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找皇甫嵩商量点事

作品:《三国:从焚尸卒捡属性到黄天当立

    于亮抓住机会。


    将刘峥被三路大军围困于卫水河畔,粮草将尽,不出三日便要全军覆没的“难处”,添油加醋地向张燕禀报了一遍。


    “渠帅,如今刘峥已是我等囊中之物,这临门一脚,可万万不能让他被皇甫嵩给抢了先啊!”


    “属下认为,渠帅应该想办法,派出一支军队前去帮助他逃出生天。”


    此话一出,张燕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


    是啊,刘峥是同意投降了,可他要是被皇甫嵩给灭了,那自己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到时候皇甫嵩又腾出手,率领大军继续围困自己。


    那样的日子很苦,很不自由,张燕不愿意那样。


    他在这太行山中与皇甫嵩周旋了数月,深知对方的厉害。


    全依赖这太行山脉的复杂地形,他才能勉强自保。


    让他主动出击,去平原上与汉军主力硬碰硬?


    那不是送上门的小羊羔吗?


    于亮见状,心中暗道不妙。


    他知道,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了。


    他立刻将刘峥那套经过他精心包装的“内外夹击,前后包抄”的“妙计”,绘声绘色第描述给了张燕。


    “……渠帅您想,皇甫嵩的主力全都被刘峥吸引在了卫水,其后方必然空虚!”


    “我等趁此机会,出动一半的兵力,到时候与刘峥一起前后夹击,他皇甫嵩就算是霸王再世,也注定无能为力!”


    这番话,说得张燕呼吸都急促了起来。


    他心中的贪婪与野心,被彻底点燃。


    但他终究是一方枭雄,没有十足的把握,不可能去冒险。


    沉吟片刻,张燕高声道:“来人!召集所有渠帅、校尉,聚义厅议事!”


    ……


    聚义厅内,当于亮将刘峥的投诚之意和那份内外夹击的计划公之于众时,整个大厅瞬间炸开了锅。


    大部分的黑山军将领,都是些头脑简单的粗莽汉子。


    一听到能收编数万精锐,还能大败皇甫嵩,个个都兴奋得嗷嗷直叫,主战之声,不绝于耳。


    然而,就在张燕即将被这股狂热的气氛所感染,拍板决定之时。


    一个冷静而不合时宜的声音,却从角落里响了起来。


    “渠帅,此事……万万不可!”


    众人循声望去,说话的,是张燕麾下唯一称得上“谋士”的文官,左校。


    “左先生,此话怎讲?”张燕眉头一皱。


    左校起身,对着张燕深深一揖,沉声道:“渠帅,兵者,诡道也。”


    “那刘峥能以弱冠之龄,搅动冀州风云,将皇甫嵩玩弄于股掌之间,岂是易与之辈?”


    他顿了顿,说出了最可怕的一种可能:“倘若……这刘峥是假意投诚,实则早已与皇甫嵩暗通款曲,故意将我等诱出太行山,再与汉军合兵一处,将我等围歼于平原之上……”


    “届时,我黑山军百年基业,岂不毁于一旦?


    这番话,如同一盆冰水,瞬间浇灭了众将的狂热!


    大厅之内,瞬间立马分成了两个阵营,争论不休。


    他们都是活不下去才揭竿而起的,所求不过是在这乱世中保住性命。


    帮助刘峥,壮大自己,固然诱人;


    可若是被刘峥出卖,那便是万劫不复的死路一条!


    一时间,就连张燕自己,也陷入了深深的犹豫之中,难以决断。


    就在这剑拔弩张、僵持不下之际,于亮忽然想到了什么!


    “诸位,诸位请静一静!”他高声喊道,将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来。


    他看着依旧满脸狐疑的左校和张燕,朗声道:“左先生的担忧,不无道理。但有一点,诸位可能忽略了!”


    他清了清嗓子,一字一顿地说道:“那刘峥,在攻克常山、中山之后,都做了什么?”


    “他杀了郡守,杀了校尉,杀了城中几乎所有的世家豪强……”


    “诸位,那可都是朝廷命官,是冀州根深蒂固的士族!”


    “他此举,早已断绝了自己所有的退路,与朝廷、与天下士族,已成水火不容之势!”


    “他一个降卒出身,本就不容于朝廷。如今又犯下此等滔天大罪,就算他现在想投降皇甫嵩,皇甫嵩敢要么?”


    “天下士族能容他么?他除了真心实意地投靠我们,与我合作之外,别无出路!”


    “他唯一的希望,就是我们,就是张渠帅您啊!”


    这番话,如同拨云见日,瞬间点醒了在场的所有人!


    是啊!他们怎么把这茬给忘了!


    刘峥早已是血债累累,自断后路。


    他除了反抗到底,根本没有投降的可能!


    张燕的眼中,也瞬间爆发出明亮的光芒!


    “说得好!”于亮见状,立刻趁热打铁,继续分析道,“渠帅您想,一旦刘峥归附,我军便凭空多出数万百战精锐!”


    “更有他手下的将领,届时,我黑山军兵强马壮,进可席卷冀州,跟高祖霸王一样逐鹿天下,退可固守太行,与朝廷分庭抗礼,大事可成矣!”


    “好!”


    张燕被彻底说动了,他猛地一拍桌案,做出了最终的决断:


    “就按刘峥的计划办!传我将令,尽起大军,明日……出征!”


    “渠帅三思啊!”谋士左校还想再劝,却被张燕不耐烦地打断了。


    “左先生,你只说有诈,可你说得出,他刘峥除了投靠我,还有何路可走吗?”


    左校张了张嘴,一时哑然。


    是啊,从逻辑上看,刘峥确实已经没有了任何退路。


    但是,他并不想放弃:“渠帅,倘若执意出兵,也不应该尽起大军,别忘了,张志跟张郃那三万多人马,还潜藏在我们附近。”


    “为确保万无一失,渠帅当留一半人马在此,免得丢了大本营!”


    如果刘峥是真的投诚,那边万事大吉,这一半人马也足够接应。


    倘若对方与皇甫嵩狼狈为奸,那好歹张燕还能留一个火种。


    左校心中长叹,身为张燕的军师,他已经倾尽全力。


    他的话,不无道理。


    张燕当即按照他的思路,重新制定计划。


    ……


    卫水河畔,黄巾大营。


    刘峥与赵云正并肩立于营寨的高处,遥望着南方那片被汉军大营的篝火映红的夜空。


    “主公。”赵云看着身边这位似乎永远都智珠在握的年轻统帅,问出了心中的疑惑,“张燕……真的会来吗?”


    “他会来的。”刘峥的语气,充满了自信,“因为我给他的,是他无法拒绝的诱惑。”


    “一个能让他实力暴涨,又能重创死敌的机会,任何一个枭雄,都无法抵挡。”


    “那……我们下一步,当真要去投奔他?”赵云试探性问道。


    刘峥闻言,转过头,看着赵云,神秘一笑。


    他指着南方那片灯火通明的汉军大营,说出了一句让赵云瞬间头皮发麻的话。


    “不。”


    “明日,等张燕的大军一动,你在此地主持军中事务。”


    “我……去汉军营地,找皇甫嵩商量点事!”


    此话一出,赵云顿时如遭雷击,一脸惊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