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全村分木薯
作品:《穿成弃妇带俩娃,我立女户发家暴富》 李县丞解决完所有心中疑惑就马不停蹄赶回县城了,他得赶紧回去布置任务。
赵里正和沈禾终于松懈下来,依靠在椅子。
赵里正先开口了:“没想到县丞大人竟会亲自过来探查确认......”
“这位县丞很是严谨,从取木薯,到蒸木薯,每一个环节都仔细盯着,确实我们没有使用其他任何手段。”
“是啊,竟然还拿银针试毒,我们两个直接吃还不够证明吗?”
“......可能防止我们提前吃了解药吧。”沈禾随口安慰道,“不过越是如此,越是说明重视。”
只要重视就是好事,至于是心忧百姓还是为了政绩,这就不是他们能了解的了。
赵康平赵康安鬼魂一样飘出来。
“你俩躲哪去了?”赵里正没好气问道。
两个汉子老老实实并排站着,挠挠头:“翻墙去韩婶子家了。”
县丞大人进来后,侍卫就关了大门,还从里面拴上,防止有村民误闯,影响正事。
他们是听到大门重新打开,知道县丞大人走了才回来的。
“爹,县丞大人也听说木薯好吃了?还专门跑过来吃。”赵康安看着桌上剩的几碗木薯,吞了吞口水问道。
“吃吃吃,就知道吃!”赵里正狠狠瞪了两人一眼,“县丞大人是来了解木薯去毒法子的,不是来吃木薯的!”
他语气陡然一沉:“县丞大人亲自上山探查,还亲口试毒,这是为了百姓连自己的性命都不顾了!能有这么好的县丞大人,是咱们临川县的福气!”
“你俩可记好了我说的话,出去了别瞎说!更不能给县丞大人脸上抹黑!”
赵里正严肃叮嘱二人。
赵康安后知后觉反应过来,冷汗瞬间涔涔爬上来。
他伸出手扇了自己一个嘴巴:“是我说错话了!是我说错话了!”
他说的那些,不知道的人听了,还以为县丞大人竟然来百姓家里白吃白喝。
他爹是里正,他多少也了解一些律法。
县丞大人今天听到他们说闲话虽没有处罚他们,但宽恕都是有次数的,他要是再口无遮拦,被有心人听了,说不定就会被扣上‘诋毁县官’、‘造谣生事’甚至‘大不敬’的罪名。
而县丞大人如果要追究起来,轻则杖刑,重则服苦役或流放。
“行啦,记住就好。”赵里正终究不忍心,“你俩喊上韩家三小子,让他们去喊上挖木薯的人家,拿上箩筐上山装木薯。之后你俩上山,通知大家伙等把木薯装了到村里晒谷场集合。注意提醒各队的负责人,千万别装错了,只要前天泡的木薯。”
赵康平赵康安眼睛一亮,要分木薯了!
瞬间赵康安也不吞口水了,转身就跑去对门。
“小禾,待会儿在晒谷场分木薯,你记得过去。”赵里正道。
沈禾点点头,正好可以把剩下的工钱一并发了。
见赵里正拿出本本开始算每户要分多少,沈禾便告辞了。
她回到家里,看着焕然一新的院子,甚是满意。
前几天院子里总是东一堆西一堆的放着工具,现在全部清空,看起来宽敞极了。
后院里,还剩下一小部分没用完的房屋材料,整齐的堆放在柴火旁。
这些材料退给窑坊可以换银子,但她准备留着,不然需要用时再买比较麻烦。
拿上钱袋关上大门,她沿着屋外面走了一圈,撒下一把系统里购买的花卉种子,共有十种花种。
她没养过花,也不打算特意学习怎么养,撒下种子,让它们随意长吧。
撒完后,见村里还没动静,显然山上的人还没下来,她便走到自家荒地旁。
现在已经不能叫荒地了,开好的一条条垄上一半插着秧苗,一半种着土豆,虽然没有大片的绿色,但依旧让人感到充满生机与希望。
开荒的时候沈禾要求地要离路面至少五米距离,而且每十亩就要有条一米宽的过道。
所以现在放眼看去,整块地的周围和中间,有几条明显不一样的未开垦土地。
沈禾沿着地的一圈走,随手撒下葵花籽。
系统里一斤葵花籽才一文钱,她撒起来毫不心疼。
半炷香后,她撒完一圈,山脚也有了动静。
她便往村里晒谷场走去。
晒谷场上,赵里正在中间站着,旁边放着村里称粮用的两杆大秤。
晒谷场为了方便村民晒谷子,铺着青石砖。
等有人背着木薯过来了,赵里正就指挥他们民把木薯全部倒在地上。
沈禾则拿着钱袋站在赵里正旁边。
在院里上工的人一见她,立马就知道是要发工钱,放下木薯后就兴高采烈的过来,高高兴兴的领了三十个铜板。
院子里的人天天见,不用名单沈禾也知道都有谁,很快便发完了。
等所有人陆陆续续到齐,晒谷场中间已经堆起了四五座木薯堆,各个有成年人那么高。
看着这么多木薯,村民们兴奋的议论起来。
赵里正抬抬手,场上瞬间安静下来。
他道:“咱们先把木薯控控水再上秤,趁着这会儿,我再说几句,大家伙都听好了。”
见大家都紧紧看着自己,赵里正这才继续。
“不少人都知道,县丞大人来咱们村了。”他高举起一个碗,“这里,就是县丞大人尝过的木薯,是咱们前天挖出来的。县丞大人说,此物甚好。”
见下面有些躁动,赵里正又抬手压了压。
“所以这个木薯,只要按照小禾说的那样严格去毒,是可以放心去吃,绝对没有问题的。”
“现在咱们村一起挖木薯,没有人敢偷懒少步骤,木薯都是没问题的。但是!”
“等这几天过了,家家都清楚木薯去毒过程后,咱们就不会再一起组织挖木薯了,到时候,要是哪家偷懒省事嘴馋中毒了,可不关小禾、不管村里的事!”
“规矩我已经说在这儿了,谁不遵守,后果自负。”
村民们一怔,接着点头:“是该这样。”
见状,赵里正才满意的收了碗。
地上木薯的水也控的差不多了,赵里正便让赵康平、赵康安各拿了一杆秤,和其他的汉子一起秤木薯。
一炷香后,全部称好了。
赵里正看着数字,沉思片刻道:“经过计算,咱们这次一个工时刚好分60斤,下面就按照前天的工时来分木薯。”
此言一出,村民们一阵欢呼雀跃,马上开始算自家能分多少。
“我家六个人,前天总共3个工时,那是不是能分快200斤?!一下午就有这么多粮食,我做梦都不敢想!”
“我家总共1.4个工时,谁帮我算算能分多少?”
“我家只有0.5个工时,能分30斤,也够吃几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