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襄阳沦陷

作品:《三国:从焚尸卒捡属性到黄天当立

    与此同时,襄阳城外


    黑压压的大军绵延数里,旌旗招展,刀枪如林。


    蔡瑁、蒯钧、庞德民以及荆州牧夏侯允骑在高头大马上齐头并进,志得意满地看着近在咫尺的襄阳城。


    八万大军兵临城下,气势汹汹。


    然而,就在他们想要拉进那最后距离的时候。


    却发现前面不远处有一群乌泱泱的人,少说也有两万,将他们跟襄阳城阻隔开。


    放眼望去,所有人都衣衫不整,袒胸露乳,灰头土脸,狼狈至极。


    就像是逃难的饥民一样,或坐或卧,瘫在泥泞的地上,将通往城门的大道堵得水泄不通。


    一个个面黄肌瘦,有气无力。


    看到蔡瑁等人的大军到来,顿时眼冒精光,像是看到救星一样,挣扎着涌上来,哭爹喊娘:


    “是蔡将军吗?是蒯大人吗?救命啊!”


    “给口吃的吧,饿死我了!”


    “水……给我点水……”


    ……


    他们竟纷纷抱住马腿,哀嚎求食。


    姿态狼狈凄惨,哪还有半点军队的样子?


    蔡瑁等人眉头紧皱,满脸嫌恶。


    细问之下,才从几个小头目断断续续的哭诉中得知。


    这些人正是他们派来襄阳诈降,然后里应外合牵制襄阳守军的那两万降卒!


    因为在城内闹事违反军纪,被司马徽找了个由头,解除武装,直接驱逐出城。


    罚他们在城外饿肚子,还派兵看守,这都已经一天一夜滴水未进了!


    “废物,一群废物!”蔡瑁气得大骂,拔刀驱赶着抱住他马腿的士兵,“连这点事都办不好,要你们何用!”


    蒯钧和庞德民也是脸色难看无比。


    计划中重要的一环,竟然以如此荒唐的方式呈现在眼前。


    费尽千辛万苦,终于是将这些饿殍驱散开来。


    蔡瑁等人不再犹豫,疾驰来到城门下。


    却见此刻的襄阳城楼上空空如也,一个守军的影子都看不到!


    就连那硕大的城门,甚至都虚掩着一条缝?


    “哈哈哈!”蔡瑁见状,不禁放声大笑。


    刚才的不快,一扫而空。


    “果然,司马徽一介书生,李建有勇无谋,见我大军到来,定然是弃城而逃了!”


    “定然如此!”蒯钧抚须笑道,“或许正带着那点残兵败将,逃往黄天新村去了吧?”


    “螳臂当车,不自量力!”庞德民也嗤笑道,“刘峥小贼,所依仗不过如此而已!”


    连州牧夏侯允也面露笑容,觉得胜券在握。


    蔡瑁意气风发,当即下令:“蒯兄,庞兄,夏侯大人。”


    “劳烦三位率领五万大军入城,迅速清剿城内残余黄巾,控制府库粮草,并布防各处要道,堵截刘峥的回援之路!”


    “好!”三人拱手领命。


    “本将亲帅三万精锐。”蔡瑁眼中闪过贪婪急切的光芒,“由蒯恩带路,直扑黄天新村,定要将刘峥根基,连根拔起!”


    计议已定,蔡瑁便与蒯恩率领三万精锐,绕城而过,马不停蹄地朝着黄天新村方向疾驰而去。


    而蒯钧、庞德民、夏侯允则志得意满,督促着五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开进那看似毫不设防的襄阳城……


    襄阳城北,密林深处


    两万黄巾军偃旗息鼓,悄无声息地潜伏于此。


    副将李政看着蔡瑁分兵,部分大军涌入襄阳,部分绕城而去,脸上露出又是庆幸又是失落的表情:


    “先生神机妙算,果然如您所料!”


    “若非提前安排那些降卒去城外‘饿肚子’,稍稍阻滞了他们的脚步,我等恐怕来不及全军撤出隐匿。”


    “只是……可惜敌军并未全部入城,那蔡瑁还是带着三万人直奔黄天新村去了……”


    司马徽轻摇羽扇,站在一棵大树下,目光深邃地望着襄阳方向。


    他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一丝凝重:“他们的首要目标,从来都是黄天新村,自然不会将所有兵力浪费在襄阳。”


    “只希望……李建将军那边凭借新村工事和一万守军,能多支撑些时辰,等到主公回援……”


    襄阳城内。


    蒯钧、庞德民、夏侯允三人并辔而行,志得意满。


    身后五万大军,如决堤洪流,浩浩荡荡地涌入襄阳城。


    街道空旷,商铺紧闭,民居无声。


    唯有大军行进的脚步声,甲胄碰撞声以及将领们发出的号令声在空旷的街巷间回荡。


    整个城内,寂静得诡异一片。


    “哈哈,庞兄,夏侯大人,看来那司马徽和李建确是望风而逃了!”


    蒯钧抚着胡须,春风得意。


    “如此轻易便得了襄阳,真乃天助我也!”


    庞德民驱马跟上,环视着寂静的街道,嗤笑一声:“哼,一群泥腿子组成的黄巾贼寇,焉能与我等世家百年底蕴相抗?”


    “任凭他刘峥小儿能耐再大,也难逃我们三大家族跟刺史大人的手掌心。”


    州牧夏侯允虽也面带笑容,但久战沙场的他,心中却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


    安静,太安静了。


    一座如此重要的城池,即便守军撤离。


    百姓呢?


    怎么可能连一个探头探脑的人都看不到?


    除此之外,空气中似乎还弥漫着一股奇怪的味道。


    像是火油,又混合着其他什么东西。


    “二位。”夏侯允忍不住开口,语气谨慎,“这城内是否太过安静了些?我军是否应先控制四门要道,仔细搜查一番,再……”


    “诶……夏侯大人多虑了!”蒯钧不以为然地打断他,指着前方,。


    “您看,府库大门洞开,里面堆积如山的粮草清晰可见,若真有埋伏,岂会留此资敌?”


    “定是那司马徽书生误事,李建仓促撤离,连这些都来不及销毁!”


    果然,不远处的官仓区域,库门大开,隐约可见里面堆积的麻袋。


    甚至有士兵已经迫不及待地跑过去,用刀划开麻袋,流出金黄的粟米,引得周围士兵一阵欢呼。


    刹那间,最后一丝警惕也荡然无存。


    庞德民更是大手一挥,兴奋地命令道:“儿郎们,进城辛苦了!”


    “即刻分头占据营房、府库、民舍,就地休整,埋锅造饭,吃饱喝足,再执行军务!”


    命令一下,本就纪律不算严整的豪族部曲和州郡兵瞬间欢呼起来,最后的队形也彻底散了。


    他们争先恐后地冲向那些空挡无人的民居、商铺,想要搜刮财物,寻找食物和干燥的地方休息。


    军官们原本还想着约束,但见士兵们欢喜,很快也就不以为意。


    反正城池已得,放松片刻也无妨。


    夏侯允看着瞬间变得混乱不堪的军队,眉头紧锁,心中的不安愈发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