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山湖中钓鱼

作品:《重生七零,我靠卜卦养活村花

    “你们这是干啥呢?”


    来到村长家,看到苏家兄弟在锯木板,陈北好奇凑过去。


    “新知青想要桌子和柜子。”


    苏卫兵道。


    “话说你们打桌子和柜子,一个多少钱啊?”


    陈北好奇询问。


    “桌子一块,单门柜两块,赚不了几个钱,木头要上山去找,不是啥木材都适合。”


    “槐树、柏树阴气重,梨树那些容易招虫,油松木这种有油性的才适合,还透着木香味,这个就是油松木。”


    苏卫兵给陈北讲解起来。


    陈北恍然地点点头,要不后来油核木、黄花梨那些油性重的木料值钱呢。


    拿烟出来散了,陈北在旁边帮着忙活,学一学,技多不压身嘛。


    在厨房里做饭的苏秀秀,透过窗户看着四人在院子里有说有笑地忙活,嘴角悄悄上扬。


    这不就是一家人吗。


    陈北已经和他们家完全融合了。


    “你看你爸,天天嫌弃陈北,陈北想学,他还不是教,跟以前教你哥他们一样。”


    吴翠莲抬头看了一眼,笑道。


    苏秀秀嘴角的弧度更高了一些,爸把陈北也当儿子了呢。


    女婿半个儿。


    很快,饭做好了。


    “呦,哪来的鱼?”


    陈北看着做的鱼汤,好几条巴掌长的鱼,有些诧异。


    “西山那边有个湖,我用背篓抓的,那边也有不少黄连,就是深,去到就得走半天呢。”


    苏卫兵道。


    “怕啥,那边属于青山村,咱们白天去背,黄连晒干了不少,正好腾出地来,咱们多攒攒,一次拿去卖,省得去一次要送一次礼。”


    苏卫国道。


    一想到收购药材的刘科长就来气,他们去卖了三次,送礼的钱都不低于五十块钱了。


    “行,咱们明天去背。”


    陈北点点头,他也是受气受得够够的了。


    去一次被恶心一次,他妈的。


    吃完饭,陈北继续跟着村长他们学木工。


    一直到天黑,陈北才回去睡觉。


    第二天起来,照例用龟爷卜卦。


    【小吉】


    【西山湖边有黄连】


    陈北有点无语,这用你说啊,人家二舅哥都发现了。


    不过提示小吉,说明那边黄连没有白山屯或吴家湾的多。


    再卜。


    【小吉】


    【西山湖中有鱼,宜捕鱼】


    嗯,这还差不多。


    前世他并不喜欢吃鱼,但来到这里他爱上了吃鱼,纯野生鱼比养殖鱼香太多了。


    再卜,没有别的信息了。


    陈北麻利地洗漱好,去跟苏卫国汇合送菜去。


    青山村这边山里的野菜都被采光了,也不在村里收了。


    白山屯那边早就收完了,现在在收王家村的菜,也快收完了。


    今天收王德财家的菜,王德财和王强,正如翠花婶八卦的那样,闹别扭,谁也不理谁。


    “王叔,金银花结籽了,你带着王家村人上山采榛蘑的时候顺道采集呗,明年要是青山村种成了,你们王家村也可以跟着种。”


    “人家医院说了,有多少收多少,咱们整个大队都种也不是问题。”


    收完菜,陈北跟王德财商量起来。


    单靠青山村人在青山里采集,肯定是无法采集够的,得拉上其他村的人一起帮忙。


    “好,这个好,不过我不知道金银花长啥样啊。”


    王德财眸光亮了起来,顺手的事,要是种不成,风险也是青山村背的。


    要是成了,他带着王家村跟着致富,村长的位置稳如老狗啊。


    “很好辨认,走,我指给你看。”


    陈北拉着王德财去了山上,找到几株指给王德财看。


    都叮嘱好了,陈北才和苏卫国拉着菜离开。


    送完菜回到青山村,村长他们已经进山去了。


    不过苏卫国知道在哪里,带着陈北进山去找。


    陈北提了只桶,拿上抄网和鱼竿。


    苏卫国当然看得出来陈北想去湖里钓鱼,他也是这么想的,跑去苏进堂家把大虎和二虎的鱼竿也拿上。


    然后又招呼着陈北去村后粪堆边挖蚯蚓,山里不好挖。


    两人都爱捉鱼摸虾,志同道合啊。


    确实远,走到的时候,已经日上中天,翻过好几座山,陈北已经累得够呛。


    村长他们已经挖好四背篓黄连,就等他们来了。


    这么多人,也不缺他们两个,两人直接跑湖边找位置钓鱼。


    别说,鱼口真不错,一个小时不到,两人就钓了十条上来,都是巴掌左右长。


    听苏卫国说叫土鲫鱼,一般就长这么大。


    村长他们也把他们带来的两个背篓装满了黄连,坐过来休息。


    “鱼口不错啊,能不能拿去国营饭店卖?上次那小鱼,一斤都一块钱呢。”


    村长兴奋地看着陈北。


    “多的话肯定可以。”


    陈北点点头。


    “那你们两个就在这钓,来都来了,我们在这边采榛蘑。”


    村长当即定下,拿干粮出来吃,就是蒸红薯。


    一家子洗洗手,坐在湖边啃起红薯来。


    干啃,得慢慢啃,不然容易哕。


    苏秀秀额前几缕秀发被汗水湿透,贴在鬓边,多了几许真实的美,带着烟火气的美。


    陈北伸手帮苏秀秀捋了捋。


    苏秀秀眉眼弯弯,娇俏一笑。


    下一秒,村长暴躁的声音响起:“就你有手是吧?”


    “不解风情。”陈北郁闷地给了个白眼。


    “就是,你有手你咋不帮我捋捋?”吴翠莲跟着吐槽。


    “捋,捋。”


    村长暴躁而粗糙地伸手给吴翠莲捋了一把。


    陈北四人差点笑出猪叫声。


    “卫国就遗传了你,憨戳戳的,不找媒婆帮他说亲,他能光棍一辈子。”


    吴翠莲吐槽道。


    “确实。”


    陈北和苏卫兵一本正经地点点头。


    就算说了亲,苏卫国都不知道多跟阿霞亲近亲近,就等着结婚。


    直得不能再直。


    “那还不你生的,你懂你倒是教啊。”


    村长还不服。


    老两口绊起嘴来。


    陈北他们也不劝。


    这年代的夫妻就这样,吵吵闹闹,但感情很深,一生就认准一人。


    吃完红薯,村长他们四人散开,提了两只桶来,两人一组,在周围采起榛蘑来。


    陈北和苏卫国继续坐在湖边钓鱼,换了好几个钓点。


    一直到下午,两人钓了满满一桶。


    村长他们也回来了,收获不错,采了满满两桶榛蘑。


    离村里远,得赶紧回去了。


    六人一人背起一背篓黄连,说说笑笑着回家。


    一开始还好,翻过几座山后,陈北和苏秀秀累得不行,停下休息了一会,苏家兄弟在后面用手帮他们托着背篓。


    互帮互助,这就是家人啊。


    有两个强壮的大舅哥,真的很爽。


    反正只要苏家兄弟在,陈北感觉很踏实,很有安全感啊。


    回到家,估计五点钟左右了。


    陈北和苏卫国去村委骑自行车,提着那桶鱼去国营饭店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