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邓氏家臣来访

作品:《三国:从焚尸卒捡属性到黄天当立

    然而,出乎所有头目意料。


    张虎的暴怒,仅仅持续了片刻。


    他缓缓地,重新坐回了那张宽大的虎皮大椅之上。


    那双原本因愤怒而充血的眼睛,渐渐恢复了往日的冷静与阴鸷。


    他没有着急下令召集兵马去为袁崇虎报仇,反而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之中。


    刘峥……这个名字,不断在他的脑海中反复跳跃。


    此人不仅武勇盖世,其用兵之诡诈,心计之深沉,更是远超他的想象。


    硬碰硬?


    且不说皇甫嵩都栽了跟头,就连袁崇虎跟陈生在他最脆弱的时候都被他吃干抹净。


    哪怕是他张虎,恐怕也讨不到任何便宜。


    更重要的是,他想起了蔡瑁交给他的秘密任务。


    “想办法,利用陈生,去吞并邓家的势力……”


    蔡家的野心,是要成为整个荆州唯一的霸主。


    而盘踞在南阳的邓氏,便是他们最大的绊脚石之一。


    陈生,是邓家安插在荆山的黑手,负责为邓家劫掠财物,干些见不得光的勾当。


    而他张虎,则是蔡家布下的棋子。


    蔡瑁的计划,本是让他找机会,挑起陈生与邓家的矛盾。


    借刀杀人,让陈生这条狗反噬邓家。


    却不想……


    “刘峥……”张虎的眼中,闪过一丝毒蛇般的寒光,“呵呵,不错!”


    陈生的死,对邓家而言,无异于断其一臂。


    邓家,绝不可能坐视不管!


    “来人!”他声音沙哑地喊道。


    “大王!”


    “取笔墨来!”


    他要将刘峥斩杀陈生、夺其钱粮、断其财路一事,添油加醋,极尽渲染地,写成一封“血泪控诉”的密信。


    他要将这封信,亲自送到南阳邓家的手中。


    他要让邓家,去和刘峥这条过江猛龙,斗个你死我活!


    而他自己,则可以坐山观虎斗,坐收渔翁之利!


    等到他们两败俱伤,便是他张虎,走出这虎头山,带领老张家真正成为门阀世家之时!


    ……


    一个月后,公元186年7月,荆山盆地。


    曾经被唤作“黑风寨”的那片山谷,早已彻底焕然一新。


    山寨被重新修葺、加固、扩大了数倍,俨然成了一座易守难攻的军事要塞,成了黄巾军精锐士卒的驻地和热火朝天的训练场。


    每日清晨,那整齐划一、响彻山谷的喊杀声,充满了阳刚与肃杀之气,让路过的百姓都忍不住驻足观看。


    而更令人瞩目的,是在山脚下那片原本荒芜的荒地上。


    一座座崭新的木屋,规划得井井有条。


    像是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家家户户门前都有用篱笆围起的小院,院后则开垦出了一片片生机盎然的菜园。


    一条从山上引来的、清澈见底的小溪,如同玉带般从村中潺潺流过。


    溪边,有妇人正在浣洗衣物,孩童们则光着脚丫,在水中嬉戏打闹,发出一阵阵清脆的笑声……


    这里,便是刘峥为那六万跟随他南下的黄巾家眷们,建立起的新家园——黄天新村。


    今日,是所有家眷正式告别临时窝棚,搬入新居的大喜之日。


    也是一场为了庆祝战胜瘟疫、安居乐业而举办的乔迁之宴。


    整个村落,都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之中。


    家家户户的门前,都挂上了用红布剪成的喜庆彩带。


    村中心的巨大广场上,摆满了数百张由新砍伐的原木临时拼凑而成的流水席。


    一口口直径超过一丈的巨大铁锅,架在熊熊的篝火之上。


    锅里炖煮着从黑风寨缴获来的肥美猪羊肉块,混合着山中采来的野菌,散发出令人垂涎欲滴的浓郁香气。


    孩子们端着陶碗,在人群中追逐嬉闹,脸上沾满了肉汁和幸福的笑容;


    老人们则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喝着劣质的浊酒。


    一边吧嗒着嘴,一边用带着各地口音的方言,感慨着这来之不易的好日子。


    说到动情处,竟是老泪纵横。


    而那些刚刚脱下甲胄的黄巾军士卒们,则与自己的家人坐在一起。


    将碗中最大块的肉,夹到妻儿的碗里,脸上洋溢着朴实而又满足的笑容。


    刘峥高坐在一座临时搭建的高台之上,俯瞰着下方这片充满了烟火气和生命力的景象,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


    他的身旁,坐着已经彻底康复的妹妹刘禾。


    小丫头穿着一身崭新丝绸的襦裙,正小口小口地吃着一块烤得金黄的羊腿。


    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幸福得眯成了一弯月牙。


    张仲景与赵义珍,也受邀在座,他们看着眼前这军民同乐、其乐融融的景象,抚须而笑,眼中充满了欣慰。


    赵云、张志等一众核心将领,则早已按捺不住。


    走下高台,与各自麾下的士卒们划拳行令,喝作一团。


    唯独不见张郃。


    这位稳重的大将,即便是在这全军同庆的日子里,也依旧恪尽职守。


    亲自率领着部队,在根据地的外围,执行着最关键的警戒任务。


    “将军!我们敬您一碗!”


    “若不是将军,我们这辈子,都想不到还能住上这么好的屋子,吃上这么香的肉啊!”


    ……


    不知是谁第一个带头,无数的百姓和士卒,高举着手中的陶碗,从四面八方,涌向高台。


    用最淳朴、最真挚的方式,向高台之上的那个男人,表达着他们最崇高的敬意。


    刘峥没有丝毫的架子,他笑着起身,接过亲兵递来的一只大海碗,将碗中的烈酒一饮而尽,高声道:“好!今日,不分你我,不醉不归!”


    “不醉不归!!!”


    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声,响彻了整个荆山盆地!


    一旁的刘禾,看着在万众簇拥下,如同王者般豪迈不羁的兄长。


    那双清澈的眼眸中,充满了骄傲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心疼。


    哥哥才十七岁,那张脸却铺满了不符合年龄的风霜。


    虽然说变得更加高大强壮,但显得却是那么的精瘦!


    为了眼前这一切,她的兄长,付出了多少,又承担了多少。


    然而,就在这场军民同庆的宴会,进行到最酣畅淋漓的高潮之时。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却突然从广场的入口处传来。


    正在巡逻的张郃,神情凝重。


    亲自领着一个身着华服、头戴纶巾、气质不凡的中年文士,快步穿过欢腾的人群,径直登上了高台。


    “主公。”张郃的脸上,带着一丝凝重。


    他无视了周围诧异的目光,在刘峥耳边,躬身禀报道:


    “此人自称是南阳邓氏的家臣,邓明,奉家主之命,前来……拜见主公。”


    “邓家的人?”


    此言一出,如同在沸腾的油锅里,泼进了一瓢冷水!


    整个高台之上的喧嚣,瞬间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聚焦在了刘峥的身上。


    刘峥脸上的笑容,缓缓收敛。


    他放下手中的酒碗,动作不紧不慢,眼神却已变得锐利如刀。


    他看着那个虽然努力保持镇定,但眼神深处依旧难掩惊惧与傲慢的邓家家臣。


    嘴角,却微微向上翘起,勾起了一抹高深莫测的弧度。


    终于……来了吗?


    他以为,对方会来得更早一些。


    却没想到,竟足足等了自己安顿下来,根基初稳之后,才姗姗来迟。


    看来,那位邓家家主,也不是个简单的人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