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此计有三害

作品:《三国:从焚尸卒捡属性到黄天当立

    帐内烛火,被刘峥带进来的风搅动得一阵摇曳。


    光影在曹操沉静如水的脸上,摇曳跳动。


    他没有立刻回答刘峥的询问,目光扫过帐中肃立的诸将。


    最后落在刘峥身上,嘴角似乎牵起一丝极淡的弧度。


    “刘军候辛苦,且稍安勿躁。”


    曹操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穿透力。


    他转向帐外,吩咐道:“来人,搬胡床来,诸位都坐下说话。”


    此言一出,帐内气氛微变。


    此前众将议事,皆是站立,以示军令威严。


    此刻曹操突然赐座,虽言“诸位”,但目光扫过众人时,那份落在刘峥身上的分量。


    谁都感觉得到,若非刘峥到来,这胡床怕是也不会出现。


    两名亲兵迅速搬来几张简易的胡床,依次放下。


    位置有限,只有校尉郭杰、军侯马力远、王力以及刘峥有份。


    马力远看向刘峥的眼神充满了欣慰,如同看着一块自己亲手挖掘出来的璞玉终于绽放光华。


    王力则闷头一屁股坐下,那胡床发出一声不堪重负的呻吟。


    他脸上没什么表情,但微微绷紧的下颌线和垂在膝盖上不自觉攥起的拳头,都泄露了那点难以言说的别扭。


    一个黄巾战俘,竟在都尉帐中与自己平起平坐,甚至……更受瞩目。


    待众人坐定,曹操并未提及方才大胜,也未论功行赏,仿佛那场厮杀已是过眼云烟。


    他手指轻叩面前的简易木案,发出笃笃的轻响,将话题直接拉回冰冷的现实:


    “廖松虽败,然其主力未损,盘踞常山郡,如鲠在喉,如何速除此獠,诸君可有良策?”


    憋了一肚子火的王力立刻像被点燃的火药桶,霍然起身,抱拳道:“都尉,末将请命,给我两千人马,末将今夜就强攻常山郡!”


    “定要亲手剁了廖松那狗贼的脑袋,一雪前耻,也让那帮杂碎瞧瞧,什么叫官军雷霆之威!”


    他声音洪亮,带着一股子急于证明自己的蛮横。


    “王军候!”马力远眉头紧锁,沉声劝阻,“常山郡虽非雄城,但城墙完备,廖松盘踞数月,必有准备。”


    “我军轻装疾行至此,攻城器械匮乏,强攻之下,士卒伤亡必重!此非上策。”


    对此,王力却不以为意:“马军候,这打仗哪有不死人的?要是计较伤亡惨重,那咱们就干脆班师回去算了。”


    闻言,马力远看向王力,眼神带着兄长般的责备:“打仗哪有不死人?这话没错。可你忘了今日第一仗是怎么打的?”


    “若非刘军候及时稳住阵脚,你我皆陷泥潭,为将者,当惜兵如子,岂能一味逞血气之勇?”


    “我……”王力被马力远这直指要害的一问噎住。


    尤其想到马力远方才还为自己求过情,脸上顿时一阵红一阵白。


    像被戳破的气囊,悻悻地坐了回去,只余下粗重的喘息声在帐内回荡。


    校尉郭杰捋着短须,沉吟片刻,稳重地开口:“都尉,依末将看,强攻确非良策。”


    “我军初来,对城中虚实、廖松具体部署尚不明了。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若先将我军铺开,形成合围之势,围而不攻,断其粮道外援。”


    “同时多派精干斥候,或混入城中,或联络城内忠义之士,探明敌情。待敌疲粮尽,军心浮动,再寻机破城,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郭杰此计稳妥,帐中几位军候纷纷点头附和:


    “郭校尉老成持重,此计可行。”


    “正是,仓促攻城,徒增伤亡。”


    “围困待变,方为上策。”


    ……


    曹操不动声色地听着,目光却转向了一直沉默端坐的刘峥。


    这年轻人进来后便如磐石般沉稳,眼神深邃,仿佛在掂量着帐内每一个人的话语。


    “刘军候。”曹操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询,“郭校尉此计,你以为如何?”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刘峥身上。


    刘峥抬起头,迎着曹操的目光,没有丝毫闪躲,声音清晰而平稳:“回都尉,郭校尉之策,乃堂堂正正之师,确能困敌。”


    “然,末将以为,此计有三处隐忧。”


    “哦?”曹操眼中精光一闪,“愿闻其详。”


    “其一,我军此番北上,意在速解常山之围,击溃廖松这股冒名作乱的流寇,乃轻装简行,粮秣辎重携带有限。”


    “而廖松盘踞常山已有数月,其粮草储备,恐怕比我们想象的要充足得多,围困?我军未必能耗得过他。”


    帐内诸将脸上的赞同之色瞬间凝固。


    对啊,光想着困死别人,忘了自己也是客场作战,粮草是命根子!


    郭杰脸色也凝重起来,他确实忽略了这点。


    刘峥继续道:“其二,廖松乃积年悍匪,非寻常乌合之众可比。”


    “其裹挟百姓甚多,若其紧闭城门,隔绝内外,严控消息,甚至以酷刑高压维持城内秩序,我军斥候想探得真实敌情,难如登天。”


    “届时我们围在城外,对城内情况两眼一抹黑,岂不是成了无头苍蝇?”


    “其三。”刘峥的声音微微加重,“廖松今日虽败,却未伤及筋骨。他若见我军围而不攻,极可能一面坚壁清野,一面派遣精锐小股部队,不断袭扰我军粮道或疲敝我军,使我军日夜不得安宁,士气日渐低落。”


    “久拖之下,我军疲惫,他反而可能寻得机会,里应外合,反咬一口,此消彼长,胜负之数,犹未可知。”


    句句切中要害!


    尤其是粮草和时间这两点,像两把冰冷的锥子,刺破了郭杰看似稳妥的计划。


    帐内一片寂静,只有烛火燃烧的噼啪声。


    郭杰额角渗出了细密的汗珠,看向刘峥的眼神充满了震惊和后怕。


    王力更是听得目瞪口呆,他刚才只想着冲杀,哪里想过这么多弯弯绕绕?


    不过当他听到刘峥也否了郭杰的“围困”之计,心中那点不服气仿佛又找到了出口,带着一丝找到“同道”的急切,抢着开口:


    “刘军候说得对,围个鸟毛,就该趁他病,要他命,廖松新败,军心不稳,正是我军雷霆一击的大好时机!”


    “兵贵神速啊都尉,给我精兵,我王力打头阵,豁出这条命也要……”


    “王军候!”刘峥毫不客气地打断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