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通情达理 支持经营茶坊

作品:《梦华录:从拒绝高家联姻开始

    听完赵盼儿所述之事,欧阳旭既心疼她遭受此等波折,又自责自己未能思虑周全、深想一层。


    同时,对高鹄的阴狠行径愤怒不已,竟将他派出的书童截下,还调包了书信。


    迟疑片刻,欧阳旭握住赵盼儿的双手,目光专注地凝视着她,真诚告罪道:


    “盼儿,对不起,是我考虑不周,低估了高鹄这老贼的阴险狠辣,那时你看到那封假书信,想必定是心如死灰了吧?”


    赵盼儿听闻,心中感触颇深,连忙摇头道:


    “旭郎,你不必自责,我那时很快便察觉到那两个书童行为有异,并未过于伤心难过。”


    “而且,我坚信旭郎你不会变心,只是对方过于奸诈狠毒,旭郎你没能预料到,也在情理之中。”


    欧阳旭听后,亦是满心感慨,与她对视片刻后,才缓缓说道:


    “也多亏盼儿你聪慧灵敏,识破了那两个假书童,否则,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你放心,如今我既已归来,接下来的一切事情便由我来解决,你不必再为此操心。”


    听到爱郎的夸赞,赵盼儿心中如饮甘饴,甜蜜无比,她紧紧凝视着欧阳旭,重重地点了点头:


    “嗯,我相信旭郎你能处理好所有事情!”


    一旁的孙三娘、顾怜烟、顾凝蕊三人见他们二人情意绵绵、你侬我侬,不免都心生羡慕。


    尤其是顾家二姐妹,二人眼中闪过一丝艳羡之色,更觉得眼前的这位年轻官人重情重义,她们姐妹真是没有跟错人。


    欧阳旭环顾四周,见茶坊内一片狼藉,便对赵盼儿说道:


    “盼儿,既然茶坊已成这般模样,那便不再开了,待我们到京城后,再重开一家更大的茶坊。”


    赵盼儿听后,满眼诧异,她早已想好,待随欧阳旭入京,二人完婚之后,她便长居后宅,不再出门,专心相夫教子。


    可听欧阳旭这话的意思,竟是同意她再经营茶坊。


    因自幼经历家庭巨变,赵盼儿很早便学会了独立自主,这也是她能够供欧阳旭读书三年的主要原因。


    其实,她心底还是希望自己能够做出一番事业的,只不过,一切仍需以欧阳旭为主,为了爱郎,她可以放弃所有。


    惊疑了好一会儿,赵盼儿才惊愕地反问:


    “旭郎,你…真的支持我再经营茶坊?”


    欧阳旭轻轻捏了捏她的手,看着她笑道:


    “岂止是茶坊,此后咱们欧阳家偌大的家业,都需要盼儿你来操持呢!”


    “盼儿,我知道你绝非那种只能守在绣阁后院的柔弱女子,而是能够独立自主、独当一面的巾帼英雄。”


    “若将你束缚在后宅之中,实在太过委屈你了,也对不起你这三年来努力经营茶坊供我科举的辛勤劳苦!”


    听了这番通情达理、极为尊重自己的话语,赵盼儿只觉自己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位被狠狠触动,芳心怦然跳动。


    原本已干涸的美眸,再次泛起水雾,心中也不由自主地生出‘得此夫君,此生无憾’的慨叹。


    欧阳旭见状,赶忙柔声安抚道:“好了,盼儿,可千万别往心里去,你我来日方长,往后的日子还长着呢。”


    赵盼儿轻轻抽动了一下鼻子,下意识地低头抹了一下眼睛,而后抬眸望着欧阳旭,嫣然道:


    “好,既然旭郎支持我,我便去做,只是……郎你既是官员,我若再经营茶坊,会不会对你不利?”


    欧阳旭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微笑着宽慰道:


    “放心吧,规避的方法多着呢,京城里各行各业,哪一行背后没有豪门权贵的影子?”


    听他这般说,赵盼儿彻底放下心来。


    一旁的孙三娘见此情景,心中满是羡慕,不禁说道:


    “盼儿,欧阳官人当真是通情达理,你果然没看错人,不像我家那个傅新贵,我就是出趟钱塘他都不准。”


    赵盼儿此时心中满是愉悦,看着她笑道:


    “三娘,没关系的,现在旭郎回来了,我和旭郎登门拜访,跟他说说,定准让你去京城住一段时间。”


    孙三娘一听,顿时喜上眉梢:“如果是那样那就太好了。”


    说着,便和赵盼儿聊起了一番欢喜的话语。


    欧阳旭看在眼里,满眼皆是欣慰之色。


    过了一会儿,他才说道:“盼儿,走吧,咱们回家!”


    赵盼儿听闻,这才停下与孙三娘的交谈,看向欧阳旭,轻轻颔首道:


    “嗯,我收拾一下,马上就好。”


    话音未落,欧阳旭便拉住她的手,说道:


    “你现在可是官人娘子,哪里还需要亲力亲为?需要做什么,吩咐怜烟、凝蕊她们去做便是。”


    “对了,明天我带你去买几个合你心意的丫鬟回来,此后这些粗活,盼儿你就不用再做了,交给她们便是。”


    话音刚落,顾怜烟、顾凝蕊两姐妹便赶忙躬身说道:


    “娘子,官人说得是,您有什么吩咐尽管跟我们说便是。”


    赵盼儿微微一怔,随后点头说道:“就是把厨灶间里一些能用的东西拿回去。”


    这时候,她才真正意识到自己的身份已然不同,此后需得适应新的身份了。


    说着,她又对欧阳旭说道:“旭郎,我去和她们说说,免得她们白费了些力气。”


    欧阳旭看着她轻轻点头,松开她的手。


    “好,我在外头等你们。”


    说着,他先走出茶坊,去外头等候她们了。


    赵盼儿看了他一眼,随后领着顾怜烟、顾凝蕊两人走进厨灶间,孙三娘也跟着一同帮忙收拾。


    没一会儿,便收拾好了,多是一些茶叶饮子和制茶的工具,这些都是赵盼儿的心血,她实在舍不得遗弃。


    来到门口,赵盼儿才发现欧阳旭身边还跟着不少人,有监察御史的属官,还有侍从、仪仗等,一行人足有二十来个。


    看到赵盼儿出来,欧阳旭向这些人介绍赵盼儿,众人纷纷恭敬行礼,齐声道:


    “见过赵娘子。”


    赵盼儿还是头一次见这么多人朝自己行礼,一时有些局促不安,急忙摆手道:


    “诸位不必多礼。”


    欧阳旭见状,轻轻拉住她的手,同时抬手摆了摆,吩咐道:


    “你们先去会馆落脚,等本官通知。”


    众人恭敬应承,除留下四个侍从外,其余人皆先行退下。


    待众人离开后,欧阳旭对赵盼儿说道:


    “盼儿,上马车吧。”


    赵盼儿面露迟疑之色,对欧阳旭小声说道:“旭郎,就这几步路,不用坐车了吧?”


    欧阳旭微笑着说道:“即便只有几步路,也得坐马车,盼儿你如今可是官人娘子,此前你辛勤劳苦,如今也该到了享福之时,这也是我对你的承诺!”


    听他这般说,赵盼儿轻轻抿了抿嘴,只觉自己被幸福紧紧包围,心中极为熨帖。


    凝视欧阳旭一眼后,不再多言,轻轻点了点头。


    欧阳旭随即扶她上了马车,并邀请孙三娘也一同上来,而后乘坐马车返回赵盼儿的住处。


    ……


    钱塘县衙。


    “启禀县尉大人,卑职今日在抓捕三个私盐贩子时,于赵氏茶坊内,遇到了皇城司的人。”


    听到衙差头目的回禀,县尉魏为脸色骤变,问道:


    “你没看错,果真是皇城司的人?”


    衙差头目重重地点了点头,说道:“卑职看得真真切切,确实是皇城司的人,而且看样子,那人还是皇城司里的大人物。”


    听了这话,魏为眉头紧蹙,心中暗忖,皇城司的大人物怎会突然现身钱塘?


    他隐隐觉得有种不祥的预感,猜测皇城司的人莫不是冲着他们而来?


    就在他暗自思索之际,那衙差头目又说道:


    “大人,另外,卑职还发现,赵娘子的官人似乎回来了。”


    魏为猛地回过神来,惊愕地看着他,问道:


    “你确定是赵盼儿的官人?”


    衙差头目连连点头,说道:“卑职不敢欺瞒大人,那官人身着青色官服,头戴官帽,听赵娘子称呼他为‘旭郎’。”


    “卑职本想问他是何处的官人,官居何职,他却严词拒绝告知。”


    听了这话,魏为脸色愈发阴沉,他万万没想到,欧阳旭竟会在这时回来。


    欧阳旭不是刚中探花没多久吗?授官后理应在京城,怎会回到钱塘来?


    他原本还打算将赵盼儿骗来县衙,让她在状告欧阳旭的状纸上画押。


    可如今欧阳旭既然回来了,此举显然行不通了。


    该怎么办?


    一时间,魏为心乱如麻,不知该如何是好。


    倘若他不陷害欧阳旭,那么事后高鹄得知,必然会报复他。


    可眼下欧阳旭已然回来,他若再想陷害欧阳旭,那便是直接与欧阳旭正面对抗了,他作为陷害的一方,天然就不占优。


    就在这时,一个小吏前来传话:


    “大人,县尊大人请您去见他。”


    魏为听后,也只能暂时按捺住心中杂乱不安的情绪,快步来到郑青田的公房里。


    待他行完礼,郑青田淡淡询问:


    “怎么样,都已经准备妥当了吗?”


    魏为脸色有些不自然,低头回道:


    “回县尊,都已经准备妥当了,只是…下官刚得知了两个消息,恐对咱们的谋算产生影响。”


    郑青田立马追问:“什么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