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锈刀重磨待出鞘
作品:《港综:从追龙开始雄霸香江》 提前打烊的小凤冰室里面,雷四海、陈细九和文永昌围着一张四方桌坐着,桌面摆着一盘色泽诱人,肥瘦适中的叉烧肉。
雷四海抄起竹筷,抽张纸巾撸了一下筷尾。
他夹起一片叉烧,眯起双眼慢慢咀嚼:“昌哥的手艺,真是没得顶了。”
“哼!那还用说?整个城寨谁不知道啊?”文永昌嗤了一声,掏出火柴刺啦划着,点燃自己嘴上的好彩:“就惊现在某人身份不同,吃不惯我这些叉烧咯。”
陈细九头次过来,秉持多听少讲的原则。
他学着大佬雷四海撸双筷子,一边吃着肉,一边盯着对面的刀疤佬。
在筲箕湾警署,洛哥已经讲得很明白了。
他陈细九就是相当猪油仔和他的关系,以后要在雷四海的身边,扮演助理/跑腿/司机/保镖多个角色。
现在暂时摸不清这个文永昌对雷生态度是好是坏……总之!时刻做好为雷生出手的准备就是了。
察觉到陈细九不善的目光,文永昌玩味看向雷四海:“喂,你从哪找来的极品?
看上去傻夫夫滴,他这款,当炮灰都很勉强啊。”
“陈细九,本是湾仔警署颜童手下的军装警。
我找洛哥调他过来筲箕湾,目前跟我做事。”雷四海吃了七八块叉烧,放下筷子说道。
文永昌哦了一声:“筲箕湾探长雷洛,白饭鱼的女婿?
对了,他也姓雷,难道,你们是亲戚?”
“同宗弟兄。”雷四海抽了一张纸巾擦嘴,对着陈细九介绍道:“叫昌哥,以后你会经常过来搵他传话或者拿消息的……”
“昌哥,细佬陈细九,请多多指教。”临进城寨,被雷四海要求换套便装的陈细九,肃然起身,伸手与文永昌握了握。
文永昌愕然看着雷四海,下一秒,他急忙甩开陈细九的手掌,指着二人喊道:“呐呐呐,我什么时候答应帮你们在城寨收风了?
喂,阿海,你不要害我啊。
我刀疤昌退出江湖好多年了。
现在的我,只是一个叉烧佬。”
雷四海打了一个响指,一旁的陈细九从衣兜掏出一份《市民日报》。
示意文永昌过来睇报,雷四海拉开椅子起身,走去冰柜拎了两支可乐过来。
文永昌看了又看,发现这是一份濠江天主教会创办的报刊。
上面大部分的板块,都是传播上帝福音那一套。
也有类似「主教戴维理呼吁:勿赌至倾家荡产」的劝解小文章。
“你咩意思啊?叫我去入教?”文永昌双手打开报纸,懵逼看着雷四海:“就算有发鸡蛋和牛奶,那也太远了吧,在濠江呢!”
雷四海用生锈的起子,啪啪打开两瓶可乐,一瓶给陈细九,一瓶他自己仰头喝着。
伸手点点报刊上一个豆腐块,雷四海放下可乐说道:“别讲我这个阿叔不称职!
喏,我请新哥的助手高明,帮忙找了一下关系。
终于帮言仔在这家花地玛幼稚园,占下一个学位,将来可以升入圣若瑟教区学校。
总不能等我发达了,真给他一百几十万去吃喝嫖赌吧?
真想改变命运,从读书开始吧。”
教会学校!!!
还是在濠江那边!
文永昌呼吸急促起来,手上这张,雷四海两日前从濠江带过来的旧报纸,突然变得比那块用来斩叉烧的砧板还要重。
无论港岛还是濠江,这边的教育,与老家九年义务完全不同。
可以说,从幼稚园,就已经决定了孩子天堂OR地狱的起点了。
类似港岛,圣保禄幼稚园是(法语必修)、维多利亚教育机构附属幼稚园是(英式贵族教育)。
这类好学校,有四个核心优势。
1、语言霸权:英语/法语/葡语三语启蒙,毕业生可直接升入名校附属小学。
2、人脉网络:家长非富即贵,教师多为外籍修女或牛津毕业生。
3、学生病历由教会医院直送(普通医院无权查阅);
4、放学由“白牌车”专送(车牌CC开头,黑帮不敢骚扰)。
而普通劳工阶层能够选择的底层平民幼稚园,比如港岛这边的旺角“天台幼稚园”。
那是用铁皮屋办学的,师资多是初中辍学者。
教材,甚至是教会捐赠的二手书,常见缺页和涂改。
除了教学环境差,卫生情况也堪忧。
特别在60年代,孩子们经常患上寄生虫病。
甚至,某些幼稚园,还出现过黑帮以保护费名义掳走女童卖去南洋的案例。
仅仅幼稚园阶段,就已经差别这么大。
到了小学、中学……那就更加不用说了。
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陈浩南式的古惑仔诞生了。
缓缓折好报纸,文永昌板着脸爬上阁楼,取下一个【花好月圆】月饼铁盒。
他打开铁盒,将文诺言的身份证件取了出来,摆在雷四海手边。
然后,他大步走去案板,双腿轻轻一踮,挂在肉架上的两把尖刀,紧紧握在双手:“阿海,你说吧,要杀谁?”
看着气质骤然大变,突然从一个油腻叉烧佬变成一个没感情刀手的文永昌。
刚刚准备一旦出事,豁出性命也得护着雷四海的陈细九,他很艰难吞了一口唾沫——自己貌似打不过这个手持两把蒙尘锈刀,身穿一个破洞背心大叔。
好在,就在屋内空气,隐隐被文永昌杀气凝住的时候,雷四海起身走了过去,好奇接过文永昌左手的尖刀。
看着多年未用,而出现点点铁锈的刀面,雷四海轻声笑道:“现在还未到这个地步,暂时需要昌哥你,帮忙留意一下城寨里面的风吹草动而已。
不过,好刀也是需要保养的。
免得哪天要用,锈得斩不动人。”
“切!你没听人讲过一个成语,叫做临阵磨刀咩?
我这两把刀啊,磨一下就好啦。”文永昌说到这里,面上再无平日那副吊儿郎当的表情,而是严肃看着雷四海:“喂,几时带言仔走?”
“今日。”雷四海看向陈细九,后者收起文诺言的证件。
文永昌取回左手刀,随手一抛,两把尖刀旋转飞向案板,哒的一声闷响,稳稳插在肉案上:“我明天就搵人帮忙收风。
不过,在城寨做事,少不了钞票。”
“每月1号,九哥会带一万块过来。”
“那我没问题了,现在两千块,就能买凶杀人连带事后买人头去警署结案收尾。
你每月给一万,呵呵,想在城寨插支小旗子都够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