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在线等,挺急的……

作品:《大唐:魏家逆子,开局震惊李世民

    魏叔玉来到皇宫的时候,大殿里只剩下了李世民一个人。


    “小臣拜见陛下!”


    魏叔玉先是行了一礼,还没等抬头,就觉得眼前人影一晃,李世民已经走了下来。


    “瞧你干的好事!”


    李世民重重地拍了拍魏叔玉的肩膀,顿时疼得他一阵龇牙咧嘴。


    “那药是能随便给皇后用的吗!万一要是出了岔子,你有几颗脑袋够砍的啊!”


    李世民脸上带着不悦之色,明显还在对魏叔玉私自献药耿耿于怀。


    魏叔玉吃痛地揉着肩膀,解释道:


    “那些药小臣自己也都服用过,应该没啥问题的。”


    “你亲自尝过?”李世民有些诧异地看了魏叔玉一眼,神色也缓和了几分。


    “对啊,毕竟是给皇后娘娘治病的,小臣又怎敢大意……倒是某些人,眼瞅着娘娘的病越来越严重,却无动于衷,啧啧,现在还恩将仇报问罪于人……”


    魏叔玉没好气地看了李世民一眼,可还没等他把话说完,就见李世民抓着魏叔玉的胳膊,激动道:


    “你的意思是说,如果皇后的病情再拖下去,可就……”


    魏叔玉点了点头。


    历史上,长孙皇后病逝的时间,在贞观十年左右,年仅三十六岁,确实有些可惜。


    随着她的离世,也拉开了大唐后续一系列悲剧的序幕。


    能救自然还是要救一下的。


    听到魏叔玉的话,李世民不由一阵后怕。


    他完全没有想到,皇后的病情居然如此严重。


    “那眼下皇后的病……”


    李世民脸上带着深深的忧虑,此时的他不像是一个高高在上的九五之尊,反倒像一个寻常百姓家里的丈夫,关心着妻子的病情。


    “从皇后娘娘的反应来看,小臣这药还是挺对症的,只要继续服用几个疗程,应该差不多了。”魏叔玉想了想说道。


    “什么叫应该,你要说肯定才行!”


    李世民狠狠瞪了魏叔玉一眼,就看到对方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


    “我说陛下,您这就是不讲理了,治病救人这种事情,哪有什么一定可言,这也就是皇后娘娘了,要是别人,我才不费这心思呢!”


    “你这小子,几天不见又皮痒了是吧,魏征怎么会有你这样的儿子!”李世民气得吹胡子瞪眼。


    “明明是陛下不讲理,却要倒打一耙,哎呀呀,这年头做臣子真不容易啊!”魏叔玉摇着头,唉声叹气。


    两人斗嘴一番,心里却都轻松了下来。


    尤其在知道皇后的病情有了转机之后,李世民心情一下子开朗了许多。


    “这是什么?”


    他看着魏叔玉胳膊窝夹着的那叠纸,不由好奇起来。


    “这些都是那些小家伙的课业,小臣还没批改完呢,这不就被陛下给‘请’进宫来了嘛……”


    闻言,李世民顿时来了兴趣,将那堆东西拿了过来。


    很快,他便发现,这些所谓的课业有些古怪。


    不但作者的名字都被糊了起来,就连上面的字迹都是出自一人之手。


    这也太奇怪了吧!


    李世民指了指那些被糊住的名字,脸上有些疑惑。


    “这是何意啊?”


    “陛下说的是糊名嘛?这是因为这些小家伙,脾气,性格都不一样,这人嘛,总有个喜好厌恶,遇到自己喜欢的孩子,难免就愿意多给几分,碰到不喜欢的,不由自主地就想克扣点分数,如此一来,对于这些孩子的课业本身,却是不公平的,故此才用糊名的方法,遮住名字,就不知道谁是谁了嘛!”魏叔玉解释道。


    李世民点了点头,看向魏叔玉露出一抹欣赏的神色。


    “之前那唐俭称赞于你,朕还担心他言过其实,现在看来,你确是个好先生的苗子。”


    说着,李世民话锋一转道:


    “可如果为了公平,你糊上姓名也就是了,又为何要再誊抄一次呢?”


    魏叔玉嘿嘿一笑道:


    “那些孩子的笔迹都有着自己的特点,许多就算遮掩上姓名,小臣也是认得出的,故此才誊抄一遍,正所谓一视同仁。”


    闻言,李世民微微一愣,旋即笑着鼓起掌来。


    “妙!妙啊!”


    他看着魏叔玉,不由赞叹道:


    “你小子鬼点子挺多啊,这样一来,确实可以最大化的减少差误,做到公平公正……”


    忽然,李世民似乎想到了什么,有点震惊地看着魏叔玉,试探道:


    “你说若是将此法用在科举上面,岂不是……”


    “咦!对啊!小臣怎么没想到呢!若是用在科举上面,就不怕那些考官与考生徇私舞弊,陛下便能找寻到真正的人才了吧!”


    魏叔玉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连忙朝李世民行了一礼。


    “天下英明无过于陛下!小臣对陛下之敬仰,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似……”


    魏叔玉赞美之词,脱口而出,然而,还没等他说完,就被李世民打断道:


    “好似个屁!你以为朕没瞧出来,你今天进宫来,是特意想给朕说这个事情的吧!”


    李世民指了指魏叔玉的脑袋,没好气道:


    “你啥时候和那些腐儒一样,说话也喜欢弯弯绕了!这糊名誊抄之法,确实不错,你完全可以大大方方地说出来嘛!”


    魏叔玉笑着没有吭声,心里却吐槽道:


    “他娘的,不弯弯绕行吗!之前不是差一点就去大理寺一日游了吗!”


    他之所以献出这个办法,就是想着万一要是惹得龙颜大怒,好歹有个东西能帮忙挡一挡。


    李世民看破魏叔玉的心思,神情也是显得有些不自然。


    他目光落在了那些课业的字迹上,连忙岔开话题道:


    “这些字颇有王右军的神韵,是何人所写啊?”


    魏叔玉轻笑道:


    “此乃是小臣二弟魏书瑾所作,他近些日子临摹了褚遂良大人的字帖,略有心得,便施展了一番,让陛下见笑了。”


    李世民恍然道:


    “是褚遂良啊,他的字,确实不错,不过比起王右军本人,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


    说着,李世民一脸无奈地坐在台阶上,唏嘘起来。


    “若是能叫朕看一眼《兰亭帖》的真迹就好了,那上面才是王右军的精华所在啊!”


    听到这话,魏叔玉微微一愣,试探道:


    “这个东西很难找吗?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陛下大可以布告天下,封官许愿嘛……”


    李世民笑着摇了摇头,一副“你懂什么的”模样。


    “唉,这些办法早都试了,可惜那《兰亭帖》的消息一直石沉大海,说不定早已不在人世了。”


    李世民一脸憧憬地说道:


    “要是谁能帮朕找到此物,别说封官许愿,就算拜把子都行!”


    “和陛下拜把子?”


    听到这话,魏叔玉一脸震惊地愣在了那里。


    他转过头来,呆呆地看着李世民,那一副垂涎欲滴的模样,心里忍不住激动起来。


    因为这《兰亭帖》的下落,他还真的知道。


    一时间,魏叔玉脸上一片涨红,只觉得心脏都快跳出来了。


    咋办啊!


    皇帝要和我结拜啊!


    到底要不要答应他啊!


    在线等,挺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