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帐中对

作品:《大唐:魏家逆子,开局震惊李世民

    与此同时,大帐内。


    李世民坐在御案后面看着奏折,不时皱起眉头。


    没办法,大唐初立,百废俱兴,这世间有着太多事情,都等着他这个大唐第一话事人做出裁决。


    世人都说隋朝像个草台班子,就如同秦朝之于汉朝一样,很多东西都是前朝创立,后朝完善。


    在李世民眼中,大唐同样是一个巨大无比的草台班子。


    很多东西,不是他不想变,而是没法变。


    就拿这用人来说,他当然也很想用自己的心腹旧臣,可全天下那么大,那些人不过是从隋臣变成了唐臣。


    名义上变了,实际的影响力可从未变过。


    一上来就这么“伤筋动骨”那便是取死之道。


    只能徐徐图之。


    因此,他才接受了长孙无忌与房玄龄的指点,将隋朝的那些旧势力接纳下来,暂时按兵不动。


    再说科举这东西,李世民也知道在眼下这种情况下,有些自欺欺人,但有了总比没有好。


    权且死马当作活马医吧。


    说真的,每日与其阅读这些奏折,还不如让他骑马持弓,纵横沙场的。


    自从当了皇帝之后,他才终于明白,自家认的那位“老子”,为何会说“治国如烹小鲜”的意思了。


    终究是急不得的。


    又看了几封奏折,李世民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便扔到了一边,旋即看了桌子上香炉里的檀香。


    已经烧到了尾端,眼看着就要烧完了。


    “只是不知,这一次围猎,魁首究竟花落谁家啊……”


    李世民叹了口气。


    他历来对于与皇女联姻的事情是有些抵触的。


    不说远的,就说前面那个隋朝,杨家的姻亲还少吗?


    可最后关头,又有多少人站在旧主那边呢?


    杨家的后宫,归了太上皇,杨家的旧臣,换了衣裳,站在了太极殿前面。


    联姻?


    血脉相连的父子兄弟都靠不住,联姻又能做什么?


    可他依然需要这样做,关陇集团,山东士族,秦王府的功臣们,以及江南文官,隋朝遗臣,甚至于宗室皇亲……


    有太多的事情,需要他从中斡旋,平衡。


    这尚书省「原本由长孙无忌控制」,中书省『由房玄龄领衔,与山东士族形成对峙之势』,门下省「由魏征主导,主打风闻言事,监察百官」。


    些年,他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终于让这三省形成了三足鼎立,互相制衡之势。


    眼下,随着魏征出使突厥,门下省的力量呈现出空前的虚弱。


    这个时候,有心人便将手伸了过来。


    方才那边便有许多奏折,振振有词地希望李世民能重新挑选门下省的主官。


    “玄成啊,玄成『魏征的字』!你不在朕身边,朕才知你何其重要!”


    李世民脸上带着苦笑。


    想起这些年来,自己与魏征之间的唇枪舌剑,不管是真的也好,还是眼给别人看也罢,终究让他受益匪浅。


    只是在魏征出使之前,李世民与其已经有了默契,魏征平安落地,不再充当叛臣的领袖。


    那么门下省自然是要重新选择一个可靠的人的……


    他看着角落里,安安静静在那边整理文档的马周,嘴角不由自主露出了一抹笑容。


    这个人可以,同时也是魏小子推荐过来的,算是魏征一脉的门人。


    可很快,李世民便摇了摇头。


    魏征在朝堂上喷这个,骂那个,是因为人家资历摆在那里,别人就算心中不服,也只能憋着。


    可眼下这人却太过年轻,让他去门下省怕是难以服众,还是在朕身边多历练几年吧。


    事实上,李世民还有一个心思,那就是让马周务实而不务虚。


    想着他总有一天,可以成为萧何张良式的人物。


    这是李世民对这个年轻人的期许。


    李世民走到马周身边,笑呵呵地问道:


    “眼下马上围猎就结束了,你就不担心你那恩主的成绩如何?”


    闻言,马周连忙起身行礼道:


    “魏县男对微臣有知遇之恩,顶多算作恩公,陛下才是微臣的恩主。”


    “呵,瞧瞧,这才几天,就学会了那小子的油嘴滑舌,行了,这里没有谏议大夫,没人会找你的麻烦!说说,你觉得魏叔玉此次能夺下魁首吗?”


    李世民手指在空中虚点了几下,脸上带着一抹轻笑。


    似乎在说,你那点把戏,还想骗朕?


    “回禀陛下,微臣觉得魏县男此次,怕是要垫底了……”马周笑道。


    “哦?”


    听到这话,李世民顿时来了兴致。


    “这小子虽说弓马样样稀松,可是脑子还挺好使的啊,总不至于垫底吧?他想干嘛?藏拙?”


    李世民脸上不怒自威,话语间带着帝王的威压。


    “这个倒不是……”


    马周连连摆手,之前他与魏叔玉一直在一起,自然知道了魏叔玉对于此次围猎的态度。


    不过眼前的老板,可是一个极为骄傲的人。


    他可不敢实话实说,总不能说魏叔玉之所以摆烂,是因为对你的那些女儿不感兴趣吧?


    “魏县男说他从小在乡下长大,连弓箭的影子都没见过,又何谈魁首呢?”


    马周一边帮魏叔玉找补着,一边观察着李世民的神色。


    见其并未生气,才继续说道:


    “魏县男说,此次能猎到一只兔子,便算是大胜了。”


    听到马周的话,李世民只觉得匪夷所思。


    不过仔细想来,却又像那小子干得出的事情。


    “哼!好好的一个勋贵,居然连骑射都不会,说出来都不嫌丢人!”


    李世民佯装有些发怒,见马周并未开口替魏叔玉求情,心里对马周的评价又高了几分。


    知进退,有分寸,又有感恩之心。


    确实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了。


    李世民拍了拍马周的肩膀,又朝御案方向走去。


    “罢了,谁叫他自小便生在乡下呢,也算情有可原,朕就不与他计较啦……”


    说着,话锋一转,又开口道:


    “说起来,魏玄成离京也有些时日了,门下省主官的位置也不好一直空着,你有没有信心做好啊?”


    “啊?”


    闻言,马周愣了愣,才回答道:


    “陛下让臣做,臣便做。”


    “可如果要让臣推荐一个人的话,这里倒是有一个合适人选……”


    “谁?”李世民一脸好奇道。


    “褚登善,褚大人……”马周恭敬道。


    “褚遂良么?”李世民若有所思,缓缓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