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谁说读书无用

作品:《穿成弃妇带俩娃,我立女户发家暴富

    沈禾将在镇上买的半斤猪板油递给韩婶子:“婶子,这个您拿着。”


    韩老婆子一看,连忙摆手:“哎呦,这怎么好意思?帮忙就帮忙,咋还带东西呢?”


    沈禾道:“您要是不收,那我就不找您帮忙了。”


    韩老婆子见推辞不过,便接了过去,心里美滋滋的。


    这小禾啊,人美心也善!


    她关切问道:“到底啥事儿?”


    沈禾道:“是这样,我家明天准备上梁,想着办几桌酒,请帮工的叔伯们吃顿饭,热闹热闹。您也知道,我是被休回来的......也想趁着这事儿去去晦气,重新开始......可我毕竟一个人,张罗不来,就想着请婶子帮忙,找几个手脚麻利的嫂子一起操持操持。”


    韩婶子心里暗叹口气,这么好的小姑娘咋就被休了呢!


    去晦气!必须得去晦气!


    遇上那种畜生,可不就是倒霉透顶吗!


    她当即一拍大腿:“这事你就交给婶子吧,你放一百个心!”


    她盘算了一下,又问:“你打算办几桌?菜式可想好了?”


    沈禾说:“大概六十人左右。菜还没确定,婶子有没有主意?”


    按照她前世吃席的经验,那肯定得二十来道菜,可想想也知道在这不可能。


    但究竟几个菜才既不怠慢大家,又不会显得过于离谱,这她就把握不准了,需要问韩婶子意见。


    韩婶子盘算着,说:“按咱村的规矩,三个菜就成。主菜就来个炒冬瓜,再配个醋溜豆芽,再来个凉拌灰灰菜,这样置办下来花费不算太大,也够体面。你看成不?”


    沈禾认真听完,想了想,说:“行,那就肉末炒冬瓜、醋溜豆芽、凉拌灰灰菜,主食就是粟米粥。这样有荤有素,有咸有淡,大家都能吃得开心。”


    韩老婆子眼睛都瞪圆了:“还加肉末?小禾,你这手笔也太大了!”


    王氏也惊到了:“这得费不少钱啊…”


    沈禾笑道:“上梁毕竟是大事儿,该花的得花。”


    韩老婆子听了,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两人又商量了些别的,沈禾这才离去。


    从韩婶子家回来时,院里帮忙盖房的汉子们已经下工了。


    沈禾简单做了晚饭,是鸡蛋稀饭,配着点儿咸菜。


    不是她舍不得做好吃的,实在是不敢做......


    原身的厨艺是不错的,毕竟从小就做饭,十几二十年的手艺,那根本不是她能比的。


    她穿来之后,不是下馆子就是吃系统里的食物,自己做饭的次数屈指可数,还大部分是泡面。


    都是些不需要展露厨艺的饭。


    所以俩女儿才没有看出不对来。


    可一旦自己开始炒菜,到时两个女儿肯定能尝出来,自己娘的手艺和以前大不一样。


    再加上她身上的这些奇怪事,俩女儿又如此聪慧,说不定真能察觉她们的娘身体里换了芯子。


    看来,还得尽快找个靠谱的厨娘。


    这样既能掩饰她的变化,又能省去她不少功夫。


    收拾完碗筷,夜色渐浓。


    沈禾点上油灯,在灶房里戴上塑料手套,开始处理那两颗挖回来的大魔芋。


    沈玉舒默默坐在小凳子上,沈玉珍则趴在灶台边儿,两人都目不转睛地看着沈禾刮魔芋。


    一时间,灶房里只有刮擦魔芋的沙沙声。


    沈禾看着两个乖巧的女儿,心里一软,开口打破了宁静:“玉舒、玉珍,娘前两天教你们认的那几个字,还记得吗?”


    “记得!”沈玉珍立刻抢着说,用手指沾了些水在灶台上比划。


    沈玉舒也轻轻点头:“都记得,娘。”


    “真聪明。”沈禾赞了一句,手下不停,状似随意地问:“那你们想不想像村里那些上学堂的男娃一样,多认些字,多学些道理?”


    沈玉珍眨巴着大眼睛,有些不解:“我现在这样认字不就可以了吗?上学堂那多花钱。奶以前总说,姑娘家学那些事儿瞎耽误功夫。以后嫁了人,会做饭、缝衣服,伺候公婆丈夫就行了。”


    沈玉舒没说话,但沉默也是一种默认。


    沈禾动作一顿,抬头看向两个女儿,语气平和却认真:“娘问你们,若你去镇上卖鸡蛋,别人给你一张字据,上面写的数目你都不认识,人家少算了你钱,你知不知道?”


    沈玉珍愣住了,小声说:“那……那不是亏了?”


    “对,会吃亏。”沈禾点点头,又看向大女儿,“玉舒,若你将来成亲,夫家拿出一张地契或借据让你按手印,你连上面写的是福是祸都分不清,敢按吗?”


    沈玉舒抿紧了嘴唇,缓缓摇了摇头。


    “你看,不认字,就容易被人蒙骗。”沈禾继续道,“再说管家。若你将来当了家,家里进项出项,米粮银钱,全是一笔糊涂账,怎么管得好?但若你们会写字算数,自己记个账本,清清楚楚的,谁也别想糊弄你。”


    她顿了顿,接着说:“那些男娃为什么拼命读书?因为考了功名就能做官,光宗耀祖。就算考不上,认得字会算数,去镇上找个账房、掌柜的活儿,也比在地里刨食轻松体面。他们学了本事,路就宽了。”


    “咱们女子虽不能考功名,但多学点东西,脑子就活络,眼界就宽。知道得多,遇事就有自己的主意,不用事事都指望别人,看人脸色。”


    “你们爹,”沈禾声音平静,“就是读了很多书,考中了状元。也让他学会怎么写休书,怎么算计着把我们娘仨赶出家门。”


    灶房里一片寂静,只有灯花爆开的轻微噼啪声。


    “若读书真的无用,为啥那么多人挤破头也要考科举?”


    察觉到气氛有些严肃,沈禾拍了拍手,笑道:“还有件事儿没跟你们说呢。今天我和镇上的悦来酒楼谈了笔生意,每天给他们送二十斤魔芋豆腐,每斤五十文,一天就是一两银子。”


    “一两银子?!”沈玉珍惊呼出声。


    沈玉舒也抬头,瞪大了眼睛望着沈禾,满眼都是不可置信。


    沈禾则淡定自若,伸手指了指自己腰间:“契书就在这儿呢。你们不信,可以拿出来看。”


    两姐妹红着脸摇摇头。


    娘刚才举的例子马上就应验了——她们现在不认几个字,看不懂契书。


    沈禾笑着说:“魔芋的去毒方法,就是我在老神仙给的书里学到的。我要是不认字,就看不懂书,不知道魔芋的去毒方法,也没办法和悦来酒楼的掌柜谈生意、签契书,也就赚不到银子。所以,你们说,读书重要不重要?”


    沈玉珍听得入了神,眼睛渐渐亮了起来,大声道:“娘,我要学!我要认字!我也想和酒楼掌柜谈生意,我也要赚大钱!”


    沈玉舒也重重点头。


    她在心里暗想,娘这段时间变化这么大,莫非就是因为读书了?


    如果读书能变得像娘这样,那她也愿意读,非常愿意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