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其心可诛!

作品:《大唐:魏家逆子,开局震惊李世民

    “嘿嘿,这不赶巧了嘛……”


    魏叔玉挠了挠头,简明扼要地将之前赵德言找到家里的事情说了一遍。


    “所以你安排秦家小子去拿《兰亭贴》的时候,就已经设计好了一切?”


    李世民看着嬉皮笑脸的魏叔玉,脸上不由露出了一抹惊讶。


    先是哄骗着赵德言去突厥那边当猪队友。


    接着又让赵德言坑蒙拐骗地把《兰亭帖》的真迹从老和尚那边骗出来。


    最后再让秦怀道去摘桃子,狸猫换太子……


    这一桩桩,一件件谋划得滴水不漏。


    只可怜那赵德言至今还蒙在鼓里,被卖了还帮人数钱呢……


    李世民感慨了一番,看向魏叔玉,迟疑道:


    “那赵德言真有你说得那般‘顶用’?”


    魏叔玉点了点头。


    “陛下,间谍这种事情,一般人可是做不来的,这世上最顶级的大师,那可是连自己都给骗进去的。您放心,突厥那边得到此人,定然会从自己内部土崩瓦解,四分五裂,一个赵德言,可抵得上十万大军呢……”


    闻言,李世民不由吸了一口凉气。


    是了,一个连大唐迟早要完这种鬼话也相信的家伙,也确实有些“出类拔萃”了。


    突厥那边得到了此人,算是捡到“宝”了。


    突然想到了什么,李世民脸色一下子难看起来。


    这次借着赵德言的由头,《兰亭贴》的事情总算是应付了过去。


    可如此一来,自己手上的这一副兰亭真迹岂不是永无现世之日?


    世人只知道真迹在突厥那边,他这副真迹,不是赝品也要变成赝品了啊!


    看到李世民的脸色,魏叔玉就猜到了大半,笑着说道:


    “陛下多虑了,只要之后灭掉突厥,您便可以大大方方地让这真迹面世便是了。”


    李世民摇了摇头,叹气道:


    “可是如此一来,那老和尚与国子监那些人岂不还会找上门来?这绕来绕去,又回去了嘛!”


    看着桌子上的字帖,李世民眼中带着浓浓的不舍。


    他是真爱这个玩意。


    事实上,不只是他,大唐的君主有一个算一个,都喜欢这幅作品。


    要不然,武则天也不会将其带入陵墓之中作伴了。


    这个时候,却见魏叔玉一下子笑了起来。


    “这怎么能一样?”


    魏叔玉朝着李世民一阵挤眉弄眼道:


    “那字帖是赵德言偷的,然后献给了突厥可汗,这叫什么?这叫赃物!


    之后,我大唐天军灭了突厥,重夺回了字帖,这叫啥?嘿嘿,这叫做战利品!


    这一来一往,同一件东西意义可就不一样了。


    陛下是光明正大从突厥可汗手里夺回的宝物,那老和尚还有国子监凭啥让您交出来?好大的脸嘞!”


    听到魏叔玉的话,在场的李承乾以及褚遂良的表情都是一脸错愕。


    我去,竟然还能这么玩!


    而此时,李世民却已经明白了其中含义,整个人大笑了起来。


    “哈哈,臭小子,还真他娘是个天才!这种法子都被你想到了!不错,不错!”


    李世民爱不释手得抚摸着《兰亭贴》,一脸唏嘘道:


    “如此一来,朕便能与此物朝夕相伴了!”


    李世民又看了一会,便把《兰亭贴》放到了一边,看着魏叔玉笑道:


    “朕听说你今日在宴客楼很出风头啊……”


    听到这话,魏叔玉眼皮子猛地一跳,连忙说道:


    “弟子哪里敢出风头,全都是被人家逼上门了,没办法才反击的……”


    魏叔玉说着,一脸“委屈巴巴”的模样。


    这时,李承乾连忙说道:


    “父皇,你是没见那些人说得那些混账话,魏公为国效命,出征在外,有些人却在背后使绊子,一点也不顾士族的体面了!”


    “哦?这便是你替魏小子出头的理由?”


    李世民淡淡看了李承乾一眼,下一句话却又如一记猛雷,听得在场几人面色大变。


    “你可知道,身为储君,私下结交外臣的后果?怎么,这么早,便要开始笼络人心了吗?”


    听到这话,李承乾冷汗直接从额头上流了下来,连忙跪地道:


    “儿臣不敢!只是那些人实在是欺人太甚,儿臣看不过眼才去助场的!而且……而且……”


    说着,李承乾抬头偷偷看了李世民一眼,继续说道:


    “而且魏叔玉是父皇与母后的弟子,也不算是外臣吧……”


    “嗯?竟然还敢狡辩!”


    李世民死死瞪着李承乾,良久,眼中闪过一抹赞赏之意。


    身为上位者,若是连自己人都护不住,那还当个什么主公呢!


    没想到承乾这小子,终于开窍了么?


    是因为魏小子吗?


    李世民心里暗暗点头,却没有说破,只是佯装生气道:


    “看在魏小子给朕出谋划策的份上,这一次便算了,再有下次,小心你们的屁股!”


    说着摆了摆手,将两人打发走了。


    两人走后没多久,就有一个内侍从外面走了进来。


    手里拿着一份密折。


    上面将今日宴客楼上的情景一五一十记载了下来。


    当看到魏叔玉那首脍炙人口的《锦瑟》时,李世民不由眼前一亮。


    他将一旁的褚遂良叫了过来,指了指上面的诗句,笑骂道:


    “登善啊,你来看看,这小子真是白瞎了这么一首干谒诗了……”


    “还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咋了?是朕没关照他,还是把他冷落了?


    大庭广众的,这么推销自己,这不是在揶揄朕嘛……”


    干谒诗属于古人推销自己的一种手段,看似咏物抒情,实际上却是想引来上位者的注意力,或者表达想要为朝廷效力的意思。


    因此在李世民看来,魏叔玉这首诗,可就有点睁眼说瞎话的意思了。


    老子对你这么好,你却说老子是渣男?


    其心可诛啊!这个狗东西!


    褚遂良看了看,笑道:


    “听说那边有一位名叫锦儿的花魁,魏县男这首《锦瑟》倒也应景……”


    褚遂良品味着诗句,微微颔首,也是觉得这首诗确实不错。


    然而很快,他的神色就变得古怪起来。


    因为他看到那密折上似乎还记录着,越王殿下参会到一半,然后跳窗逃跑的事情。


    他连忙看向李世民,发现后者已经变得一脸冰霜,显然是动了怒气。


    就在这时,便听到外面传来一声通报,说是越王李泰求见。


    闻言,褚遂良嘴角不由一抽,眼底闪过一抹笑意。


    这下精彩的要来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