跟她索要。


    不过既然萧家准备跟赵旻交好并托举他,定然不会在乎这点小事。


    “我今日便修书一封送去临安学堂,你找个时间带着你大哥一起过去吧。”


    这就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