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作品:《[天幕]皇帝聊天群

    【刘秀:既然高祖已改立太子, 只要不给兵权,韩信或可于长安得享终老?】


    秦念点名所有汉帝,刘秀不能再保持沉默。


    【刘恒:……朕认为可以。】


    咬咬牙, 提心吊胆几十年,刘恒觉得他能活得比韩信长。


    ………


    但吕雉觉得不可以。


    两个她都觉得不可以。


    【刘盈:阿母说不可。】


    秦念差点被刘盈笑死。


    其实她之前直接开骂时有点心虚。


    都是打工人,这么骂会不会不太好?


    但秦念又想到要是完颜构进群,难道她也要和颜悦色吗?


    于是还是决定开骂。


    现在看刘盈所言,秦念就放心了。


    打工人的敬业!


    刘秀的主意虽然被吕雉否绝,倒是给了秦念灵感:


    韩信是绝无可能再效忠刘邦,但韩信年轻啊!


    ………


    刘盈甘为太后传话,正是因为秦念所言。


    “你也会对天下人说坏事都是娘干的,跟爹没关系吗?你汉室的孝是这么个孝法?”


    这句话让刘盈羞愧欲死。


    或是察觉自己所言不妥, 又或是内心的隐秘被剖析揭露, 总之刘盈彻底放弃挣扎。


    这皇位, 迟早是要交给恒弟的。


    他又何必再与阿母相争?


    吕雉这句“不可”是替另一个自己说的。


    她所在的世界韩信已死。


    对于年轻的自己,虽然太子从刘盈这个废物变成了刘恒,但刘恒年幼。


    刘邦很快就会崩逝,届时还是她掌天下权。


    留下韩信, 她将寝食难安。


    韩信不会再被起用, 留下他只有百害而无一利, 吕雉绝不答应此事。


    【秦念:刘恒现在七岁,让他去拜韩信为义父,并让韩信教他兵法。】


    【秦念:韩信重情,不太可能造亲手带大的养子的反。】


    韩信绷着脸。


    他知道这是后世秦皇的好意,但他不愿受之。


    【刘邦:不能是太子太傅吗?】


    【刘盈:阿母说可。】


    秦念笑疯了。


    吕雉拆台拆得好啊!


    也对, 刘恒又不是吕雉的亲儿子, 帮刘恒认个爹她不需要有任何心理负担。


    这义父之说也不是秦念故意搞刘邦。


    而是韩信现在肯定对刘邦极为怨恨, 区区一个太子太傅不可能拉拢他。


    但太子义父就不同了,名义上直接变成皇帝皇后之下,万人之上,能很大程度上弥补王爵被夺的耻辱。


    刘邦的反对也能起到不小的效果。


    ——刘邦不乐意的事情,恨刘邦的韩信就有可能答应。


    对于韩信而言,让刘恒喊自己义父,就变成了报复刘邦的一种办法。


    ……等等,刘邦该不会是故作反对吧?


    以刘邦老流氓的人设,这不是不可能啊。


    秦念觉得群里还真是能人辈出。


    【刘邦:……唉。韩信,你若是愿意就入宫觐见。】


    刘邦认为韩信依旧会拒绝这个提议。


    他太了解韩信。


    所以他还得继续装作不情愿。


    他越是不情愿,韩信就越有可能为了让他难堪,从而去接受秦皇的好意。


    刘邦不在乎面子。


    后世秦皇必然知道该如何配合他。


    韩信确实不会去。


    他本就无过,是刘邦不敢用他,却想用太子为义子束缚他,他为何要去?


    哪怕这么做能让刘邦难堪,也难解心头之恨。


    更别说他若是去了,就是贪生怕死、求生心切。


    韩信不接受这样的耻辱!


    【秦念:你汉室拜义父是让义父上门求拜吗?】


    【刘邦:……】


    刘邦继续装作很不情愿。


    他不能直言不情愿,会被规则判定为谎言。


    但此时的沉默,不就是“不情愿”吗?


    此时不仅看不到刘邦的人认为他不情愿,就在身前的大部分重臣也认为他很不情愿。


    【秦念:应该是刘恒自己去拜义父,韩信不接受就蹲在门口哭,逼着韩信认他。】


    【刘邦:秦皇所言极是。朕这就让恒儿前往淮阴侯府,认韩信为义父,并拜他为太子太傅。】


    刘邦藏好笑意,让语气尽量平缓。


    这是秦念的提议,他千方百计想要救下韩信的性命,韩信就得顾念秦念的这份恩情。


    如此这般,韩信才不会为了脸面拒绝太子。


    天下人也都会知道汉室为了保下韩信,太子刘恒亲自去淮阴侯府哭着拜义父。


    往后韩信若想造反,那就是他不义在先。


    刘恒又是声誉榜排名相当靠前的皇帝,就算不能驾驭韩信,也可以一直不给他兵权。


    不会像刘盈那般软弱犯蠢。


    有韩信在侧,也能稍微制衡皇后。


    刘盈的处境,刘邦看见了。


    此时七岁的刘恒完全不觉得为难。


    十日之前,他还只是个不受重视的皇子,需事事小心时时谨慎。


    拜兵仙为义父——倘若日后能以韩信为将,征战匈奴。


    未尝不能雪阿父之耻!


    甚至有韩信为义父,他或许就不会像兄长那般,连说话都要为……所控。


    皇后吕雉不明白另一个自己为何说可。


    ………


    太后吕雉凝视着天幕。


    冒顿对她的侮辱,她绝不会忘。


    既然有起用韩信报复冒顿的可能,她就替以前的自己做主,试上一试。


    ………


    韩信神色略微缓和。


    其实还是极为不情愿……


    那就让大汉的太子在门口多哭一会。


    【秦念:所以最后还是朕出的主意?要你们这些汉帝有何用?】


    刘彻冷眼看天幕。


    在他看来,即便是“兵仙”韩信,也不能让他命太子去哭求拜其为义父。


    也就只有秦念这种开国君王,才会和高祖共谋这般行事。


    【刘邦:能者多劳,能者多劳嘛。】


    韩母松了口气。


    她极为感激秦皇救她儿性命。


    “韩信,以后你要去效忠秦君。”


    “诺。”


    小韩信认真点头。


    【秦念:既然你人在长安,韩信还活着,那陈豨现在就还没造反。】


    秦念先谈韩信,自然是因为太惋惜兵仙之死。


    如今韩信保下来了,刘邦的剧本里的平乱倒是简单不少。


    【刘邦:下一个造反的人是他啊。】


    刘邦与秦念交谈的过程中,还安排好了护送刘恒去淮阴侯府的人员。


    韩信之事,宜早不宜迟。


    此刻他已然发现,秦念先说韩信之事,不只是因为秦皇惜才——


    好在这样的始皇后人是生在后世。


    若秦念身为秦二世,刘邦不认为天下能起反秦之势!


    而此刻陈豨两股战战。


    光是韩信重新为刘邦所用,这一点就已足够可怕,更别说天下之民皆可见刘邦位列声誉榜前九。


    当韩信确定不会被杀后,刘邦的民心又迎来了一波上涨。


    他造反成功的可能性几近于无。


    【秦念:他早已与韩王信部下暗中勾结。九月就会自立为代王,次年冬天就兵败而亡。与匈奴勾结劫掠华夏,死不足惜。】


    像这种等级的造反,在天幕设定下非常好处理。


    谁会追随注定败亡的人造反?


    白登之围源于韩王信投降匈奴后联匈攻汉。从刘邦听到陈豨会反时平静的态度来看,秦念判断此时大概率是陈豨称病不肯奉诏入京之后。


    【刘邦:燕王、梁王,朕命你们即刻领兵诛杀陈豨。赵代两地军民不随陈豨起兵者无罪,参与平乱可按照功劳予以封赏!】


    燕王卢绾恭敬领命,立即召集大臣准备出兵。


    梁王彭越原本因为燕王臧荼谋反被诛杀、韩王信投奔匈奴、赵王张敖被废、楚王韩信被削而惶惶不可终日。


    见到韩信受诬谋反被诛后,更是确定刘邦有削除异姓王的想法。


    但如今见韩信从被软禁转变为太子太傅,甚至还是天下皆知的太子义父之后,彭越反倒不再感到恐惧。


    “大王,陛下没有恢复韩信楚王的封号与封地,他还是想要削异姓王啊!”


    部将扈辄连忙劝说彭越。


    彭越知道扈辄一心想劝他造反,但他就是不想造反。


    以前不想反,现在更不敢反。


    “如今韩信性命无忧,陛下得天意和万民的认可,如果削除我的王位就可以保全性命,我愿意这么做。”


    说完他就开始安排军队将领,准备亲征。


    【秦念:刘恒,别装死。】


    【刘恒:……】


    刘恒头疼,此事着实不好叙说。


    权衡再三之后,刘恒才斟酌着开口。


    【刘恒:燕王卢绾,诛杀张胜。他将会诱骗你投降匈奴,你被匈奴封为东胡卢王后经常被蛮夷劫掠,最终客死异地。】


    张胜脸色剧变,连忙申辩:“臣什么都还没有做,刑不及未罪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