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过于先进,惊呆全全场!
作品:《让你做手工,你上交歼20?》 T500?
陆研的一句话让徐教授和检测人员纷纷投来诧异的目光。
T500、T700碳纤维是小日子东丽公司基于“T系列”命名体系。
其定义的通用级聚丙烯腈基(PAN基)碳纤维产品,依据拉伸强度这一关键性能指标。
同时兼顾模量、密度等基础特性。
是全球碳纤维行业广泛认可的“标准级”产品标杆。
徐教授看到陆研手里的一小块检测品,眼里刚刚燃起的希望再黯淡无光。
这半年来,从全国各地送来的样品太多了。
都说是T500级别的,但经过检测后,连T300级别都不够,顶多达到T300级别。
这让徐教授一次次希望,变成一次次失望、打击。
习惯了。
徐教授:“陆研啊,你怎么也来凑热闹了!”
“这又是哪个旮沓抠下来的废品。”
“徐教授,你信我……”陆研眼神坚定:“你就帮我测测嘛……”
“好吧,反正现在也没什么事!”徐教授喊道:“小林啊,拿去做一下强度测试!”
随后,徐教授则是拉着陆研在办公室聊了起来。
作为徐教授最得意的学生,他满脸自豪和欣慰。
“陆研啊,我听说你正在研究新的项目……”
“教授,你知道我不能说的……”
“你看我这记忆……差点又违反纪律了。”
……
此时,小林拿着歼20模型片块开始按照检测流程。
主要测试项目为拉伸性能,需观察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和断裂伸长率等数值。
“温度为23±2℃,相对湿度为50±5%。”
“可以进行测试!!”
“组长,我们只有一个样品,按规定……”
按照相关产品标准取样,每组试验通常不少于5个试样。
试验前,样品应在标准环境条件下状态调节不少于24小时。
“不管了,先测一组吧!”
“那数值平均值……”
“行了,开始吧!”
“好!”
随后,操作人员使用专用切割刀具等制备试样,试样的尺寸、形状等,并标记标距线。
然后使用万能材料试验机,选择合适的力传感器和夹具。
安装后进行对中调整,确保夹持中心线与力轴一致。
“先调试到T300级吧!”
“一上来就测试T300,这会不会拉爆了?”
“没事,早测早完事。”
“行!”
随后,操作人员根据标准要求设置试验速度,一般采用GB/T 3354标准时,可设置为1-10mm/min。
然后将试样小心夹持在试验机的上下夹具中,确保夹持牢固,避免试样打滑或在夹持部位断裂。
对于需要精确测量应变的试验,在试样标距段安装引伸计。
施加微小的预拉力,使试样伸直,消除初始松弛。
然后启动试验机,记录力、位移曲线或力、变曲线的数据记录。
“怎么样?”小林问道。
“咦,怎么没反应?”
“数值是不是设置错了?”
“没啊,是T300……”
难道,它的拉力大过T300?
小林思考片刻后说道:“加大拉力!”
“组长,它能受得了吗?”
“你甭管……注意数值变化!”
此刻,小林内心有种莫名的激动。
仿佛好像发现新大陆了一般。
看着数值不断的变大,可试样丝毫没有变化。
“组长,还是没什么变化?”
“我们的机器不会是坏了吧!”
此刻,小林已经开始兴奋起来了:“来,继续加大拉力!”
随着操作人员继续加大拉力。
没一会。
试样直接断裂了,同时试验机自动停止。
小林连忙问道:“最大载荷、断裂伸长是多少?”
“拉伸强度大于4980MPa,拉伸模量值在230-260GPa之间,断裂伸长率大约是3.1%,密度是1.76-1.90g/cm3。”
“什么?”
“哈哈,发财了!”
这个数值他早就铭记于心。
小林子拿起检测报告,激动的跑到徐教授的办公室。
“教授,教授……好消息……”
此时,徐教授和陆研正在聊着天,被小林子鲁莽行为给惊呆了。
“什么事,慌慌张张的!”
“是不是试样不合格?”徐教授十分淡定。
对于他来说,早就习以为常了。
“不是……”小林平复激动的情绪,缓缓地说道:“是T500……”
“试样完全符合T500的强度和模量!”
正在喝茶的徐教授一愣,烫嘴的茶洒了一地:“你,你说什么?”
陆研也是一惊。
小林懒得解释,直接递上检测报告:“教授,你自己看……”
徐教授和陆研快步凑了过来,打开检测报告一看。
瞬间傻眼了!
“我的天啊!这……这……哪是T500级……明明是T700级!”
碳纤维T500合格标准通常为拉伸强度≥3.5GPa,弹性模量≥230GPa,断裂伸长率一般在1.5%-2.5%左右。
但试样的参数比这还高。
“T700……哈哈……”徐教授简直不敢想象,用手擦了擦眼镜,确认数值没看错后,眉开眼笑道:“还,还真是……”
跨越两个级别!
简直不可思议。
“T700?什么,碳纤维复合材料级别到达 T700级别的了?”
“我的天啊……不是说T500还没攻克吗?”
“怎么就到T700了?”
一时之间,周围的检测员和专家纷纷好奇的围了过来。
……
喜欢的投点必读票支持一下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