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血战

作品:《三国:从焚尸卒捡属性到黄天当立

    夜黑风高,残月不知何时躲进了乌云。


    荆山脚下,平日里安静祥和的黄天新村,此刻火光冲天。


    激烈的喊杀声、兵刃碰撞声、垂死哀嚎声……


    连绵不绝,打破了这个新建村庄的宁静。


    与襄阳城内精心设计的烈火陷阱不同,这里的战斗,是真正硬碰硬的血肉磨盘!


    村口以粗木临时加固的寨墙早已残破不堪,七歪八扭,上面还挂着火焰跟燃烧的尸体。


    寨墙内外,尸骸枕籍。


    鲜血浸透了这片新开垦的土地,空气中弥漫着浓烈刺鼻的血腥味和硝烟味。


    李建浑身浴血,甲胄上布满刀痕箭创,手中的长刀已经砍出了数个缺口。


    但他依旧像是磐石一样,屹立在将士们最前沿。


    “长枪阵,顶住左翼!”


    “刀盾手补上缺口,把冲进来的狗崽子给老子剁了!”


    “弓箭手,抛射,覆盖敌军后方!”


    ……


    即使他始终保持理智,即使每一个黄巾士兵都在拼命抵抗。


    但是,毕竟人数差距在那里。


    黄巾军的防线正在被不断压缩,活动空间越来越小。


    原本一万八的黄金勇士,此刻也只剩下数千人。


    好在蔡瑁率领的这些部曲并没有大规模作战经验,李建又是本土作战,提前做了些准备。


    以至于三大家族的部曲,也损失了一万有余。


    蔡瑁骑在战马上,立于后方安全处,脸上的表情显得有些凝重。


    他没有想到,这股黄巾叛贼的战斗力竟然如此强悍。


    不过幸好自己带来的人足够多,看着此刻正在被逐渐压缩的黄巾军,蔡瑁嘴角勾起一抹不屑的弧度。


    这,便是实力碾压。


    刘峥小儿敢跟他们三大家族硬碰硬,就该早早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


    此刻,他剩下的两万大军,前仆后继,一茬又一茬地冲击着黄巾军最后的阵地。


    “哼,负隅顽抗!”蔡瑁冷笑,“李建,本将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


    “放下武器,跪地投降,本将或可饶你和你这些部下一条狗命!”


    “否则,待我大军踏平此地,必将鸡犬不留!”


    李建啐出一口带血的唾沫,横刀怒骂:“蔡瑁逆贼,休要做你娘的春秋大梦!”


    “我黄巾将士,只有战死的鬼,没有跪生的奴!”


    “想要黄天新村,就从爷爷们的尸体上踏过去!”


    他心中却是慌乱如麻,想到的是如何拖延拖住对方。


    每多拖一刻,就为主公回援的路程增加一刻的时间!


    然而,蔡瑁怎么可能会傻到给他机会。


    见他一副视死如归的样子,振臂一呼:


    “冥顽不灵,给我杀,杀一个黄巾叛贼,赏银十两,家里免三年租金!”


    显然,蔡瑁失去了耐心,不惜用金钱来作为催化剂。


    重赏之下,敌军攻势更猛!


    无数敌军如同疯狗般扑了上来,黄巾军将士往往砍倒一个,立刻又扑上来两个、三个、甚至更多。


    战线在不断后退,从村口退入街道,再从街道退向村尾。


    每一寸土地的争夺,都洒满了热血,堆积着尸骨。


    黄巾军将士们已经杀红了眼,也杀累了臂膀。


    他们背靠着彼此,组成一个个小小的圆阵,做着最后的抵抗。


    许多人身上带伤,却依然死战不退。


    因为他们知道,身后不远处的荆山上,就是他们的父母妻儿!


    退了,家就没了!


    “弟兄们,顶住,为了身后的家人!”


    “黄天在上,死战不退!”


    “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了!”


    ……


    悲壮的怒吼声此起彼伏,与敌人的喊杀声交织,谱写了一曲血与火的挽歌。


    时间一点点流逝,战斗已持续了近一个时辰。


    黄巾军的人数锐减,能战者只有区区四千人。


    且个个带伤,体力消耗巨大。


    阵型已被彻底打散,只能依托村内的房屋、篱笆进行零星的巷战,且战且退。


    渐渐被压缩到了村子最后方,背靠着陡峭的荆山山麓。


    再往后,已无路可退!


    身后上山的小道上,就是最后一道防线——三千黑兵卫以及数万手无寸铁的家眷!


    李建身边只剩下了不到百名亲兵,他被几名敌军军官围攻,险象环生。


    一名亲兵奋不顾身地替他挡下致命一刀,血溅了他满脸。


    “将军,快退上山,这里我们顶住!”


    亲兵队长浑身是血,嘶声吼道。


    李建环顾四周,看着那些仍在拼死搏杀不断倒下的将士,虎目含泪,心如刀割。


    这些人,可都是跟随主公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老弟兄啊!


    但是眼下,他不能有一丝一毫的犹豫。


    蔡瑁那边,也好不到哪里去,三万人马只剩下一万出头。


    最后的生力军,必须用在刀刃上,给予蔡瑁最致命的打击。


    “全体都有,交替掩护,撤入上山小道!”


    李建果断开口,发出了最后的命令。


    一会儿,他们即将分散,与三千黑兵卫与敌人做最后的周旋。


    残存的黄巾将士们,开始有序地向狭窄的上山小道退却。


    每退一步,都有人主动留下断后,然后被汹涌的敌兵吞没……


    荆山之上,那个原本属于陈生的山寨。


    此刻,数万村民挤在一起,鸦雀无声。


    人们踮着脚尖,伸长脖子,目不转睛关注着山下那片被火光照亮的战场。


    他们能看到模糊的人影搏杀,能听到震天的喊杀和惨叫,能闻到随风飘来的浓烈血腥。


    每一个人的心都揪紧了,脸上写满了恐惧、担忧和绝望。


    一些妇女紧紧捂住孩子的眼睛,自己却泪流满面。


    老人们摇头叹息,喃喃祈祷。


    青壮年们则握紧了拳头,指甲嵌进肉里。


    恨不得冲下山去与亲人并肩作战,却又被身边的黑兵卫死死拦住。


    这乱世,为何就容不下他们一丝安身立命的希望?


    他们千里迢迢逃难至此,垦荒建房,好不容易有了一个像家的地方,为何转眼间又要化为焦土?


    刹那间,一股莫名的绝望窒息,笼罩在每个人心头。


    九岁的刘禾,被赵义珍紧紧搂在怀里。


    小姑娘身体微微发抖,却努力睁大眼睛看着山下。


    “老师……”她的声音很轻,带着些颤抖,“您说,李叔叔他们会赢吗?”


    赵义珍那双长满沟壑的双眼望着山下惨烈的战况,充满了悲悯与无奈。


    他轻轻摸了摸刘禾的头,长叹一口气:“禾儿,人生在世,有生必有死,有如草木春秋,日月更替。”


    “李将军和将士们,此刻正在用他们的鲜血与生命保护我们。”


    “不管最终的结果如何,他们的牺牲,我们都应当一辈子记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