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闯法场

作品:《三国:从焚尸卒捡属性到黄天当立

    江东,孙坚大营。


    看着何进与袁绍联名发来的密信,孙坚一脸阴沉。


    “又是空头许诺!”他一拳砸在案几上。


    “让我尽起江东之兵,去跟那太史慈拼命?他们当真以为我孙坚是傻子不成?!”


    “此前我被江湖追杀令追杀的时候,他们在干嘛?”


    一旁的程普连忙劝道:“主公息怒。朝廷之令,不可不从,但如何从,却在我等。”


    孙坚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怒火。


    他知道,这既是命令,也是一次试探。


    若是他抗命不遵,便给了朝廷口实。


    沉吟良久,他冷哼一声:“传令,集结水师,目标……三江口!”


    孙坚的水师,很快便抵达了三江口水域。


    然而,当他看到眼前那座由太史慈亲自督造,横亘于江面之上的水寨时,这位江东猛虎的瞳孔,也不由得为之一缩。


    连绵的战船被铁索相连,形成了一座浮动的堡垒。


    寨墙之上,箭楼林立,无数的黄巾弓箭手引弓待发,那黑压压的箭头,在阳光下闪烁着森然的寒光。


    水寨中央,最高的一座望楼之上,一杆“太史”大旗,迎风猎猎!


    旗下,太史慈一身银甲,手持大弓,眼神锐利如鹰,正冷冷地注视着他。


    两人隔江遥望,目光在空中碰撞,仿佛有火花在迸溅。


    孙坚知道,有此人在,有此水寨在,强攻,无异于以卵击石。


    他尝试了几次小规模的进攻,皆被太史慈那神乎其神的箭术,以及黄巾水师严密的防守给轻松化解。


    最终,孙坚只能下令舰队后撤十里,与黄巾水师遥遥对峙。


    名为攻伐,实为观望。


    襄阳,刺史府。


    当最后一份战报被送到司马徽手中时,已是深夜。


    他一封封地仔细看完,那张一直紧绷着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疲惫的笑意。


    “五路伐荆……呵,不过尔尔了。”


    他轻声自语,随即又将目光投向了堪舆图上那个被重重兵力包围的小点——罗山。


    “四方之危已解,接下来……就看主公的了。”


    与此同时,大隧关。


    关口上,一名斥候惊慌失措跑上前,单膝跪地:“报,将军,罗山县已经被豫州精锐围得水泄不通。”


    “东、西、南三个方向都有重兵把守,一只苍蝇也飞不过去,唯独北门相对轻松。”


    此话一出,赵云瞬间眉头紧皱。


    沉思片刻,果断开口:“传令,大军开拔,目标罗山县城。”


    眼下唯一的机会,就是用这五万大军猛攻罗山县。


    只要能救出刘铮,他不介意发动一场战争!


    寒风如刀,刮过罗山县的街头巷尾。


    卷起地上的残叶与尘土,平添了几分萧瑟。


    刘铮的身影如同一道鬼魅,在错综复杂的巷道中飞速穿行。


    很快,他便悄无声息地潜入到了县衙广场附近。


    这里,早已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全是县兵。


    刘铮环顾四周,最终将目光锁定在广场正对面一座高耸的钟楼之上。


    那里,是俯瞰整个广场的最佳位置,也是唯一的制高点。


    没有片刻犹豫,他身形一晃,便朝着那里快速奔去。


    钟楼内积满了灰尘,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腐朽的木头味道。


    刘铮无暇顾及这些,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来到顶层,透过窗格的缝隙,向下方望去。


    只一眼,他的瞳孔便骤然收缩,心脏仿佛被一只冰冷的大手狠狠攥住!


    广场中央,一座临时搭建的木制高台上,那个熟悉的身影正无力地瘫坐在冰冷的地面上。


    正是赵义珍!


    然而,此刻的老人,再无半分往日的神采。


    他身上的青衫早已被撕扯得破烂不堪,上面凝固着暗红色的血迹。


    蓬乱的白发遮住了他大半张脸,唯一露出的那半边面颊上,满是青紫的伤痕。


    最让刘铮目眦欲裂的是,赵义珍的双腿,以一个极为诡异的角度扭曲着,无力地拖在地上。


    脚筋……被挑断了!


    这帮畜生!


    一股难以遏制的怒火自刘铮心底轰然炸开,他的指节捏得咯咯作响!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冰冷的目光扫过整个广场。


    显然,这是一个为他量身定做的死亡陷阱!


    高台四周,里三层外三层,全是身披重甲、手持长戟的豫州精锐。


    一个个面容冷峻,杀气腾腾。


    而在这些精锐士兵的外围,还游弋着一队更为精悍的士卒。


    他们的服饰与豫州军截然不同,眼神中透着一股发自骨子里的傲慢与狠厉。


    这些人,多半是朝廷派来的亲兵!


    而在监斩台上,一个身着华丽锦衣,面容阴柔的青年,正百无聊赖地端着一杯热茶,懒洋洋地靠坐在太师椅上。


    他便是这次行动的真正主导者——袁绍的使者。


    他的眼神,就像在看一场与自己无关的猴戏,充满了漠然与轻蔑。


    刘铮的心,一点点地沉了下去。


    这个局,是死局!


    想要在数千精兵的包围下,救出一个双腿被废毫无行动能力的老人,其难度,不亚于登天!


    可是……


    他脑海中浮现出小禾那张梨花带雨、写满了哀求的小脸。


    “哥哥,你一定要救救赵先生……一定……”


    一声“哥哥”,重若千钧!


    一个承诺,价值连城!


    刘铮缓缓闭上眼睛,当他再次睁开时,只剩下如万年寒冰般的决绝与森然杀意!


    救!


    哪怕是与这满城兵马为敌,哪怕是身陷万劫不复!


    他今天,也必须把赵先生带出去!


    他缓缓地解下背后的布包,露出了那把造型奇特的复合弓。


    冰冷的金属弓身,仿佛感受到了主人的杀意,在昏暗的光线下,折射出一抹令人心悸的寒芒。


    就在这时!


    “咚——!咚——!咚——!”


    沉闷而压抑的鼓声,如同死神的脚步,在广场上空回荡开来。


    午时三刻,已至!


    一名负责行刑的官吏走上高台,展开手中的文书,用尖锐的嗓音高声宣读着赵义珍的罪状。


    无非是些妖言惑众、毒杀县尉的无稽之谈。


    台下的百姓,早已被这肃杀的气氛吓得噤若寒蝉。


    监斩台上,那名使者不耐烦地挥了挥手。


    原本他是想利用赵义珍引出刘铮,没想到对方一直不出现。


    那赵义珍对他来说,就是个可有可无的存在。


    赶紧解决掉,还要去找刘振的下落。


    刽子手会意,从水桶里捞起鬼头刀,一口烈酒喷在刀刃之上,迈着沉重的步伐,一步步走向高台中央。


    时间,在这一刻仿佛变得无比缓慢。


    刘铮的心跳,也随着那鼓声,一下下地重重敲击着胸膛。


    他将一支三棱破甲铁箭搭上弓弦,缓缓拉开了弓。


    磅礴的力量在弓身汇聚,发出令人牙酸的“嗡嗡”声,整个钟楼的空气,似乎都因此而凝固。


    他的目标,不是刽子手,而是那个高高在上的使者!


    擒贼先擒王!


    只要能一击毙命,造成混乱,他才有机会冲下去!


    然而,就在他即将松开弓弦的刹那!


    高台上,那个一直垂着头,已经做好赴死准备的赵义珍像是感应到了什么一般,猛地抬起了头!


    他那双浑浊而疲惫的眼睛,越过遥远的距离,精准无比地与钟楼上刘铮那双冰冷的眼眸,遥遥对视!


    四目相对的瞬间,时间,彻底静止了。


    赵义珍的眼中,先是闪过一抹难以置信的震惊。


    随即,那震惊化作了无尽的欣慰与……心痛。


    他来了。


    为了救自己这个糟老头子,他真的来了!


    紧接着,赵义珍看懂了刘铮手中的那把怪弓,看懂了他眼中那不惜一切代价的决绝!


    不!


    不能这样!


    他很清楚,这是一个必死的陷阱!


    刘铮一旦出手,无论成败,都将彻底暴露,再无半分逃出生天的可能!


    他不能拖累他!


    更不能拖累那个还在等他们回去的,像亲孙女一样的小禾!


    一瞬间,赵义珍那黯淡无光的眼眸中,骤然迸发出一股前所未有的光芒!


    那是一种慈爱,一种解脱。


    更是一种用生命做出的,最决绝的选择!


    他对着钟楼的方向,嘴角牵起一抹微不可见的,温柔的笑意。


    那笑容,仿佛在说:


    主公,小禾……就拜托你了。


    下一刻!


    在所有人惊骇的目光中,这位本已油尽灯枯的老人,不知从哪里爆发出了一股惊人的力量!


    他像是疯了一样,不断地用脑袋使劲儿撞击地面的石板。


    “砰——!!!”


    “砰——!!!”


    “砰——!!!”


    ……


    一声又一声的闷响,让所有人都感到心有余悸!


    使者见状,连忙大喊:“快,快,阻止他!!!”


    他察觉到了赵义珍的异样,也知道刘铮就在附近。


    只有让赵义珍活着,才能引刘铮现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