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本官不喜欢挣穷人的钱

作品:《大楚第一逍遥王

    “你!你!”


    中年男人满脸震惊,看着方阳半天说不出来话。


    方阳则是缓缓道:“本官乃是当朝户部侍郎,三品大员,见本官为何不行礼。”


    那中年顿时面色一滞。


    对于方阳败家子的名头,他是非常不屑的。


    也因此,他忽略了方阳的另一个身份,当朝户部侍郎。


    ‘唰!’


    一瞬间,男人满头冷汗。


    忙是躬身施礼道:“草民徐正源见过大人。”


    “嗯,这才是来说事的态度吗。”方阳缓缓道。


    徐正源则是一副吞了苍蝇的模样。


    好一会儿才道:“大人,草民是福兴商会管事徐正源,今日特代表着码头十三家商会前来寻大人,想要询问一下这漕运用工的事情。”


    “呵呵,正好,本官也想找你们说说此事。”方阳微微一笑。


    徐正源忙是道:“大人,码头劳工全都叫走,我们的货现在全部都压在了船上,还请大人通融一下,明天让大家前去上工。”


    方阳微微一笑:“上工自然是没有问题,不过本官给他们开的价是五十文一天,外加免费食宿。”


    “另外食宿水准不能比我们漕运联盟的差,徐管事觉得如何?”


    徐正源闻言,顿时眉头一皱,然后道:“方大人,您就莫要开玩笑了,咱们做的是生意,不是慈善,就是平时正常用工也不过是二十文一天,这五十文一天的话,咱们哪里还有钱可以挣?”


    “再说了,若是现在直接涨到五十文,如此高昂的价格,除了能短暂的得到一些好名声之外,等到后面可就是无尽的麻烦了。”


    “毕竟,将这泥腿子给养刁了,对咱们都没什么好处。”


    徐正源说的头头是道。


    方阳眉头微微扬起:“看来徐管事对这方面的事情很有研究啊。”


    “不瞒方大人,我们徐家在江南虽然算不得顶级家族,但也是传承百年的,小得虽为旁支,但这些年接触的人和事不在少数。”


    “正所谓斗米恩,升米仇,方大人如此做,只会助长这帮泥腿子的贪欲罢了,而且若是以后待遇比现在有所下降,那到时候大人就要被他们戳脊梁骨了。”


    徐正源说的一本正经。


    “徐管事说的也不无道理,那对此,徐管事可有高见?”方阳面带微笑的看着徐正源问道。


    闻言。


    徐正源当即拱手道:“正所谓,富在术数,不在劳身;利在势居,不在力耕。既然是生意,那就是要有来有往。”


    说着,徐正源顿了一下,随后才继续道:“方大人,你看不如这样如何,我们可以将现如今十文一人的价格,给大人提高到四十文,随后大人再以十五文或者二十文的价格去开给这些泥腿子。”


    “如此,大人你即得名声,又得利,如何?”


    徐正源颇为自得的看向方阳。


    他相信,如此的对侧,这眼前的败家子肯定大为欢喜。


    目光余光不由看向方阳。


    只是......


    徐正源并没有发现方阳有任何的喜悦之色。


    见此,徐正源不由眉头一皱。


    心中更是暗道:‘看来,这败家子是不知道这二十文的差价,是有多少钱。’


    于是,徐正源便继续道:“方大人,虽然你将一半的银钱分给了那些泥腿子,但是在这京师的各处码头上,每日需要的工人绝对不少,这样一年下来,大人少说能挣十几万两。”


    “而起,小人看这京师漕运都已经归方大人统辖,若是方大人愿意,我们也可以让方大人准备上船,跟我们南下江南。”


    “小人听闻,这京师著名的天仙醉、香皂和白糖都是出自大人之手,加上这些物品,只要南下一趟,必能赚的盆满钵满,若是长久下去,大人富可敌国也不在话下。”


    方阳微微挑眉,缓缓道:“南方?”


    随后摇摇头道:“不过可惜,本官已经将这几样生意交由竟是白家和孙家了,现在想来,他们应该也在江南地区铺开了吧。”


    “大人误会了,我说的南方可不是江南。”徐正源似笑非笑的回道。


    ‘唰!’


    方阳目光瞬间看向徐正源。


    徐正源则是呵呵一笑,并没有搭话。


    方阳则是摸了摸下巴。


    顿了片刻才缓缓道:“不错,你给的条件,诱惑很大。”


    “大人喜欢就好。”徐正源赶紧回道。


    “呵呵!”


    方阳冷笑一声。


    然后缓缓道:“不过,我不喜欢,压榨穷苦人民挣得钱,我方阳不屑一顾。”


    徐正源一愣。


    随后便道:“方大人,你所说的压榨一词,赎小人不能苟同,小人是生意人,不是大善人,因此自然是要尽可能的将钱揣入自己的腰包。”


    方阳面色一正,语气也带着几分肃杀:“你是生意人,但是本官不是,你想要的,和本官想要的也全然不同。”


    顿了一下,方阳才缓缓道:“本官需要的是安民,同时还要将钱挣了。”


    “方大人,想法虽好,但这时间哪有这样的好事。”徐正源不屑一顾。


    “你觉得没有,那是你身份不够。”


    方阳冷笑一声,然后缓缓道:“从明日起,京师所有码头的劳工价码必须提到五十文,这样就行了。”


    徐正源闻言,当即面色一沉。


    “方大人这是要用我们的前买名声喽?”


    “不,这是合作。”方阳表情淡然。


    “呵呵,方大人,若是如此的话,那咱们也没有谈下去的必要了,告辞!”


    徐正源面容阴沉,拱了一下手,转身就往外走。


    “张龙、赵虎!送客!”


    方阳淡淡说道。


    “是!”


    两人闻言,当即朝着徐正源走去。


    对方还没走两步,便被两人直接抬了起来。


    然后在徐正源的惊呼声中。


    张龙、赵虎快速将人抬到门口丢了出去。


    徐正源被丢了一个措手不及,直接摔了一个大屁墩,好半天没有爬起来。


    就在徐正源被丢出去的时候。


    方阳对沐英道:“沐英,后面的几日就靠你带着神机卫堵住码头各处尽出的路口了,不要让他们带一个劳工进来。”


    沐英点头,缓缓道:“放心,我会处理好的。”


    方阳点头,随后便起身,道:“好了,大家都早些休息,后面可还有事情要半。”


    ......


    半夜时分。


    码头上陷入宁静,是不是传来一些灾民在窝棚熟睡的喊声。


    和这些宁静不同的是,岸边一艘巨大的上船之上,此时正是灯火通明。


    上层的船舱内更是坐着十几个有老有少,身穿华服的男子。


    徐正源坐在主位之上,不过只有半张屁股挨着凳子,毕竟之前摔得拿一下实在是太痛了。


    估计屁股都要肿了。


    待这次带的货物全部交割完之后,说什么也要去京师最好的青楼找个姑娘给自己好好按按。


    就在徐正源胡思乱想的时候。


    一道声音响起。


    “徐掌柜,那败家子怎么说?”


    徐正源闻言,也没什么好隐瞒的,便快速将事情讲了一遍。


    在场的十三家商行掌柜闻言,顿时各个义愤填膺。


    “我呸!凭什么!那败家子,他凭什么,还要让咱们涨价,涨到五十文一人,他怎么不去抢!”


    “这还有天理,还有王法吗?仗着自己是户部侍郎的身份,就这么欺负咱们吗?”


    “这败家子当真是无理取闹,我就不信了,他真敢不让咱们下粮!”


    “不错!说什么也不能从了他,我就不信了,咱们拉的可都是京师的粮,我看他能撑多久!”


    闻言,一众负责人都是点头。


    而徐正源则是一脸惆怅。


    好半天才缓缓道:“诸位不要忘了,这方阳可是户部侍郎啊,咱们进京的粮可都要经户部的。”


    此言一出。


    现场顿时鸦雀无声。


    十三家商行负责人,各个瞪着眼睛。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那模样比吃了大便还难受。


    良久,一名老者这才幽幽长叹:“哎!这京城,还真就被这败家子给只手遮天了吗?”


    话音一落。


    整个船舱再次陷入沉静。


    良久。


    这才有一人缓缓道:“诸位,咱们要不要去找找哪位?”


    ‘唰!’


    闻言,在场众人纷纷朝着声音的来源看去。


    只见一名年轻管事,继续道:“诸位不要忘了,这次一起入京的,可不止咱们十三家商行,还有一位呐。”


    众人闻言,纷纷陷入沉思。


    片刻之后。


    徐正源才缓缓道:“咱们和那位虽然都在江南,但是期间并没有接触,如此冒然前去,会不会有些不太好?”


    徐正源话音未落。


    一道略显尖锐的声音在门口响起:“有什么不好。”


    众人闻言,纷纷朝着门口看去。


    只见一名身穿官府的太监走了进来,此人正是江南吴王的管事太监郭瑞。


    “公公!”众人忙是行礼。


    “行了,事情杂家都知道了,这次替王爷押粮前来京师,不曾想这粮谢了一半,竟是没人了。”郭瑞缓缓道。


    众人闻言皆是附和。


    更是有人讲罪魁祸首方阳给点了出来。


    “行了,你们之间的事情,杂家不想过问,既然这码头的流民用不了,那就去外面找人就是。”郭瑞满脸淡然。


    众人闻言皆是眼前一亮。


    纷纷朝着郭瑞拱手道谢。


    “行了,杂家还有别的事情,记得多招募些人手回来,杂家还有回去复命。”郭瑞随意的说了一句之后便转身离开。


    对于方阳和这些人之间的矛盾,他可没兴趣参加,也没兴趣过问,他要的竟是尽快将自己带来船上的货物即使送入京师。


    这可关乎到以后他们家吴王能不能返回京师,挣一挣那个位置!


    翌日。


    清晨。


    天边刚刚泛起一抹鱼肚白。


    往日里热闹的码头,此刻却是异常冷清。


    数不尽的船只在水面上飘着。


    四周没有一名劳工。


    而此时的劳工们,则是坐在临时搭建的窝棚下,看着水面上的商船。


    他们想去做功。


    但是漕运联盟说了。


    这些时日,他们不用做功,听从联盟的要求,管吃管住,还给每日二十文钱。


    不少闲不住的人去找漕运联盟,希望能给他们安排活,不过都被好声好气的劝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