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各方博弈

作品:《三国:从焚尸卒捡属性到黄天当立

    原本还想找理由把这件事押下去的王睿,此刻只感到一个脑袋两个大。


    蔡讽立刻抓住机会,声音拔高:“王使君,您都听到了!”


    “这张燕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他这是要断我军粮草,自绝于荆州啊!”


    “此时不逐,更待何时?难道要等他把刀架到我们的脖子上吗?”


    蒯明昌也厉声道:“使君,证据确凿,张燕此举,形同反叛!”


    “请使君即刻下令,关闭城门,收缴城内黑山军武器,将其逐出南阳!”


    “同时严令张燕,立刻撤出南阳!”


    “否则,我军心涣散,南阳危矣!”


    厅内众将更是群情激愤,纷纷请战,要求严惩黑山军。


    面对着突如其来的变故,王睿心乱如麻。


    这张燕该不会真是个匪性难改之徒吧?


    就在他骑虎难下之际,一名传信兵飞奔入内:


    “报——,启禀使君,黑山军大营有异动!”


    “张燕派人送来消息,声称其部在前线与刘铮军连日血战,损失惨重,折损近半,已无力再战。”


    “为免友军猜忌,决意退出南阳战场,现已拔营,正沿着北部山道,依次向北撤离!”


    消息传来,刚才还喧嚣无比的大厅,瞬间安静了下来。


    蔡讽、蒯明昌等人脸上先是错愕,随即露出难以抑制的喜色。


    走了?


    这瘟神居然自己走了?真是天助我也!


    “走了好,走了好啊!”蔡讽抚掌道,“算他张燕还有几分自知之明!”


    “本就是一群乌合之众,能顶什么用?还不是被刘铮打得抱头鼠窜!”蒯明昌也嗤笑道,“使君,既然他们已退,我荆州官兵正好独力剿贼,扬我军威!”


    然而,王睿的脸色却变得更加难看。


    损失惨重?向北撤离?


    他心中的警铃,疯狂大作。


    张燕的五万黑山军,就算连日遭受了一些损失,又何至于惨重?


    这,分明是托词!


    更重要的是,他撤往的方向是南阳郡北部。


    那里山峦起伏,易守难攻……


    他这是真的心灰意冷,退回河北?


    还是玩了一手虚虚实实,假意败退,实则潜伏在北面山中,等待时机?


    一想到后者,王睿就感到一阵心悸。


    若是在他与刘铮打得难解难分,精疲力竭之时。


    张燕这数万悍匪突然从北面山中杀出,那后果不堪设想!


    自己当时让张燕到南部,就是为了让对方跟刘铮硬碰硬,避免其对偷袭南阳。


    如今,刘铮离间计刚好给了他撤回北部山林的借口。


    他再无心思听蔡讽等人的聒噪,强压下心中的惊疑,挥了挥手:“既然张燕已自行撤离,驱逐之事,不必再提。”


    “诸位且先退下,整军备战,严防刘铮来袭,李休留下。”


    蔡讽、蒯明昌等人见目的已达到,纷纷行礼告退。


    待众人退出,厅内只剩下王睿与李休二人。


    王睿揉着发胀的太阳穴,沉声问道:“文谦(李休字),依你之见,张燕此举,究竟是何用意?当真败退,还是……另有所图?”


    李休眉头紧锁,沉吟良久,才缓缓道:“使君,张燕部虽遭挫折,但绝未到伤筋动骨需要全线北撤的地步。”


    “所谓损失惨重,必是诈语,其突然北撤,无非两种可能。”


    “其一,真与刘铮暗中达成了某种协议,欲坐山观虎斗,但观刘铮用计离间,当无此可能。”


    “那么,便只剩另外一种可能,麻痹刘铮,同时让我等放松对其警惕。”


    “他隐匿于北面山中,坐看我与刘铮鹬蚌相争,不管是谁获得最后的胜利,他都可以趁将士疲惫,挥师南下,坐收渔利!”


    “其志,意在窥伺南阳,鲸吞荆州!”


    王睿倒吸一口凉气,李休的分析与他心中的猜想不谋而合。


    “如此说来,这张燕,比那刘铮更为可恶,竟想将我等皆玩弄于股掌之中!”王睿咬牙切齿。


    “使君,当务之急,是立刻调整部署。”李休建议道,“刘铮在南,张燕在北,我军已呈夹心之势。”


    “需立刻分兵,加强北面防御。”


    “可在北面通往山区的要道增筑营垒,多设哨卡,派遣得力将领驻守,谨防张燕去而复返。”


    “同时,对南面刘铮,仍以固守为主,不可轻易出战,以免被张燕所乘。”


    王睿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原本见刘铮黄巾军军纪涣散,状态疲惫,想派兵出击的心思瞬间打住。


    “就依文谦之言。”王睿别无选择。


    与此同时,黄巾军中军大帐。


    赵云、黄忠、张志等将领齐聚,人人脸上都带着振奋之色。


    斥候刚刚回报,确认黑山军大队人马已陆续北撤。


    南阳城内州郡兵调动频繁,加强北面防御。


    而且此前城内传出消息,王睿麾下文武曾激烈要求驱逐黑山军。


    “主公,军师!计成矣!”赵云难掩喜色,抱拳道,“张燕北遁,王睿与黑山军联盟已破!”


    “如今南阳城内人心惶惶,又分兵北顾,正是我军大举进攻,一举攻克南阳的良机啊!”


    “哈哈,军师妙算,那张燕果然受不得激,这就与王睿闹翻了!”黄忠也是摩拳擦掌,眼中复仇的火焰再次燃起。


    “主公,请下令吧,末将愿为先锋,定斩王睿老儿狗头,拿下南阳!”


    众将纷纷请战,帐内气氛热烈。


    连日来的憋屈似乎一扫而空,胜利的曙光仿佛就在眼前。


    然而,坐于主位的刘铮,以及下首的司马徽,却并未如众将一般欣喜。


    刘铮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眉头微蹙,看向司马徽:“先生,您觉得……这张燕退的是否太过干脆了些?”


    “我们的‘间敌策’虽妙,但发酵不过数日,竟能收到如此奇效?”


    “让张燕甘心放弃即将到手的南阳利益,直接率五万大军北返?”


    司马徽轻摇羽扇的手也停了下来,缓缓摇头:“主公所言极是,张燕并非无谋之辈,其麾下亦有能人。”


    “即便中了我离间之计,与王睿生出嫌隙,按常理,也当是相互提防,僵持不下。”


    “或是索要更多好处,而非如此果断地全线北撤。”


    “此等行径,倒像是主动让出舞台,让我等与王睿放手一搏。”


    “事出反常必有妖,张燕此举,若非真有不得已之内情,那便是所图更大!”


    “其退往北面山区,进可攻,退可守,无论南阳战局如何变化,他皆可伺机而动。”


    “此非败退,实乃蛰伏。”


    经司马徽这一点拨,刘铮心中那丝隐约的不安愈发清晰。


    帐内众将闻言,脸上的兴奋之色也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凝重。


    若张燕并未真正远离,那黄巾军攻打南阳时,头顶始终悬着一把利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