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儿子多的好处

作品:《满门忠烈被欺,我梭哈九族告状

    孙春和不卑不亢道:“郑大人若是不信,可以去找他们一问便知。”


    “草民此番前来,是想郑大人不要误会,草民还有另外九个粮商,没有囤积居奇,也没有高价售粮。”


    郑夏盯视着他道:“你把粮卖给谁了?”


    孙春和道:“密巡司。”


    “......”郑夏闻言噌的一下站起身,瞪着他道:“密巡司买走了你们的粮?”


    孙春和点头,“是!”


    郑夏怒然道:“混账,本官已经发出布告,万年县的粮,不得离县,你把本官的话,当耳旁风了?”


    孙春和解释道:“郑大人误会了,是密巡司派人上门收的粮。”


    “从始至终,草民还有手里的粮,在卖掉以前,都未曾离开万年县。”


    郑夏呵斥道:“谁让你把粮卖给他们?”


    孙春和道:“是密巡司主管,庞硕庞大人。”


    “庞大人还说,如果万年令郑大人有什么疑惑,让您直接去找他。”


    “当时密巡司的人,挎着腰刀,带着人,我们若是不答应,恐怕已经人头落地。”


    孙春和低头拱手道:“还望郑大人见谅。”


    郑夏脸色铁青,对方说出这话,目的就是告诉他,没有理由治他的罪,骂道:“滚!”


    孙春和当即道:“草民告辞!”


    等到对方离开,看着郑夏铁青的脸色,万年县丞凑过去肃然道:“郑大人,孙春和跟密巡司沆瀣一气,跟您对着干,咱们得收拾掉他们!”


    郑夏转头看着他道:“收拾他们,能有粮吗?”


    “......”


    万年县丞当即沉默不语。


    郑夏深吸了口气道:“眼下最关键的,还是弄到粮!”


    万年县丞皱眉道:“可是,咱们还能从哪弄粮?”


    郑夏摆手道:“粮的事,你们不用操心了。”


    “你只管盯着卖粮的差事就行!”


    万年县丞应声道:“卑职明白!”


    郑夏站起身,对着堂外大喝道:“来人,备车!”


    很快,郑夏换了一身便服,坐着马车,离开万年县衙。


    许久,他来到了父亲居住的府邸。


    郑夏快步走入府内,来到书房之外,看到书房内的身影,走过去行礼道:


    “爹,儿子来看您了!”


    一名头发灰白,七十多岁的老头,穿着紫色长衫,正坐在书房中的椅子上,低头看着报纸。


    闻言,老者听出是自己的小儿子郑夏的声音,头也不抬的问道:


    “粮卖完了?”


    “快了!”郑夏苦笑道:“万年县衙的粮,撑不了三日。”


    说完,他走上前去,坐在了郑家家主身边的椅子上,说道:“我本来想以官府名义,逼万年县的十个粮商就范卖粮,没想到,密巡司先我一步,找到了他们,买走他们手中的存粮。”


    “我搞不到粮,三日之后,万年县必乱,密巡司的林永亭,肯定会借着这个机会,对我发难!”


    郑夏恳求道:“请父亲帮我!”


    老头放下报纸,抬起头,眼神古井无波,语气平静问道:“你想为父怎么帮你?”


    郑夏道:“郑家良田,不计其数,一年产出之粮,更数不胜数,请父亲给我咱们郑家今年的三成粮,我就可以应付过去!”


    老头反问道:“那你知不知道,把粮给你,咱们郑家,要损失多少?”


    看着郑夏沉默,老头摇了摇头,“拿着自己家的钱,帮圣人解燃眉之急,亏你想得出来。”


    “密巡司是圣人鹰犬,你也是了?”


    “我......”郑夏脸色涨红,最后迸出一句话道:“我是万年令。”


    老头笑呵呵道:“所以,在你心里,万年县的百姓,比郑家还要重要?”


    郑夏脸色一变,站起来急声解释道:“儿子没这么想。”


    老头盯着他道:“可是,你就是这么做的。”


    说完,他淡淡道:“郑家的粮,莫要说今年的三成,就是一粒,为父都不会给你。”


    “为父也可以给你交个底。”


    老头语气不急不缓道:“郑家的粮,已经在京城售卖了,知道卖多少钱吗?一斤二十五文钱!”


    “比你卖的粮足足贵了五倍!”


    老头看着脸色变幻不定的郑夏,接着说道:“你在万年县衙卖五钱粮的事,郑家现在争执不休,都在说你好端端的,怎么变成了圣人的鹰犬。”


    “你以为这样做,能得到好处?为父可以断定,你什么好处都得不到,最后落个里外不是人!”


    郑夏忍不住道:“我只是不想听密巡司的命令而已。”


    老头眯着眼眸道:“密巡司的话,你为什么不听呢?”


    “朝廷让京城两县县令,协助密巡司稳定粮价,既是协助,你就不该有自己的想法。”


    “你应该让密巡司去稳定粮价,而不是你来做此事,明白吗?”


    郑夏抿着嘴唇道:“我明白了!”


    老头摆手道:“回去吧。”


    郑夏拱了拱手,走到了书房门口,顿住脚步,回头望着父亲问道:


    “爹,密巡司的人,借这事找我的麻烦,我该怎么做?”


    老头再次看起了报纸,头也不抬道:“最坏的结果,你也只是丢官而已,怕什么?”


    郑夏沉声道:“听爹这么一说,我心里不怕了。”


    说完,他头也不回的离去。


    走到府门外,郑夏抿着嘴唇,握紧了拳头。


    他听出了父亲的弦外之音,父亲的言外之意是,他这个万年令,无足轻重。


    也是啊,他有十二个儿子,他这个九儿子,不堪重用,那就换一个便是。


    这就是儿子多的好处。


    郑夏凄凉一笑,合着自己想争一口气,到头来,反倒成了阻挡族里人财路的石头。


    他撩开车帘,正要钻入马车。


    却发现,马车旁边,站着一个人。


    对方身穿皂色长衫,四十余岁,脸上挂着两道扫帚眉,深陷的眼窝里,是一双带着微微笑意的眼睛。


    “在下崔豹,见过郑大人。”


    郑夏闻言眼瞳一凝,“你是崔家的?”


    崔豹点头道:“正是。”


    郑夏此时心烦意乱,见对方是望族的人,也只得耐着性子道:“有什么事?”


    崔豹笑呵呵道:“我是来帮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