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的确有苦衷
作品:《大明:我要当乞丐,老朱却让我当国师》 看他的样子,像是被百姓要挟一般。
但他的心中,的确也是有苦衷。
宝钞贬值影响十分巨大。
目前大明还是依赖宝钞。
大臣们都担心,如果让皇上知道这件事情,是不是会将其他的事情给停下?
“这件事情,其他大臣也知道?”
“不过,也对……”
朱元璋疑惑道。
一些官员的俸禄,不也是依靠宝钞吗?
宝钞贬值,他们怎么可能不知道?
但朱元璋还是感觉十分奇怪。
既然百官都知道了,怎么就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说呢?
他们担心会影响吕昶的职位?
这怎么可能?
吕昶不但没有加入什么派系,而且,也没有拉帮结派啊!
朱元璋越想越感到糊涂。
无奈之下,他看向徐达。
“天德,宝钞贬值的事情,你可知道?”
朱元璋说道。
“陛下,这件事情,臣的确不知道。”
“臣常年几乎在外进行北伐,大明宝钞还从来没有使用过。”
“就是徐府里面的吃穿等,臣也从来没有过问。”
徐达说道。
他说的也是事实。
宝钞贬值的事情,他的确不知道。
否则,刚才朱棣说的话,他怎么可能如此惊讶呢?
徐达作为朝廷一品大臣,一般都是以粮食作为俸禄。
就算是徐府,也是很少使用宝钞。
“你不知道这件事情,倒是情有可原。”
“但朝廷其他的大臣,应该知道这件事情。”
“可是,他们为什么不对朕进行汇报呢?”
朱元璋说道。
这件事情,难道真的不是吕昶一人的责任?
其中,还有什么难言之隐?
“父皇,吕昶说的话,的确都是事实。”
“朝廷中绝大多数大臣,都知道这件事情。”
“不过,一个个都不敢说而已!”
“如果他们真的说出来,大明的北伐,岂不受到影响?”
朱棣说道。
刚才听到吕昶的话,他心里就明白。
这件事情,吕昶不敢说出真相。
父皇一时心切,暂时还没有想到其中的症结。
朱棣无奈之下,干脆直接说了出来。
在父皇面前,不用担心实话实说。
“北伐会受到影响?”
“这件事情,难道真的跟宝钞有一定关系?”
“老四,你继续说下去!”
朱元璋说道。
此时,他的脸色已经逐渐缓和。
“父皇,实际上道理十分简单。”
“大明在每一次北伐之前,不都是大量印制宝钞,用来筹备粮草吗?”
“正是因为如此,大明的宝钞才会严重贬值。”
“宝钞贬值的速度如此之快,当然也是北伐所导致。”
“大明间接之间,一直吸食着民脂民膏。”
“北伐所有的成本,都归结在老百姓的身上。”
朱棣说道。
他将问题的关键,直接说了出来。
当然,这也是他从凌峰那里得出来的结论。
否则,他怎么可能在自己父皇面前显摆呢?
朱元璋和徐达听到他的话,感到十分震惊!
“你说什么?”
“原来真是如此?”
“大明的北伐,真的加快了宝钞的贬值?”
朱元璋惊讶道。
仔细回想朱棣刚才说过的话,他感觉又没有什么问题。
大明在每一次北伐之前,的确让兵部尚书大量印制宝钞。
每一次,朱元璋也是同意这个请示。
大明开国初期,粮食毕竟收成就不是很好。
单凭那些税收,根本就不能维持大明北伐。
只有加大印制宝钞的数量,才能从那些商人手里购买粮食。
正是因为如此,流通到民间的宝钞,也是越来越多。
这一刻,徐达倒是开始明白。
“实际上,历朝历代以来,开国初期都会休养生息一段时间。”
“唯独只有大明,没有这样的一个过程。”
“自从开国之后,就一直不断进行北伐。”
“而且,利用宝钞不停的吸食民脂民膏。”
徐达苦笑道。
他在心里,也是开始怀疑。
自己每一次的北伐,真的错了吗?
吕昶听到朱棣的之后,不但没有任何惊慌。
相反,却是感到一丝解脱。
这样的事实,不但不敢说。
而且,也不知道该怎么说!
朱棣能够替他说出来,他真的感到十分欣慰。
当然,也是替其他大臣说出来。
大明开国的头等大事,毕竟就是北伐。
一个个担心说出事情的真相,导致北伐时间的拖延。
“既然如此,天下的百姓,他们为什么还要大力支持北伐呢?”
“朕就是依靠北伐,才积聚了无数的民心!”
朱元璋不解道。
宝钞因为北伐,导致贬值的发生。
老百姓应该联合起来,发对大明进行北伐才对啊!
每一次的北伐,都让他们身上的负担多上一分。
“父皇,这件事情也是非常容易理解的。”
“这其中的因果关系,老百姓怎么可能想到?”
“他们之所以大力支持北伐,那是因为他们对北元的憎恨。”
“但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正是因为他们支持北伐。”
“才推动了宝钞的贬值!”
朱棣说道。
背后的真相,实在是让人感到心酸。
百姓越是大力支持北伐,他们的日子就越是十分凄惨。
但是,北伐的成功,却给他们提供了一份安全保障。
北元,不再侵犯他们!
“原来如此!”
“北伐对宝钞的影响,居然这么大!”
“这件事情,朕倒是真的疏忽了。”
“把朕发行的宝钞,直接给毁了!”
朱元璋苦笑道。
朝廷大臣的苦心,他此时也是开始明白。
他们正是知道北伐和宝钞之间的矛盾,才不得不隐瞒这件事情的真相。
否则,北伐怎么进行?
朱元璋对吕昶的怒意,突然之间全部消失。
“吕昶,这件事情,的确罪不在你!”
“真的是朕想得太过简单了!”
朱元璋看着吕昶说道。
听到他的话,吕昶心中大喜。
朱元璋的同情道理,已经出乎他的意外。
他把事情的真相说出来,朱元璋居然没有怪罪于他。
“陛下,这件事情,其实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
“每一次的北伐,虽然让宝钞贬值。”
“但是,最起码保证了大明百姓的安全。”
“北伐,绝对是一件好事!”
“如果没有北伐,北元就没有被消灭。”
“百姓的生活,也许还会更加悲惨。”
吕昶说道。
“朕心里明白!”
“不过,朕真的想要寻找一个平衡!”
“一旦确定北元真的没有能力南下的时候,直接给予百姓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
“只有如此,朕才对得起大明的百姓!”
朱元璋说道。
大明前两次的北伐,如果是为了让北元没有南下的反击能力。
最后的两次北伐,那就完全是为了泄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