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嘲讽
作品:《预知未来厄运,我成了警局常客》 周秉端起酒杯,虽然里面掺杂了利用的成分,但他也不是那种对私生子实施打压的人。
于是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诚恳。
“哥,过去我们无法改变,但未来可以,我很真诚的欢迎你回来。”
唐甜和许星河也随之举杯,试图缓和气氛。
然而,这番善意却被周澈当成了羞辱。
他冷眼看着眼前这其乐融融的一幕,尤其是周秉那看似大度实则占据着一切的姿态,瞬间爆发。
他没有去碰面前的酒杯,而是猛地站起身,椅子腿在地板上划出刺耳的声响。
他环视众人,最后目光死死盯住周父。
语气里满是嘲讽。
“一家人?简单吃个饭?欢迎回家?”
他重重的重复着这几个词,每一个字都充满了讽刺。
他的目光落在周爸爸脸上,嘴角扯了扯。
“你们觉得就这样一顿饭,就能抵消你对我妈二十多年的亏欠?就能让我妈在地下安息?就能让我接受这施舍一样的认亲了?”
他话音一转,指向周秉,眼中是赤裸裸的恨意。
“还有你,周秉!你摆出这副虚伪的嘴脸给谁看?你拥有的一切,周家大少爷的身份、光明的前途、所有人的宠爱,原本都应该是我的!是我妈的!”
“周澈!”周父脸色煞白,试图制止他。
“你闭嘴!”周澈厉声打断他,胸口剧烈起伏。
“我今天把话放在这里!我周澈,虽然是我妈独自决定生下来的,但从血缘上讲,我比周秉年纪还大,我才是周家的嫡长子!我可不想这么稀里糊涂、像阴沟里的老鼠一样被你们认回来!”
他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我要的,不是这顿可笑的饭!我要你们周家,立刻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向外界公告我的身份,承认我周澈是周家的长子!我要拿回本该属于我和我妈的一切,名正言顺地站在阳光下!否则——”
他冷笑一声,目光扫过全场,带着决绝的威胁。
“这顿饭,我不会吃,我也不会承认这个家。而且,我会用我自己的方式,拿回属于我的东西,包括毁掉某些人最在乎的东西!”
他意有所指地看了周秉一眼,随后目光落在唐甜身上。
说完,他根本不给任何人反应的机会,猛地转身,带着一身戾气,头也不回地冲出了小厅。精心准备的宴席,彻底冷了场。
周父颓然瘫坐在椅子上,面如死灰。
周母气得浑身发抖,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周老爷子重重地叹了口气,闭上了眼睛,满是疲惫和痛心。
周秉握着酒杯的手缓缓放下,指节泛白。
他没想到,试图缓和关系的举动,竟然激起了周澈更强烈的反弹和恨意。
公开身份?新闻发布会?这无疑会将周家推到风口浪尖,引发难以预料的舆论海啸。
不用想,都知道那些无良媒体,会如何的添油加醋。
唐甜担忧地看着周秉,握住了他冰凉的手。
许星河眉头紧锁,低声道,“这家伙,看来是铁了心要鱼死网破了。”
几人从周家出来。
“你好好休息,也别太急,我再想办法查查。”
正说着,林薇的电话打来了。
许星河便急匆匆的走了。
第二天周秉突然接到许星河的电话。
“查到线索了,周队,我动用了一些在灰色地带游走的关系网,找到了一位早已金盆洗手、但当年曾在那个酒吧街区颇有影响力的线人,老白。”
“他提供了一份关键证词,并冒险保留了一样实物证据,一本残缺的流水账册,上面隐约记录着几笔来源不明的“信息费”支出,时间点与小雅活跃时期高度吻合。更重要的是,他指认,当年确实有一个看起来学生气很重、眼神怯生生的女孩,我也拿小雅的照片跟他确认过了,确实是小雅,据说当时她是因为家里母亲重病急需用钱,被一个自称是“警方线人中介”的家伙忽悠,答应去试探酒吧里一个可疑的毒品小团伙,那中介许诺的报酬,对当时的小雅来说,简直就是救命的稻草。”
线人说,“那丫头太嫩了,根本没经验,打听消息时眼神飘忽,问话也直来直去,很快就被那边的人盯上了,当时道上就传,要给她点教训。”
“巧的是,没过两天,那个叫王丽萍的女人就开始在网上发视频,说那丫头品行不端什么的,那边的人就觉得,正好趁这个机会把她做了,伪装成受不了谣言自杀,简直天衣无缝。”
许星河沉默了一会。
周秉察觉到他似乎还有话没说完。
“没了?”
许星河重重的叹了口气。
“周队,老白说他曾经问过小雅,知不知道线人这个工作很危险。”
周秉闭上眼,深吸了一口气。
“她怎么说?”
许星河似乎不知道该怎么说,沉默了好一会都没组织好语言。
最后只能把原话说给周秉听。
“老白说,你曾经答应过她,绝对不会让她出事,她……”
“许星河你闭嘴,你会不会说话!”电话突然被掐断,掐断之前的怒吼声是来自林薇。
周秉似乎已经明白了,当时找到小雅的人确实是用了他的名义。
所以小雅是出于对他的信任,才答应了这个十分冒险的任务。
这份证词和流水账册,虽然不能直接作为法庭上的完美证据,但却为整个事件提供了坚实可信的逻辑链条和调查方向。
它证实了小雅卷入毒品调查的动机虽然是为钱所迫,同时也揭示了毒枭灭口的时机和利用王丽萍谣言的狡猾手段。
拿到这些材料后,周秉和唐甜慎重的讨论一番,决定不再暗中试探,而是直接亮出底牌,找副局长赵伟谈一谈。
地点选在了一间安全的安全屋内,避开了局里所有的耳目。
面对许星河摆出的关键线索,以及周秉和唐甜冷静却锐利的质询,赵伟起初还试图强作镇定,以“年代久远记不清”、“需要查证”等借口搪塞。
但当周秉直接点出那笔模糊的特殊情报费,并尖锐质问为何一个线人的意外死亡需要如此高规格的掩盖时,赵伟的心理防线终于崩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