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
作品:《我一个风水师,警花拉我当神探?》 这具古尸被暂时带回警局。
凭借白虎帝庇护,煞气是很难蔓延到警局的,比放在博物馆和殡仪馆要安全得多。
第二天清晨,晨雾尚未完全散去,青冥山脚下已传来清脆的鸟鸣。
凌皓和林溪早早便启程赶往天清观。
“我在网上看到,天清观最近可火了,尤其是那座建在悬崖边上的道观,据说与云层齐平,远远看去,就像悬在空中一样,特别适合打卡。”
凌皓抿了抿有些发干的嘴唇,“可悲啊,现在好多人来道观,不是为了清修悟道,而是为了拍照发朋友圈。”
林溪闻言,对他笑了笑,宽慰道:
“其实换个角度看也挺好,要是没有这些年轻人来打卡,道教的弘扬可能更慢。
至少他们带来了人气,观里的道长们也可以借这个机会传播教义,这不也算是另辟蹊径的弘道方式嘛。”
凌皓微微点头:“说得也是,就是不知道我这位素未谋面的师叔公,是不是个好相处的人。”
他心里有点打鼓。
毕竟自家爷爷那脾气,他是深有体会,又倔又硬,说话还常常不留情面。
万一老爷子当年也没少劈头盖脸“指点”这位师弟,把人家给得罪了,那这位师叔公见到自己,还能有好脸色看吗?
两人沿着石阶一路向上,很快便爬到了半山腰。
石阶尽头,一座古朴庄重的道观显露出来。
灰瓦飞檐,历经风雨。
匾额上“天清观”三个大字铁画银钩,隐隐透着一股风雷般的凛然之气。
正值周末,道观里人头攒动,除了些不用上班的老年人,大多都是二十岁出头的年轻面孔,举着手机四处拍照。
凌皓目光扫视一圈,找到一位正在庭院里安静扫地的年轻道士,走上前客气地询问道:“你好,请问玄天道长在吗?”
年轻道士闻声抬眼,打量了一下凌皓和林溪:“玄天师祖今日闭关静修,不见外客。”
“能不能劳烦你通报一声,我是凌纯罡的孙子,特地前来拜见。”
年轻道士又仔细看了他两眼,表情依旧温和。
不得不说,道士普遍比一些地方的和尚要好说话些。
“抱歉,贫道并不认识您说的这位凌居士,实在不好因此事打扰师祖清修。您若真有急事,可以去寻执事道长问问,不过他此刻也很忙,未必能见得着。”
凌皓坚持道,语气加重了几分,“我爷爷凌纯罡是玄天道长的师兄,只要这样禀报,师叔公他一定会见我的。”
见凌皓这么坚持,而且玄天道长在他们道观非常受尊敬。
他的师兄……岂不是更厉害的道长?
于是这个道士还是转身朝道观深处走去,留下一句:“稍等片刻。”
等了十多分钟,只见一位须发皆白的老道,在那个小道士的引路下缓步走来。
那老道须发皆白,面容清癯,身穿一袭干净的青色道袍,步履沉稳,周身仿佛萦绕着一股宁静祥和的气息。
他看到站在庭院中的凌皓,第一眼,眼中便闪过一丝明显的诧异,随即那诧异便化为了温和的笑意。
“你与师兄年轻时,这眉眼极为相似,不过……”
他话锋微转,带着一丝感慨,“师兄当年的风骨,凌厉如出鞘之剑,锋芒逼人。你嘛……倒是比他多了几分温和之气。”
我?温和?
凌皓下意识抬手摸了摸自己的脸,寻思着这老道是不是眼花了。
我这么痞气,居然说我温和?
那爷爷年轻时,到底是有多狂啊?
“师叔公,实在不好意思,打扰您闭关清修了……”凌皓连忙上前一步。
没等他把话说完,陈玄天便微笑着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多礼。
同时很自然地伸手,从旁边引路的那位年轻道士手中接过深蓝色的帆布袋,背在了自己肩上。
“不必多言,你们此行的目的,我已知晓。”陈玄天捋了捋雪白的长须。
???
不愧是高人啊!
我什么都还没说,他竟然就猜到了?
凌皓看着师叔公这仙风道骨,未卜先知的模样,心里不由得暗暗佩服。
感觉这位师叔公的道行,说不定比爷爷还要深不可测。
他脸上立刻堆起敬佩的笑容,顺势拍了个马屁:“师叔公,您真是神机妙算,料事如神!”
“不不不……”
陈玄天却连连摆手,呵呵一笑。
“并非贫道能掐会算,是师兄他老人家,昨晚特意给我打了个电话,说他有个不成器的后辈孙儿要求找我,是为了给一座千年凶煞的古墓进行超度之事。”
???
爷爷……有师叔公的电话号码?
还提前打过招呼了?
这俩小老头还有手机?
凌皓心里猛地一愣,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下意识脱口而出:“那个……师叔公,您……您还有手机啊?”
陈玄天闻言,脸上露出一抹淡然的笑容,不紧不慢地从那宽大的青色道袍袖口中,掏出了一部智能手机。
凌皓定睛一看……
擦!还是苹果手机!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我们修行之人,也要与时俱进嘛。这手机用起来确实方便,尤其是与同道友人联络,或者查阅经文典籍资料时,比过去方便太多了。”
说着,他随手按亮屏幕。
锁屏壁纸赫然是一幅意境悠远的《老君炼丹图》。
擦!赛博修仙!
一直安静站在旁边的林溪,看到这一幕,也忍不住抿嘴轻笑,小声对凌皓说:“这位道长感觉比那些寺庙里的和尚要真实可爱多了,很接地气呢。”
凌皓回过神来,也跟着笑了:
“呵呵呵……是啊,道教的人向来比较洒脱随性。网上不是有句梗嘛,死道友不死贫道,那可不是乱说的。
现在的道观和寺庙,从某种角度看,一个是修身地,一个是敛财场,高下立判。
有些信仰告诉你,这辈子苦熬着,下辈子就能享福,纯属忽悠人。
道教就认一个理儿,修今生!活在当下,就得有真本事。你看那些和尚,有几个是正经修炼肉身的?
道士不仅修内丹,炼肉身,天文地理要懂,医病救人要会,文学书画得通,甚至连兵法治国都得门清儿,为啥?
因为老祖宗要求我们随时准备着出山,把乱世给它平了!天下太平了,老百姓才能好好活着。”
陈玄天在一旁将他们的小声对话听在耳中,眼中闪过一丝对凌皓的赞许:
“看来师兄虽然嘴上严厉,但确实把你教得不错。懂分寸,明事理,更有见识。
他虽然对你擅自帮警察破案的事很是生气,斥责你不自量力,但贫道看来……我却很欣赏你这份心性和担当。
这与古时乱世,我辈修道之人毅然下山的初衷,并无不同。这次的劫难,你觉得自己迈不过去,无妨,不必害怕……师叔公来助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