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你那大侄子挺不错
作品:《重生七零,我靠卜卦养活村花》 听到这话,苏卫国有些兴奋,这话他听明白了,涨工资。
而那几个肉食采购员则目光不善地看过来。
“你别出声。”陈北低声叮嘱了一声苏卫国,然后一脸为难地走过去:“厂长,不行啊,我们连去哪采购肉食都不知道,这个我们真干不了。”
听到这话,几个肉食采购员的神色才好看起来。
“不会就学,他们怎么采购的,你们就怎么采购。”
赵副厂长不满道。
“他们怎么采购的我也不知道啊,再说照着他们方法采购来的肉食,不还是这个品质吗?”
陈北都无语了,你说得倒是轻松。
娘的,领导一句话,下属跑断腿,最烦的就是这种领导。
赵副厂长不悦地皱了皱眉头,一时间没法反驳。
“厂长,我们还得去安排明天的蔬菜采购,就先走了。”
陈北说了一声,招呼着苏卫国开着拖拉机走了。
管你爽不爽的,你自己听听你的要求合理吗?
出了纺织厂,陈北把车停边上,和苏卫国坐在车上抽起烟来。
“咱们为啥不答应啊,涨工资呢,咱们大队有不少猎户,咱们可以去找他们收。”
苏卫国很不理解有钱为啥不赚。
“这钱咱们不能赚,抢人家的工作,那是工贼,和李军一个样。”
“今天咱们能抢肉食采购员的工作,明天就能抢别人的工作,谁还敢用我们?”
陈北没好气道。
“而且你没听孙主任说嘛,那几个肉食采购员是保卫科主任的亲戚,咱们抢了人家的工作,以后纺织厂的大门都别想进。”
“还有,大队里的猎户,人家肯定早就跟其他厂的采购员合作了,哪轮得到咱们,你得懂人情世故,有些钱不能赚,别乱逞强。”
陈北掰开揉碎了讲给苏卫国听。
“太复杂了,我还是适合干体力活。”
苏卫国直挠头,感觉要长脑子了,又长不出来。
两人等了得有半个小时,那几个肉食采购员才咬牙切齿,骂骂咧咧地赶着牛车出来。
“怎么了?”
门旁的保卫室里,一个中年男人皱着眉头出来询问。
“老叔,那新来的副厂长欺人太甚……”
几个肉食采购员跟中年男人告起状来。
这中年男人肯定就是保卫科主任了。
“我去找厂长,这不不讲理吗?”
保卫科主任听完,脾气也上来了。
“嘿,别去,去了就得让厂长为难,还会让赵副厂长有刺挑,说咱们抱团排外,厂长就危险了。”
陈北赶忙阻止。
“咋滴,你们送的菜他没挑刺,这就给他当狗了?”
一个采购员恼火道。
“别说那么难听,厂长招的我们,我们当然维护厂长了,给他当什么狗?”
“孙主任让我转达你们,让你们把肉送去轧钢厂,最近先给轧钢厂采购,他会打电话过去打招呼。”
“先会我还帮你们说话来着,你们不会真以为我弄不到肉吧?”
陈北不爽的黑脸道。
那采购员还不服,保卫科主任赶忙拦住,走过来发烟:“小同志消消气,我这侄子性子直。”
“看得出来,你脾气也挺直的。”陈北阴阳了一句,接过烟。
谁还没点脾气似的。
“孙主任有说怎么做吗?”保卫科主任尴尬的亲自给点烟。
“没说,不过不用跟他闹,他一新来的能采购到肉食吗?”
“过几天工人抱怨起来,他就知道错了,得求着你们回来采购肉食。”
陈北老神在在道。
“对啊。”
保卫科主任一拍额头,对着几个侄子教育起来:“你们几个多学学这位小同志,多动动脑子。”
“你们听孙主任的,先给轧钢厂采购着,看他能耀武扬威多久,有他来求我们的时候。”
几个采购员满头黑线,好像你有脑子似的。
不过几人气也消了,围过来跟陈北寒暄,互相认识了一番。
保卫科主任姓陈,一句本家,立马叔侄相称上了。
关系这不就来了吗。
“咱们先散了,回头再聊,不然被看到又得说咱们抱团了。”
陈北提醒道。
“对对对,看他能嚣张多久。”
众人此刻都冷静下来了,各自散开,忙活自己的事去了。
陈北也开着拖拉机走了。
离开没多久,刘林脸色很不好地骑着自行车出来。
陈主任赶忙打招呼:“厂长,你招来送菜那大侄子挺不错啊。”
“你说陈北?怎么了?”刘林皱眉。
陈主任笑呵呵地把事情说了一遍。
刘林听完松了一口气,道:“得亏你没去找我,不然咱们俩都得有麻烦。”
然后笑了起来:“哼哼,把肉食采购员赶走了,他这新官的火烧不了多久了。”
不知不觉,陈北又帮了他个大忙啊。
这大侄子认得好啊。
一时间,刘林心情都好了起来,眉头舒展。
他娘的,给老子耀武扬威,高干子弟了不起啊,谁还不是高干子弟似的。
这边,陈北并不知道这事,回到村里,回家继续埋头看报写作。
瓶颈是不存在的,前世作为一个小说迷,看过的小说非常多,灵感喷涌,剧情一个接一个。
唯一不足的是文笔,得不停地看报,增加文学底蕴,提升文笔。
村里格外安宁,大家都在忙着编竹篮赚钱。
现在已经六月中旬了,卖完篮子差不多就可以采榛蘑了。
停不下来,根本停不下来。
不过这年代的人们,极其能吃苦耐劳,不怕活多,就怕没活干。
有事干,时间过得飞快,一天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第二天起来,陈北整理了一下稿子,准备拿去寄,这次直接写了五万字出来。
加上前两次寄的,字数已经达到十万字。
整理完,又用龟爷卜卦。
【中凶】
【李军勾结上白山屯京都来的知青,苏秀秀被惦记】
陈北眉头顿时皱了起来,李军这王八蛋,想引狼入室啊。
前世看年代文小说,没少看过纨绔子弟下乡,祸害乡下女子找乐子,回头拍拍屁股回城,留下被祸害的乡下姑娘,一辈子被人指指点点嘲笑。
青山村村里人挺好的,就是有李军他们那四颗老鼠屎。
怎么才能避免呢,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得想个办法一劳永逸。
办法倒是有一个,就是太卑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