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双帅会师

作品:《三国:从焚尸卒捡属性到黄天当立

    中山国,卢奴县城外。


    原本平日里空空如也的城墙外围,此刻竟然聚集了一支部队。


    士兵们清一色的破布以上,手中武器也是千奇百怪,每个人头上都裹着一块黄巾,显然是一支黄巾残军。


    帅帐之内,气氛凝重。


    渠帅张志正对着一幅简陋的地图,与麾下几名亲信苦思冥想,却始终找不到攻破卢奴县的良策。


    他本是幽州逐郡的黄巾军,被官兵冲散后,一直在卢奴、安喜、安国、安平四县之间游弋。


    听闻常山郡被一位叫刘峥的黄巾渠帅攻克后,他心思大动,立刻召集旧部。


    也想趁着官府空虚,夺下卢奴县作为根基。


    然而,连日攻城不下,士卒死伤惨重,营中士气已然跌至谷底。


    “渠帅,咱们绕开这卢奴县不就好了?既然打不下来,换个地方抢粮,弟兄们也能吃饱肚子!”一名亲信小心翼翼地提议,试图打破这令人窒息的沉寂。


    “蠢货!”张志一掌拍在桌案上,“我们前脚一走,城里的官兵后脚就能追出来咬我们的尾巴,我们兵少力微,只能在此与他们对峙消耗!”


    他心中很是郁闷,这些跟着他的“虾兵蟹将”,除了溜须拍马,竟连一个有用的建议都提不出来。


    粮草日渐告罄,再这么耗下去,不等官兵出击,自己就要先散伙了。


    就在这时,帐帘猛地被一阵疾风掀开,一名风尘仆仆的传令兵连滚带爬地闯了进来:


    “启禀渠帅,常山渠帅刘峥,率大军已至我营外,特遣属下前来通禀!”


    “刘峥?”张志猛地站起身,眼中充满了惊疑与警惕,“这个时候不应该在常山郡巩固根据地吗?怎么突然跑我这儿来了?”


    “你确定没看错?不是朝廷的奸细?”


    身为冀州黄巾军的一方渠帅,他多少还是有些战略思维的。


    眼下刘峥忽然出现在这里,这让他感觉很不对劲。


    “渠帅,这是刘渠帅的拜帖!”传令兵不敢多言,双手恭敬地呈上了一卷绢布。


    张志狐疑地接过,展开一看,瞳孔骤然收缩。


    他识字不多,但那绢布上用朱砂描绘的、占据了大半版面的粗犷肖像,以及下面那几个触目惊心的大字:


    “通缉令”、“赏金”、“百万”……


    还有末尾那鲜红刺眼的官府大印,他还是看得懂的!


    “好家伙,赏金百万……比老子还高出一大截……”


    张志的心脏不争气地狂跳起来,羡慕嫉妒惊讶忌惮夫人复杂情绪涌上心头。


    他下意识地便要起身出迎,可脚步刚一迈出,又硬立马停住。


    “渠帅,怎么了?!”众亲信见他反应如此剧烈,皆是困惑不解。


    张志的眼珠飞快地转动着。


    自己是这中山国地界上的地头蛇,而这个刘峥,无疑是一条战绩彪炳的过江猛龙。


    若是自己兴冲冲地跑出去迎接,岂不是在气势上先矮了对方一截?


    万一对方是来吞并自己的部队,反客为主,那该如何是好?


    不行,必须先摆个谱,压一压他的气焰!


    “你们去将刘渠帅请进来。”张志重新坐回帅位,故作镇定地挥了挥手,“就说我军务繁忙,不便远迎。”


    “诺!”


    亲兵虽不解其意,但还是匆匆领命而去。


    片刻之后,帅帐的门帘被再次掀开。


    这一次,进来的不再是微风,而是一股仿佛能让整个帐篷都为之收缩的强大气场。


    刘峥微微俯身,走入这略显低矮的帅帐。


    他那九尺有余的魁梧身躯,如同一座移动的小山,瞬间将帐内本就昏暗的光线遮蔽了大半。


    张志那点刻意营造的“下马威”,在这股纯粹而强大的存在感面前,瞬间土崩瓦解。


    他甚至不得不微微仰起头,才能看清来者的面容。


    通缉令上那滑稽的画像,与眼前这位眼神沉静如渊英武男子相比,简直是对他的一种侮辱。


    “张渠帅。”刘峥平静地拱手行礼,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带着金石之音。


    这一声问候,才将兀自震惊的张志拉回现实。


    他连忙挤出一个笑容,从帅位上站起:“啊……刘渠帅大驾光临,有失远迎,快,我们坐下商议。”


    刘峥微微点头,在主位下首的胡床上落座。


    他一坐下,那股顶天立地的压迫感才稍稍缓和,帐内的空气仿佛也重新开始流动。


    李建则按照规矩,垂手恭立于刘峥身后,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帐内众人。


    “不知刘渠帅率大军前来,有何贵干?”张志平复了一下心绪,试探着问道。


    “张渠帅,你可知道,冀州张宝将军最后一支黄巾主力,已被朝廷镇压?”刘峥并未兜圈子,一开口便抛出了一个足以震惊对方的重磅消息。


    “什么?!”张志脸色瞬间煞白,失声惊呼,“张宝将军也……?”


    后面的话没有说完,但意思已经很明了。


    “正是。”刘峥微微颔首。


    “怎么会如此之快?!”张志心中所有的小算盘瞬间被巨大的危机感冲得烟消云散。


    “冀州、豫州、南阳,此乃我太平道势力最庞大的三部,如今竟然全部都被汉军攻克了?!”


    刘峥没有多言,只是将那份从常山郡守府搜出的官方邸报递了过去。


    张志颤抖着双手接过,一看那密密麻麻的文字便觉头晕目眩。


    但他还是强作镇定,装模作样地浏览起来。


    从那零星认得的几个字眼和邸报末尾那刺目的朝廷官印上,他已能确定,刘峥所言非虚。


    “朝廷……令皇甫嵩挥兵十万北上?”张志的声音已经带上了一丝不易察串的颤音。


    “不错。”刘峥点点头,眼神变得锐利起来,“皇甫嵩目前的主要目标是太行张燕部。”


    “但常山、中山与之毗邻,他难保不会分兵前来,将我等一并清剿。”


    “张渠帅,唇亡齿寒,如今形势危急,我等理应整合冀州所有黄巾力量,携手与共,并肩作战。”


    “确是此理,确是此理!”张志连连点头。


    他虽然大字不识几个,但刘峥话中的利害关系他还是听懂了。


    他沉吟片刻,终于问出了最核心的问题:“不过,刘渠帅,若是整合,这数万兵马……该由谁来做主呢?“


    “我们可以先结成战略同盟。”刘峥不紧不慢地说道,显然早已想好了说辞。


    “各部兵马,仍由原渠帅指挥调度。”


    “但在大的战事安排上,必须由几位渠帅共同商议决断,合力抵挡朝廷兵马。”


    他没有一步到位地要求统帅权,而是选择以一种更温和的方式逐步推进,以免激起对方的过度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