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讨债上门

作品:《大梁第一言官

    “当然了!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能读书的女孩子,我简直太幸运了!”


    小女孩听了赵旻的话后,骄傲的抬起了下巴,随即快速整理衣服。


    虽然她并不认识眼前这人,但是作为清河县有名的混世魔王,听到的从来是“无可救药”“朽木不可雕”“不学无术”之类的话。


    头回被人夸奖,甚至是见到她都觉得幸运,那可不能失了身份。


    “没错,本小姐就是这么厉害!算你有眼光,喂,你叫什么名字?”


    赵旻两眼发光,好似被这么问上一句就是莫大荣幸。


    “小子赵旻,就住在望山村!”


    “本小姐名叫萧云清,你知道清河县临安学堂吗?”


    萧云清?果然,是萧家这一代唯一的小孙女。


    赵旻连连点头,“我听别人说起过,但是没见过,那个地方应该只有读书人才有资格去。”


    萧云清挑了挑眉,神气的双手叉腰。


    “去学堂算什么,临安学堂就是我家开的,既然你运气好见到了本小姐,那我就带你去看看!”


    “我真的能去看一眼?”


    可算是说到点上了,不枉这一遭。


    赵旻露出了为难的神色,“但是我跟奶奶说好要等她回来,不能随便乱跑。”


    萧云清摆了摆手,“这有什么,改日我派人去那什么村接你,就说让你做我的……书童!”


    “书童?那我是不是可以天天去学堂?”


    听到赵旻这么说,萧云清已经开始后悔了,毕竟这么一来,就得天天去学堂了。


    可长这么大,也就遇到这一个人夸她厉害,萧云清咬了咬牙,为了不让赵旻失望,去学堂就去吧!


    “没错!天……天天去学堂!”


    跟在萧云清身边的中年男人开心坏了,这不是在做梦吧?


    他们家小姐三天能有一天愿意去学堂已经是烧高香了,每次从学堂回来都要闹上好一段时间。


    更不用提夫子来告状的事了!


    没想到小姐竟然愿意为了这个穷小子天天去学堂,看来他还真是有点本事。


    中年男人立刻走到赵旻面前略微拱手行了个礼。


    “我是萧家的管家萧福,今日之事回去后我一定跟老夫人如实禀报。”


    赵旻暗自一喜,看来这事十有八九要成!


    “那小子就不过多打扰了。”


    萧福难掩喜色的点了点头,恩人啊!


    宋氏从当铺出来后面色不佳,看到赵旻还乖乖的站在原地等她,顿时调整了一下神色。


    “旻哥儿,奶奶带你去买点粮食。”


    赵旻自然看出了宋氏眼底的黯然,赵家能撑到现在几乎全靠宋氏,更何况还有个要读书的,家里能典当的也都当了。


    这次宋氏肯定把压箱底的首饰拿出来换钱了,且拿到的银钱也没那么理想。


    二人在粮铺里买了一袋糙米,出来时宋氏揉了揉赵旻脑袋。


    “旻哥儿饿不饿,奶奶带你去买包子好不好?”


    赵旻立刻摇了摇头,“奶,我不饿。”


    家里条件实在太差,赵旻心里很清楚。


    真是懂事的孩子,宋氏在心里叹了口气。


    “没事儿,奶奶有钱。”


    说着宋氏带着赵旻来到了包子铺,“给我拿俩肉包子,再来两个白面馍馍。”


    热乎乎的包子刚到手,宋氏直接拿一个给赵旻。


    “趁热吃。”


    赵旻把包子掰成两半,大的一块递给了宋氏。


    “奶,你也吃。”


    “奶奶不吃,旻哥儿吃吧。”


    赵旻当即摇了摇头,“奶不吃我也不吃!”


    宋氏眼眶一热,从赵旻手中接过小的那一块,掰了一点儿塞进嘴里。


    “好了,剩下的旻哥儿吃。”


    到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周氏和赵凌都在门口等着。


    “旻哥儿,镇上人多不多,热不热闹?”


    赵旻高兴的点了点头,“可热闹了!”


    宋氏把揣在怀里的包子给了赵凌,又把白面馍馍递给周氏。


    家里已经很久没有见过白面馍馍了,更何况是肉包子。


    赵凌愣了一下,连忙递到赵旻手上,“二弟吃。”


    “我吃过了,这个是奶专门给你买的。”


    赵凌把包子掰开递给宋氏,“奶奶你先吃。”


    宋氏吃了一小块,赵凌又接着给周氏。


    还是太穷了,赵旻在心里连连叹气,希望萧家的人能尽快找过来吧,不然生计真的成问题。


    今年收成本就不好,家里也一贫如洗,连个像样的冬衣都买不起,再没点儿进项,很难熬过这个冬天。


    一连两日,赵旻都没等来萧家的人,反而是讨债的先上门了。


    “还钱!三个月前借我们的十两银子,现在应该连本带利拿给我们十五两!”


    三个壮汉气势汹汹的把赵家人堵在门内,大有一副不给钱就要动手的架势。


    宋氏一脸震惊,“不是说好的十二两,怎么成了十五两?”


    “你不看看今年冬天有多难熬,自然是要涨利!”


    赵廉气愤异常,这摆明了是坐地起价。


    当初借银子就是为了让他去参加考试,谁知又落榜了。


    而今讨债的上门,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他们伤害家人。


    “你们欺人太甚!平白涨了三两银子,天理何在?”


    “天理?那你去找老天爷说去,我们只管要钱!拿不出银子,那就按照规矩,废了赵家大郎一只手!”


    宋氏一听,立刻把赵廉拉到身后。


    “不行,我儿子还要读书,参加科举考试,不要伤害他。”


    这次去镇上总共才当了十五两,本来就把欠的银子算在里面,再加上买粮食,现在无论如何也拿不出十五两来了。


    “各位大爷行行好,我这里还有十三两,你们先拿着,剩下的我再去想想办法,只求能宽限几日。”


    不论宋氏怎么央求,那几个壮汉都不为所动。


    “说是十五两,就是十五两,分文不少!要么拿银子,要么拿你儿子的一只手!”


    宋氏他们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只有赵旻不停的看向门外。


    这些讨债的根本就没有人性可言,拿不出钱或许真的会动手伤人。


    萧家的人怎么还不来?再不来可就要出大事了!


    就在这时,一行人出现在门外,赵旻终于松了口气,还好还好,这下有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