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怎么处理

作品:《大明:我要当乞丐,老朱却让我当国师

    不过,还是需要再提点一下才行!


    “标儿,非常不错!”


    “这件事情,你终于说到了点子上。”


    “李善长正是看重朕不会同意他辞职,才会上疏奏折。”


    “真的以为抓住了朕的把柄,就有胆子冒这样的险了?”


    朱元璋说道。


    随后,双眼看着朱标。


    “标儿,如果你是皇帝,这件事情你怎么处理?”


    朱元璋继续说道。


    “我……”


    朱标犹豫道。


    李善长的心思,他虽然已经看了出来。


    但是,想要怎么处理,他还真的没有明白。


    所有的一切,毕竟也是李善长已经算计好了的。


    “根据目前的局势来看,似乎只有将李善长挽留了。”


    “或者,就是留中不发!”


    “他的这个奏折,就当是咱们没有看到一样。”


    “其他的官员,也不知道这件事情!”


    朱标说道。


    此时此刻,他只能想出这个办法。


    但他心里明白,这个办法真的不高明。


    如果将李善长真的留中不发,那就说明皇上怕了。


    其他的大臣,也会抓住这样的把柄。


    “留中不发?”


    “这个办法,绝对不行!”


    “如果你真的故意不回复,还不是说明你不能接受他的辞职。”


    “哪怕就是你不会说出去,但李善长呢?”


    “他自己不会把事情说出去吗?”


    朱元璋说道。


    这个办法在他的眼中,就是一个昏招而已。


    今天,看来必须给自己的儿子上一课了。


    “父皇,还请你明示!”


    朱标说道。


    他心里明白,自己发父皇一定有了更加高明的办法。


    “既然如此,那我就直接告诉你吧!”


    “如果大臣如此强势,作为一个皇帝,那就必须比大臣更加强势!”


    “一旦在气势上落了大臣的下风,皇帝好怎么治理那些官员?”


    朱元璋说道。


    “父皇,你的意思是?”


    朱标说道。


    “既然李善长想要辞职,那就直接准了他的辞呈!”


    “他不是以为,拿到朕的把柄,朕不会同意他辞职吗?”


    “这一次,朕就偏偏准了他!”


    朱元璋说道。


    同时,他将手里的奏折,狠狠摔在地上。


    一个皇帝,怎么可能受制于大臣?


    既然大臣想要拿捏他,那就一定要让大臣百倍偿还!


    现在的朱元璋,的确还得依靠淮西的大臣。


    但是,那也不能让他们在自己头上作威作福啊!


    “父皇,直接准了李善长的辞呈?”


    朱标一愣道。


    听到朱元璋的话,他开始有些担心。


    出使倭国这么重要的任务,不是刚刚安排给淮西人吗?


    如果现在直接准了李善长的辞呈,对整个淮西都是严重的打击。


    李善长,可是大明的丞相!


    如果淮西真的没有了任何任务,说不定朱元璋什么时候就将淮西人直接给砍了。


    “父皇,这……这件事情,是不是可以重新考虑一下啊?”


    朱标说道。


    他担心这件事情,会对整个朝廷的政局造成一定的影响。


    朝廷那么多的改革,刚刚才进行。


    这些老臣,也需要他们来稳定局面。


    如果李善长这个丞相真的辞职,大明的改革也许会受到影响。


    “这件事情,你不用担心!”


    “大明就算是没了他们几个大臣,难道就维持不下去了吗?”


    “李善长依仗自己是大明开国功臣,行事如此嚣张狂妄。”


    “这一次,他既然自己主动辞职。”


    “朕怎么可能不满足他呢?”


    朱元璋说道。


    李善长辞职,他丝毫不在意。


    不过,朱标却不一样!


    他对于开国功臣,可是十分看重。


    “可是,父皇!”


    “李善长韩国公的身份,毕竟摆在那里!”


    “他背后的一切,可代表淮西势力。”


    “真的不能小看啊!”


    朱标说道。


    朱元璋看到他那懦弱的样子,感到十分气愤。


    不就是一个大臣吗?


    干嘛如此纠结呢?


    这样的事情,实在是不应该啊!


    他伸出手,一把将朱标的手紧紧攥住。


    一双老眼,就这样盯着他。


    “标儿,父皇今天就告诉你一句话。”


    “整个大明,除了皇帝姓朱之外。”


    “其他的任何事情,一切都有可能推到重来!”


    “你明白吗?”


    “而且,除了咱们朱家,无论是任何人都可以牺牲!”


    朱元璋说道。


    他说的这些话,从来就没有跟任何一个外人说过。


    当然,其他人也没有听的资格。


    今天,太子朱标是唯一一个人。


    帝王之心,朱元璋必须要告诉他!


    听到他的话,朱标心里再次一震。


    “整个大明,除了皇帝姓朱之外。”


    “其他的任何事情,一切都有可能推到重来!”


    “而且,除了咱们朱家,无论是任何人都可以牺牲!”


    朱标的口中,一直在重复这句话。


    这些事情对于他来说,以前从来就不敢想。


    儒家所说的话,他一直深信不疑!


    皇帝看得轻,百姓看得重!


    所以,他才没有达到朱元璋那样的境界。


    “对,朕要你把这句话,永远记在心里。”


    “不管是任何人,都不允许说。”


    “就算是你枕边人,也是如此!”


    “你明白吗?”


    “除非你以后有了自己的太子,才可以告诉他!”


    朱元璋说道。


    他的肺腑之言,只有朱标一人听到。


    “父皇,可是……!”


    朱标犹豫道。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直接被朱元璋打断。


    “父皇知道,你心里或许真的很难理解。”


    “但刚才这句话,父皇真的希望就永远记住。”


    “迟早有一天,你就会明白此话的真正含义。”


    “以后级登基之后,也会明白父皇对你的一片苦心!”


    “知道吗?”


    朱元璋说道。


    “儿臣谨记!”


    朱标点头道。


    朱元璋刚才说的话,他深深记在脑海之中。


    当然,朱标心里明白。


    现在的自己,终究不是一个皇帝。


    一个皇帝的苦衷和无奈,他真的无法体会。


    只有自己继位的那一天,才会明白他父皇今天说的话。


    但此时此刻,他必须将父皇说的话记在心里。


    “父皇,李善长的奏折,就这样同意了?”


    朱标说道。


    “对啊!”


    “不同意还拖延干嘛?”


    朱元璋说道。


    他将地上的奏折捡起来,直接在上面写了一个“准”字。


    然后,递到朱标手里。


    “你一会回去之后,立即可以给李善长回复。”


    “让他将所有事情,进行交接!”


    “是,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