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胆子够大
作品:《大梁第一言官》 即便赵旻表现出来的非常有信心,萧云清他们还是不放心。
“陈家祥可是学堂里最被先生看好的,他的诗作的是真的好。”
然而最淡定的还是赵旻。
陈家祥再怎么厉害也只是个不到十岁的孩子,他就不一样了,毕竟活了一世,脑海里有五千年知识的储存量。
既然陈家祥亲自送上门来了,赵旻自然会抓住这个机会。
就让陈家祥成为他的第一块垫脚石。
赵旻神秘一笑,给了他们一个安抚的眼神。
“山人自有妙计!”
翌日,众人像往常一样去学堂。
赵旻算准了时间,在秦夫子有空闲时找到了他。
“夫子。”
赵旻恭敬的行了个礼,短短一天的时间,他跟陈家祥的诗文比试已经传遍了整个学堂。
就连秦夫子也听到了这件事。
赵旻的出现在秦夫子意料之中。
“老夫就料到你会来,这些你先拿着。”
秦夫子给了赵旻几本书,都是一些诗文以及他自己的注解。
自从赵旻来到学堂后,不仅是每日看书认字,监管先生偶尔也会指导他一二。
更不用说每日下学后,秦夫子都会对赵旻所写的文字单独做详细批注。
他虽然不认为赵旻会在这次诗文比赛中获胜,却也支持他跟陈家祥比这一遭。
赵旻接过书连忙拜谢,在当今大梁,秦夫子此举堪比传承衣钵。
这是把赵旻当做了自己的传人。
如此大恩,赵旻自然是铭记心间。
“小子多谢夫子赠书!”
秦夫子捻着胡子点了点头,“老夫倒是想过要收你为徒,但是以你的天赋,值得当今世上最好的大儒。”
“幸好老夫有一故人,你若愿拜师求学,那我就修书一封阐明此事。”
当今世上最好的大儒?
赵旻眼中闪过一丝光芒,他之前打听到秦夫子出身京城秦家的旁支,家中清贫,秦家风光的时候没带他们,但获罪牵连倒是没忘记他们。
不过听说他与帝师有很深的渊源。
来到清河县教书也是因为秦家被诬陷贪污,秦夫子更是无辜被罪放至此。
萧家这才将秦夫子请到了学堂。
秦夫子都十分推崇的大儒,难道是帝师!
不管是不是,这都是个大机缘。
赵旻下意识捏紧了手中的书。
“小子愿意!夫子恩情,如同再造!”
秦夫子“哈哈”一笑,“先别得意这么早,虽然之前在书信来往时我同他提起过你,但我那位故人收不收还是未知。”
赵旻抬起头,他需要尽快给自己提提名了。
最好是快快拿下神童头衔,让那个大人物不得不收!
距离下月月满茶楼的诗文大赛不到十天,赵旻已经迫不及待了。
下学回家的路上,萧云清几人原本还在担心诗文比赛的事。
不过小孩子的注意力转移的很快,不多时话题已经从担忧赵旻到了他们的三字经绘本上。
别过钱文豪几人,萧云清正要带赵旻回府,突然一拍脑门。
“之前一直想送你块好的砚台,择日不如撞日,我们一起去挑选砚台吧?”
赵旻愣了一下,砚台可不便宜,他现在用的砚台还是管家从库房给他找来的一方陈旧砚台。
如果让他自己买,他肯定不舍的。
没想到萧云清那么贴心。
“小姐,你对我也太好了吧?”
萧云清得意的“哼哼”了两声。
“那是自然,谁让你是本小姐的书童呢,本小姐自然不会亏待了你!”
清河的书房斋里售卖的文房四宝受到众多文人学子的追捧,萧云清直接带赵旻去了书房斋。
赵旻挑的砚台算是中等,虽然不是上品,对他来说却是不可多得的宝贝。
萧云清大手一挥,“买了!”
回家的路上路过一家酒肆,门口围了很多人指指点点。
萧云清跟赵旻好奇的靠拢上前,“发生了什么事?”
“一个疯子喝了酒不付钱,想吃白食呢,被店家打出来了。”
赵旻看过去,只见酒肆门外站着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头儿,虽然衣衫凌乱,但是那双眼睛极为犀利。
酒肆的伙计骂骂咧咧的轰赶小老头儿,“没钱还敢来酒肆喝酒,真是晦气!”
小老头儿一急,就要上前理论。
“我都说了多少遍,不是我不给钱,是钱袋被扒走了!”
伙计不耐烦的推了他一把,眼见着老头儿踉跄几步就要摔倒在地上。
赵旻眼疾手快上前扶住了老头儿,“老人家当心。”
老头儿撩起头发,看清了眼前拉住自己的是个五岁小儿,顿时笑了。
“好好好,多谢这位小兄弟。”
伙计轻蔑的啐了一口。
“喝酒付钱天经地义,给钱!”
赵旻从钱袋子里拿出了一块碎银子,“老人家的酒钱我付了,这些够吗?”
伙计一看,立刻两眼放光,酒钱几个铜板就已经足够,没想到这个小孩子竟然拿出了银子。
“够了够了!”
那老头儿摸着胡子一改之前的态度,“都说了会给你酒钱的,还不再给我打一壶酒!”
说着他解下了腰间的酒葫芦递给酒肆的伙计。
伙计看了眼赵旻,只能不耐烦的接过酒葫芦。
“真是得寸进尺……怎么还有这种人。”
话虽如此,却也给他灌满了一葫芦的酒。
“拿着吧!”
老头儿乐呵呵的接过酒葫芦,“好!真是太好了!”
赵旻轻笑一声,转过身看向萧云清。
“我们回家吧?”
萧云清点了点头,他们刚要离开,老头儿就喊住了赵旻。
“那小孩儿,你叫什么名字?等我找到了友人就把银子还你。”
赵旻摆了摆手,“我是活雷锋!”
说完跟着萧云清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只剩下老头儿在原地喃喃自语,“活雷锋?好奇怪的名字。这孩子还真是胆子够大,也不怕被骗。”
“还好还好,我不是个骗子!”
回到萧府后,赵旻一门心思的在住处研读秦夫子送他的书。
秦夫子是个有大才的,若不是家中突生变故,怕是秦夫子早就有了一番成就。
赵旻抿了抿嘴,既然秦夫子对他那么好,他也应该投桃报李。
比如,替秦家翻个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