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给大队干部开会

作品:《重生七零,我靠卜卦养活村花

    “大家看看这张报纸,国家推行的养猪政策。”


    陈北也不客气,坐在最前面给大家开起会来,把报纸递给众人看。


    “我们现在养的传统花猪,害病率高,长肉慢,养一年最多也就能长到一百三十斤左右。”


    “现在国家推广的长白猪,害病率低,长肉快,一年能长到一百六十斤左右,喂油麸长得更快。”


    “今早我去肉联厂打听了一下,今天有一批长白猪运来,一共就八百头,后面还能不能分到不知道。”


    “先到先得,带头养殖的村还会送一千斤油麸,我给咱们大队十个村,每个村多争取到了五百斤油麸。”


    “不过要养长白猪,就得把现在养的花猪卖了,人家肉联厂今天就开始收猪,持续到八月底。”


    “后面谁也无法确定还有没有长白猪送来,错过了,咱们大队今年可能就养不上了。”


    陈北把情况说了一下。


    “但是现在正是猪长膘的时候,现在卖不是亏了,大家怕是不愿意。”


    书记眉头紧皱。


    “但换个角度想,咱们从现在开始养长白猪,养到明年八月底,相当于多养了一个月。”


    “长白猪长肉快,多养一个月长白猪,肯定比多养一个月花猪划算,今年咱们吃点亏,但明年赚得更多。”


    “而且现在养,还有免费油麸送,以后要油麸就得出钱买,一块钱七十斤,送一千五百斤油麸,相当于每个村赚了二十块钱。”


    陈北给大家算起账来。


    “嗯,算起来是好事,就是长白猪大家都没养过,不清楚长肉到底咋样,怕大家不愿意啊。”


    书记点点头,眉头始终舒展不开。


    “这不就得你们领导了嘛。”


    陈北笑道。


    “你倒是会撂挑子,事搞到一半,扔给我们,你给我把这事完全搞定。”


    大队长没好气地瞪了一眼。


    “我很忙的,我还要回去采榛蘑,赚钱盖房子娶媳妇呢,让我干也行,得给点奖励。”


    陈北厚着脸皮主动要。


    “拖拉机都给你用了,你还要怎滴?”


    “正好,昨晚新坝村各家晒好的榛蘑都集中到村委了,你帮忙拉去供销社卖了,我们去通知各村村干部来开会。”


    大队长没好气道。


    “不是,不给好处还要我反过来帮忙?”


    陈北一副不敢置信的样子。


    “那拖拉机你还想不想用了?”


    大队长没好气地威胁起来。


    “用,用。”


    陈北无奈妥协,没办法,赶着牛车送菜,效率太低了,开拖拉机方便太多了。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


    “赵军,你带他去拉榛蘑去卖,其他人去通知各村村干部中午过来开会。”


    大队长迅速安排起来。


    赵军,就是大队会计。


    陈北和苏卫国跟着赵军来到新坝村村委,还得帮着把榛蘑搬上车。


    新坝村采的榛蘑比青山村多得多,人家人多村大的,而且没有卖过新鲜榛蘑。


    新坝村距离城里近,很快就拉到供销社了,都是称好的,卖得很顺利。


    足有一千五百多斤,都有青山村卖的两倍多了。


    卖了一千二百多块钱。


    但新坝村人多啊,分到各户,一家也就十块多,和青山村差不多。


    帮着搬到供销社仓库里,三人才离开。


    看陈北和供销社主任熟络的样子,赵军暗暗心惊,有些明白大队长说的,红星大队的发展就看陈北了。


    回到大队部,陈北无聊地等着各村村干部过来开会。


    一直到中午,各村村长和村支书都来了。


    只有白山屯,村长李爱国和钟洁去涞县学养鱼去了,只有村支书来。


    大队长再一次让陈北演讲起来。


    大队长多坑啊,让到村委讲,顺道把新坝村的村民召集过来,让陈北顺带说服新坝村村民。


    村民们各种提问题,陈北讲得口干舌燥。


    最后还是一个知青站出来说他家就是吉省那边的,几年前就开始实验养殖长白猪,长白猪的长肉速度确实快。


    一年长到一百六十斤很轻松,要是油麸喂得多,一年能窜到两百斤。


    听到这话,大家才消停下来,这长肉太快了,养一头长白猪,快顶得上养两头传统花猪了。


    又说起油麸的事,问能不能多争取一点。


    “不行啊,每村多争取到五百斤已经是极限了,再讨价,人家得生气了。”


    陈北摇摇头。


    “行啦,人家陈知青为每个村多争取到五百斤已经够多了,其他大队可没这待遇,咱们得知足了。”


    “明早年轻的留下,拉猪去肉联厂卖,抓长白猪回来养,咱们争取明年每头都养到两百斤。”


    大队长安排起来。


    这边事情搞定,回到村里,傍晚开村会,陈北又被村长和村支书推出来,跟村里人一顿说。


    村里人一听大队长都同意了,加上新坝村都同意养,倒是很快就被说服。


    “村长,留几头杀呗,家里都快没油了。”


    有人提议。


    顿时所有人都附和。


    村里每年各家就靠杀猪熬猪油获取油水。


    “行,今年各家都赚了不少钱,留八头猪,明天杀两头,等秋收杀三头,过年杀三头。”


    村长当即定下。


    大家顿时欢呼起来。


    现在是什么,赚到钱了,但没票买不了肉啊。


    一天就这么过去,第二天一早起来,卜卦。


    【小吉】


    【现在肉联厂油麸多,多买,后面半年再无油麸运来】


    再卜,没了。


    今天又跟猪过不去了。


    陈北收拾收拾,去找苏卫国收菜。


    送完菜回来拉猪。


    村里一共养了五十五头猪,拉四十七头去卖。


    牛车那些全部上阵,把猪的脚绑住,放躺在车上。


    陈北和支书开拖拉机先拉着一批去肉联厂,其他的用牛车拉,村长在后面组织着。


    来到肉联厂,新坝村距离近,已经全部送到,在称重了。


    “支书,这指标咋算哪?”


    陈北好奇询问。


    “看抓了多少头猪,比如抓了四十头,指标就是二十头,按照一头一百二十斤算,指标就是二千四百斤。”


    “整猪,指标内的四毛一斤收,可以兑换成粮食,票据那些,农村的票就这么来的。”


    “指标外的按五毛一斤收,可以选择要钱或者粮食那些。”


    “基本都是要钱,大家都节省,啃红薯,咱们这边红薯多,粮站买红薯不要票。”


    支书给陈北讲解起来。


    “那一个村能养多少头猪呢?”


    陈北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