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细节被遗漏
作品:《大明:我要当乞丐,老朱却让我当国师》 朱元璋看着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心里倒是十分欣赏!
“马和,这些大船,你是怎么制造出来的?”
“现在,你就仔细跟大家讲讲吧!”
“当然,你也不要害怕。”
“他们一个个品阶,虽然都比你高。”
“但是,如果在海战方面的能力,却一个个都无法跟你相比。”
朱元璋说道。
众人眼中的质疑,他已经看出。
马和,还得自己证明自己才行。
听到朱元璋的话,马和朝着众人,深深一躬。
一阵客套之后,他也直接开门见山。
他将两艘大船的整个制造过程细节,告诉了大家。
众人听到之后,也是大开眼界。
像这样的海洋知识,他们可是第一次听到。
一个个武将,这才发现。
刚在观看大船的时候,很多细节都被他们遗漏。
有了马和的解释,对这两艘大船的作用,他们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一些大臣对他的偏见,也是开始慢慢消失。
马和刚才说的一切,真的是细致又全面。
就算是特意找一个聪明的太监,把这些知识背下来,也没有用。
这件事情,关键在于理解。
只有真正制造出大船的人,才能够如此清楚。
徐达听到之后,也不由得一阵感叹。
“咱们大明,后继有人!”
“正所谓,后生可畏!”
“大明有了这样的人才,海上战斗再也没有任何对手!”
徐达说道。
一直以来,他对年轻的小将,都会进行赞扬。
当然,他更希望!
有跟多的年轻将领站出来,接替他们手中的旗帜。
看到马和的眼神,徐达也是越来越欣赏。
他虽然是一个太监,但在作战方面,真的丝毫不输于任何人。
其他人在徐达的带头下,对马和也会开始纷纷夸赞起来。
直到此时,他们最终也看了出来。
皇上今天的意思,就是让马和在他们的面前,证明自己的实力。
否则,朱元璋一开始,怎么可能故弄玄虚呢?
接下来,他又让马和,还众人讲解这两艘大船的细节和作用。
见识到马和的能力之后,他们自然就会被深深折服。
而且,还有朱元璋的推荐。
另外,加上徐达的服气。
他们,谁还有什么反驳呢?
就算是让马和执掌,也只是水军而已。
他跟绝对多数的将军,根本就没有什么利益冲突。
要么,就是北伐!
要么,就是对付西南的教坊司。
或者,就是将南方平定!
这三个地方,压根就不需要水军一兵一卒。
所以,他们也不用担心,自己的职位受到任何的影响。
唯一受到影响的人,非俞通海和廖永忠二人莫属。
但他们绝对不会因为这两人,得罪朱元璋和徐达。
自保,才是当务之急!
于是,一个个对马和纷纷赞扬起来。
“大明,只要有马和在。”
“万里海岸线,绝对不会再有谁敢来侵略。”
“就是啊!”
“只要他们胆敢来侵略,咱们开着大船,直接将他们的老巢毁灭。”
“大明有了这样的装置,就算是上天下地,也可以将其他的地方拿到手里。”
“海外那些地方,听说还有不少的岛国和仙国。”
“如果驾驭大船去到那些地方,真的无法想象是什么样的场景。”
“……”
你一言,我一语,一个个说个不停。
俞通海和廖永忠等几个水军将领,脸色越来越黑。
几人在心里暗暗发誓,马和,就算是你真的有本事,哪有如何?
我们几人,对你依旧不服!
只要我们不跟你进行配合,你能够做成什么事情?
整个大明的水军,全部都是听命于俞通海和廖永忠。
马和的能力再怎么强大,那么多的水军,他怎么统治?
“俞通海,廖永忠?”
“你们这是怎么了?”
“看你们的样子,似乎不太高兴啊?”
朱元璋说道。
众人闻言,目光立即看向两人。
他们心里知道,只有这两人心里最不服气。
马和一旦真的得势,俞通海和廖永忠,他们手里的兵权也许就会被直接剥夺。
还想要继续带领水军,怎么可能?
那个时候,真的就没有机会了。
他们,也只能给马和打杂而已!
这样的事情,两人怎么可能接受?
告老还乡,才是最好的归宿。
就算是他们真的跟马和相斗,恐怕也不是马和的对手。
现在,马和毕竟是皇上眼中的红人。
两人在之前,虽然也有功劳。
但是,那些都是陈年旧事。
朱元璋最为讨厌的事情,就是那些自认为有功劳的大臣,对他进行施压。
以前所有的功绩,在他的眼中,只不过都是过眼云烟而已!
自己在心里,不要老是想着,为大明做了什么?
脑海之中,要时常想着。
现在,为了大明,自己还能做些什么?
“陛下,臣不敢……”
“不……不是你说的那样。”
“我们没有不高兴啊!”
俞通海紧张道。
一时之间,他差点就说出了话。
“陛下,实际上,臣在为大明、陛下感到庆幸!”
“大明有了这样一位航海天才,航海事业必定大兴!”
“而且,他还是陛下身边的侍卫。”
“由此可见,这就是老天爷赐给陛下的天才!”
俞通海继续说道。
他虽然带着夸赞的语气,但依旧是十分冷漠。
两人的心思,朱元璋怎么可能不知道?
今天举行操练,也是特意召来这么多的将军。
唯一的目的,不就是让俞通海和廖永忠两人破防吗?
先破防,后服气!
俞通海的表里不一,朱元璋倒是没有生气。
“俞通海、廖永忠!”
“你们心里有什么,直接说什么。”
“今天,正好各位武将都在这里,直接把问题给解决!”
“如果把有些带回家里,那不是让自己徒生闷气吗?”
朱元璋说道。
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想要俞通海和廖永忠,将心里的不服直接说出来。
只有他们自己说出来,才能够更好打他们的脸。
“陛下,我们没有怎么问题!”
“现在没有,以后也没有。”
“大明有了马和,航海的事情怎么可能还有问题呢?”
俞通海说道。
两人就算是心里感到不满,也不敢说出来啊!
朱元璋闻言,更加气愤不已。
这两人,还真的敬酒不吃吃罚酒啊!
我跟你们两人,已经是如此和气了。
可是,你们却非要藏着掖着。
不对你们来一点硬的东西,恐怕你们还不知道朕的手段。
接着,朱元璋怒视着两人。
“俞通海、廖永忠!”
“你们两人心里想什么,别以为朕不知道。”
“如果你们实话说出来,朕还可以饶恕你们无罪。”
“今天的事情,各位将军正好可以做一个见证。”
“朕,说话算数!”
“不管是任何人,绝对不会受到惩罚。”
“但是,你们如果回去之后,朕知道你们心中哪怕有一丝的怨言。”
“不好意思,朕一定加重严惩!”
朱元璋冷冷道。
闻言,俞通海和廖永忠浑身一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