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少女含羞
作品:《重生七零,我靠卜卦养活村花》 陈北很想用力的把苏秀秀拥入怀中,但就在手要触碰到苏秀秀时又顿住。
这年头女子非常注重清白,他这样很不尊重苏秀秀,他们连对象关系都还没确立呢。
这样会伤害到苏秀秀的,被人指指点点,说三道四,骂不检点。
不行,不能自私的伤害秀秀。
等,等过稿了,他就第一时间向秀秀表白,再抱秀秀。
陈北努力克制着心中翻涌的感情。
于是千情万绪化作两个字:“谢谢。”
耳畔突然响起声音,苏秀秀被吓了一跳,下意识转身,两人几乎面对面贴在一起,近在咫尺,能清晰听到对方的呼吸声。
四目相对,苏秀秀俏脸唰一下红透,忙移开目光低下头。
少女含羞,哪个男人能不心动呢。
屋里格外安静,气氛越来越不对。
“秀秀,成了,你马上要有嫂子了。”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苏卫国兴奋的声音。
两人顿时手忙脚乱的分开,陈北端起桌上的碗假装喝水,苏秀秀低着头假装扫地。
两人跟早恋约会撞上教导主任似的。
“秀秀,成了,翠花婶家答应了。”
苏卫国咧着个大嘴跑进来。
苏秀秀心虚的不敢转过身来。
“什么成了?”
陈北心里素质还是很好的,努力保持镇定。
“娶媳妇呗,翠花婶家同意让苏霞嫁给我了,两百斤红薯加二十块钱加一匹布。”
“回头找个媒人正式上门说亲,过了礼,定个好日子结婚。”
苏卫国脸上的笑容根本停不下来。
“恭喜啊。”
陈北笑着恭喜,这确实是件值得高兴的事。
两百斤红薯其实也就四块钱,一匹布差不多十块钱左右,加上二十块彩礼,加起来也就三十多块钱。
这年头娶媳妇是真便宜。
三转一响那是城里人才谈的,农村人哪里买得起,也根本弄不到票。
不过有个固定标准,得有房子,有个家,连房子都没有,谁敢嫁女儿给啊。
反正他要想娶苏秀秀,肯定得盖间房子有个家。
“这雨得下多少天呐?”
陈北走到门口一看,还下着毛毛细雨,他还要去寄稿呢。
“夏天的雨下不长,云快散了,你小说写的咋样了?”
苏卫国走到陈北旁边。
“写好了三章,再写几章吧,等雨停了去邮局寄。”
“对了,我看看寄给哪个报社好。”
陈北突然想起来,赶忙跑回房间去翻看报纸。
报社不少,如全国日报、京都日报、时代日报、南方日报等等。
最出名的肯定是全国日报和京都日报,不过这两家报社都在连载大文豪写的小说,基本不可能竞争过。
其他日报也都有小说连载,唯独南方日报没有,而且报纸上有写征稿。
作为一个新手,肯定投竞争最小的好,就投南方日报。
“反正我听着很精彩,越听越起劲,我看好你,肯定能成。”
苏卫国拍拍陈北肩膀,给陈北加油打气。
一开始他非常看不起陈北,一天死气沉沉,还摆出一副高贵嘴脸,看不起青山村,看不起秀秀。
但自从跳了次河,陈北跟变了个人似的,人开朗了,也知道好好过日子,努力上进。
这段时间他真的看到陈北在努力,脑子灵活,也不是一无是处,会医术,文化高。
最重要的是陈北有勇气,没有因为困难就连尝试都不敢。
他最看不起就是只说不做,遇到困难就怂的懦夫。
“嗯,借你吉言。”
陈北笑着点点头,苏卫国嘴毒归嘴毒,但有时候很让人暖心。
就是那种有啥说啥,直来直去的憨厚汉子,有时候还有点憨,想算计又算计不明白,恼羞成怒就想用拳头。
苏秀秀嘴角上扬着进灶房做早饭,以前大哥最讨厌陈北,但现在两人关系都好起来了。
刚刚和陈北对视,距离那么近……
想起刚刚那一幕,她就忍不住的心跳加速。
凑近看,陈北似乎更俊呢。
“秀秀,把那个油泡肉拿点出来做了,我补补脑哈,盆里还有条鱼。”
陈北一点不客气。
动脑,能量消耗似乎更大,身体很渴望吃肉。
“你哪弄的鱼?咋还有只乌龟呢?”
苏卫国跑厨房去看。
“乌龟我养的,一个人孤独,养只乌龟作伴,捞小鱼小虾喂乌龟时捞上来的鱼。”
陈北一边说,一边拿出新的那本笔记本,开始用钢笔誊抄三章写好的正稿。
之前他数了一下,报纸上连载的,一篇差不多两千字,他也以这个为一章字数。
“这也行?”
苏卫国也想走波狗屎运,拿着抄网往河边去。
过了半个多小时,苏卫国拿着抄网兴奋的跑回来。
“河水都漫上来了,不少小鱼游岸上水浅的地方,我捞了不少,够炸一小碗的了。”
说着,那盆出去把鱼倒盆里,又去提了两桶水回来清洗,就在陈北这里弄了吃。
管他呢,反正陈北也没少去他家吃,回头做啥好吃的再喊陈北过去吃就是。
不知过了多久,苏秀秀喊吃饭了,陈北才誊抄完一章,要注意标点符号和错别字那些,抄起来也挺费劲的。
因为没有桌子,菜都摆在炕上吃的。
油炸小鱼、鱼顿白菜,还有一小碗葱炒油泡肉,挺丰盛。
三人都吃满足了。
“你这没个桌子太不方便了,趁着下雨干不了活,我给你打一张先用着。”
苏卫国说着就往走。
陈北心里暖暖的,以后有啥发财的机会,绝不会忘了苏卫国。
原身记忆里有,苏家父子三个都会做木工,村里哪家要打个啥家具,都是找的苏家父子。
陈北抄的手发酸,终于抄完了,甩了甩手,继续写后续的草稿。
苏秀秀回家把笔记本那些拿过来,跟陈北请教了十多个新字,坐陈北旁边安静而努力的练习着。
苏卫国速度很快,傍晚时真的扛了张桌子过来。
“没啥好木头,先用着。”
苏卫国说了声,又拿着抄网跑河边捞鱼去。
没过多久就郁闷的回来:“水位降了,不好捞了。”
把捞的十多条小鱼小虾倒盆里喂龟爷,跑翠花婶家玩去了。
跟翠花婶一顿吹陈北写小说,写的可好了。
翠花婶什么人啊,青山村第一大喇叭。
第二天雨过天晴,全村在晒谷场忙活晒麦子,中午时,全村都知道了。
不少人跑陈北家来看陈北写。
陈北非常无语,这要是没成,他怎么下台?
李军也来了,看了会,阴阳怪气起来:“嘁,尽是大白话,毫无文化价值,这要能过,除非报社编辑是文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