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做生意要灵活变通
作品:《重返饥荒年,两袋红薯换哑妻》 而此刻。
被全家跟全村人认定为烂泥扶不上墙。
又不知道跑哪鬼混了的陈峰。
正拎着用树叶包好的兔肉和一个沉甸甸的。
里面不断蠕动的布袋。
快步走在通往石门镇的路上。
这些可都是他跟孩子们一下午的收获。
必须卖出个好价钱。
他也想搞清楚这个商机有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
镇上比石头沟热闹的多。
也有了零零散散的个体工商户。
这可不是前几年那种挑着担子。
到处躲避公社稽查队的脚夫。
而是正儿八经申请了牌照的“个体工商户”。
当然,数量稀少,并且都是有后台的。
陈峰先去了农副产品收购站。
询问兔皮跟兔肉的收购价格。
这年头兔肉价格很低。
兔皮更是按残次品算。
全部加起来也没几个钱。
他没卖肉,只把几张品相不算好的兔皮给低价处理了。
总共换了三块钱。
然后又找到了镇上唯一的一家药材铺。
铺子店面不大。
门口挂着石门镇国营药局的招牌。
里面光线有些昏暗。
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中草药味。
陈峰将那个正在蠕动的布袋放在柜台上。
询问道:“老板,收药材吗?”
留着山羊胡,戴着老花镜的药材铺负责人走了出来。
先是上上下下打量了陈峰一阵。
随后才疑惑的打开布袋看了看。
顿时被吓的往后一仰脖子。
倒吸一口凉气道:“嚯!这么多大黑蜈蚣?
居然还是活的!”
“对,品相都不错,大条,活性好。”陈峰镇定的说。
老板拿起镊子,小心翼翼的夹起一条。
放在白炽灯下仔细看了看。
陈峰敏锐的观察到,对方微微眯了眯眼。
“小伙子,你哪弄的这么多黑蜈蚣?”
“山里抓的,抓了一个下午,老板你收么?”
“嗯。。。这东西怕是不好收呀。。。”老板眯着眼。
然后漫不经心的说:“虽说现在开始搞个体经济了。
但我们是国营的药材铺。
不能对个人收药材。
得你们生产大队出证明。
这玩意。。。这玩意怕是收不了。”
“是吗?”陈峰也不啰嗦。
拿起装蜈蚣的布袋子就要离开。
老板见状赶忙拦住他。
苦笑着摇摇头说:“小伙子咋这么沉不住气呢。
你弄这么多黑蜈蚣怕是不好处理。
乡里乡亲的,我冒个险帮帮忙。”
说着,报了一个比陈峰预期低很多的价格。
陈峰皱眉:“老板,这个品相的黑蜈蚣。
在县里甚至市里的药材市场。
可不是这个价。”
老板呵呵一笑。
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
“小伙子懂得还挺多。
那你咋不去县里卖呢?
路费不要钱?
时间不是成本?
我这小本经营,这个价格已经相当不错了。”
陈峰知道他说的是实情。
石门镇交通不便,信息闭塞。
这就是底层面临的现实。
他沉吟了一下,退而求其次。
说道:“老板这样,钱少点就少点。
我不要钱,您给我换成票证行不行?
最好是。。。全国粮票。”
他现在最缺的不是那几毛几块钱。
而是能稳定换取粮食的硬通货!
全国粮票比地方粮票价值高的多。
可以在全国范围内使用。
某种情况下比现金更好用。
老板闻言。
像是听到了什么好笑的事情。
上下打量了陈峰几眼。
脸上露出带着几分讥诮的笑容:“呵!你小子!
心思还挺活络!
还知道全国粮票现在值钱?
我要是搞的到全国粮票。
自己不会去市场上换好东西?
还留在这里让你赚差价?
想的真美!不诚心嘛!”
老板断然拒绝,把布袋往陈峰面前一推。
“就这个价,要卖就卖。
不卖拿走,别耽误我做开门做生意。”
陈峰看着对方那副吃定自己的模样。
心里一阵憋闷。
但也无可奈何。
这就是现实!
药材生意渠道为王。
没有销路,再好的东西也只能烂在手里。
或者被层层剥削,以一个白菜价卖出。
他默默的收起装满蜈蚣的布袋。
转身走出了药材铺。
第一次尝试,似乎出师不利。
摸了摸裤兜里卖兔皮的钱。
以及这一布袋活蹦乱跳的珍贵“药材”。
陈峰眼中却没有丝毫气馁。
路子是死的,人是活的。
石门镇上不行,那就想办法去县里!
药材铺不收,那就另找门路!
他就不信了。
凭借着重生几十年的经验跟见识。
自己还能被这点困难卡住!
就在他准备离开,先回村再作打算时。
目光无意间扫过药材铺里那一个个装着各式药材的小抽屉。
一个念头如同电光石火般在脑海里闪过!
卖不掉黑蜈蚣也换不到理想的票证。
那我为什么不直接换成我需要的东西?
也就是以物易物?
他赶忙转身。
再次踏进了那家弥漫着药香的铺子。
药材铺老板正在清点库存。
看到去而复返的陈峰。
态度有些不耐烦:“你怎么又回来了?
说了就那个价,要不你去农贸收购站问问。
看看谁能把你的黑蜈蚣当药材收!”
“老板!”陈峰打断他。
脸上挤出一个略显憨厚又带着点无奈的笑容。
“我不要粮票了,钱也可以不收。
您看。。。我能不能直接用这些蜈蚣。
跟您换点别的药材?”
“换药材?”老板先是一愣。
随后疑惑的打量着陈峰。
“你小子又想搞什么名堂?
你要药材干啥?你懂这个?”
陈峰早就想好了说辞。
他先是叹了口气。
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窘迫。
“不瞒您说老板。
我家那口子。。。身子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