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第十七章

作品:《金缕曲

    国都内,可谓是车水马龙热闹非凡,更何况还赶上了,三年举办一次的乡试。


    与孟国公父子二人告别后,镇国公一家便来到永辉楼用饭。


    不得不说这永辉楼开业选的地段极好,正落坐于国都最繁华的大街之上。


    刚开业数月,便已打响了名头,在这寸土寸金的国都城内,可谓是家喻户晓的大酒楼了。


    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串儿,使得来来往往的百姓,偶尔有那么几个驻足看来。


    “昔日开商铺时,还未曾觉得这般大,如今合并一瞧着,竟比别的酒楼还要大上一筹”荆元济落坐后,不由好奇与韩束说着此事。


    “瞧那里院,似还有花阁楼台。”


    “也不知这东家是何许人也,头脑竟这般灵光”韩束点了点头,看向建筑构造,不由感叹改良之精湛。


    随着其三人先后入了席位,瑶竹姑姑随着几位侍女,先后将壶盏碗筷都换上自备的,方才让侍从将几位小二放进来。


    几位手持菜单子的小二,纷纷站好端起手上绘画的菜品,可谓是画的栩栩如生,似都能闻见香味儿了。


    点菜小二拾起肩膀上的麻布,颤颤巍巍上前询问道“几位贵客,咱今儿个都吃些什么?”


    “夫人请”韩束自然都听荆元济的。


    “说说你们永辉楼,招牌的”瑶竹姑姑看见荆元济的指示,立马上前询问起小二。


    待点完后,只见荆元济从瑶竹姑姑那,取出一叠好的福纸“这是阿娘,去太常寺给你求的庇佑福,定要收好,有了这福纸加持,我儿定能高中。”


    “儿子多谢阿娘”邱则安应声起身,深深鞠躬行礼道。


    就在这时,只见店小二先端了一盘蟹黄玉蜀黎,和三碗枇杷炖梨羹。


    “贵客请用,这是我家掌柜,赠送给贵客们的开胃菜”小二行了一礼后,缓缓拿着木盘退了出去。


    韩束不似荆元济,正是饿了一晌午,此时好不容易见着点吃的,根本关不上旁的,三下五除二就入了腹中。


    再看荆元济那边,瑶竹姑姑方才拾起探毒的银针。


    邱则安则把自己的这份递给屠司,毕竟今日丛也同竺宴都未来,他也不爱吃甜的,扔了岂不是浪费。


    “谢世子殿下”屠司也不推脱,那诺大的碗,在他手里跟个酒盅似的,一口就把半个秋梨囫囵进肚子里了。


    不愧是亲护卫,吃个东西都一样。


    本是和和气气一团,忽而只听雅间外一阵杂乱,似发生了争吵。


    “掌柜的在哪,怎么放了个老叫花子进来了,这让我等如何用膳”一男子破口大骂着。


    邱则安起身,视线透过雅间的榄窗向下望去,见一破衣烂衫的老者,被那男子推搡着摔倒在地。


    手上的木碗也滚落在地,顿时摔了个两瓣儿。


    “阿爹阿娘,孩儿下去看看”邱则安说罢,行礼后也未等二人发话,径直走了出去。


    “竟和你年轻时一样,正是打抱不平的年纪”荆元济看着邱则安的背影,似看到年少时的一幕。


    韩束被她一夸,笑的是合不拢嘴“夫人谬赞了,谬赞了。”


    “我可没夸你”荆元济白了他一眼“就是不知,阿许这样的心性,日后该如何去应对,朝野之内的乱局。”


    二人说话之际,邱则安已然下了三层。


    待到了酒楼门口,掌柜的已然站在不远处,劝诫着闹事男子。


    “我们东家定下的规矩,历来一楼都是可供难民粥点粗粮的,您如若嫌弃上二楼便可,何必推人呢”若不是掌柜的拦着,怕是那叫花子还要挨上两脚。


    “我管你东家西家,他碍着老子眼了,若是他不滚,信不信老子砸了你们永辉楼”男子甚是猖狂,挤眉弄眼间还略带着挑衅之意。


    “竟不知,何时在这国都城内,是你王家做主了”邱则安上前两步,将那叫花子扶起。


    而只是这一眼,就令那叫花子满脸错愕,刚想同邱则安说些什么,就只觉手腕一紧间,一张字条悄无声息间,塞进了他手中。


    “哪来的小倌”话刚说出口,待看清来人是谁后,那王家大郎顿时吓得是五体投地,拜道“鄙人见过世子。”


    邱则安起身后,目光扫视间落在王家大郎身上“酒醒了,就滚。”


    真是难得听见邱则安骂人。


    待王家大郎逃窜后,邱则安则从怀内,掏出几枚铜板,递给老叫花子“老人家,国都渐凉,拿着这些铜钱,找个安身的居所。”


    “多谢小老爷恩典”老叫花的闻言,激动的可谓是,眼泪一把鼻涕一把。


    待其走后,邱则安与掌柜的相视一笑,随即言语客套了几句,便上了楼去。


    翌日。


    巷子外第一家铺子,便是中华书肆,许是邱则安今日来的早些,铺子还没开门。


    李之阳刚打开板门一角,眼睛被光刺的微眯,忽而抬手揉了揉后,方才透过缺口,看见门外站立的二人。


    “先生何时来的,怎不叩门”这给李之阳急的,立马是困意全无,着急卸门时,还不小心扎了根木刺儿。


    “余晖慢些,不急的”邱则安上前时,忽然发觉此刻间隙,似乎正巧可侧身而过。


    只见其比量一二,一个提臀跨步间,便闯入了铺子里。


    当真是嘴上不急。


    毕竟卯时三刻时,邱则安就在门外等着了,这一早上可是冻坏了,还得是里屋暖和。


    “先生怎可侧身而入,这不妥不合礼数,先生还是先退出去,我这板门马上就能卸下,到时先生再正身而入”李之阳那股子执拗劲儿,看来是又发作了。


    见其左拦右挡的,竺宴直接上前,将其请到一旁。


    “余晖兄,别拗着了,还是先去把刺儿挑了再说吧”竺宴上前三下五除二,便把板门卸个干净。


    待邱则安穿过内堂,便径直走向后院,亏得李之阳未有女眷,不然这般匆忙,就成了登徒子了。


    “昨日夜里,可有一位老人家到此”邱则安站在院子中,也不好随意乱闯,随即看向身后赶来的李之阳。


    “是有一位,我瞧见先生的字条,便让其在偏房歇着了”李之阳抬手指向西厢的偏房。


    “有劳了”邱则安来不及多说,三步化一步的走到偏房门外。


    待其整理好衣衫,下一瞬只见其与竺宴,先后跪下叩拜。


    “学生邱则安,拜见夫子”邱则安双膝跪地间,双手扶地额间与地面轻触。


    李之阳被二人举动吓了一跳,他虽称邱则安为先生,但已将其视为半个师傅,如今见其跪拜,立刻也毫不犹豫,随其跪在地上。


    “这一大清早的”屋里传来了老者嘟嘟囔囔的声音。


    “咵”的一声,好悬没把那木板门推倒喽。


    “起来吧,外面冷进来再说”正是昨日的老叫花子。


    如今一看,应是昨日李之阳给其洗漱了一番,再加上换了一套干净的布衫,整个人都干净利落了不少。


    房内如今,只剩二人。


    待门又“嘎吱”一声,被竺宴关上,老者方才正坐堂上看向邱则安。


    “学生邱则安,拜见夫子”邱则安再次跪拜。


    “起来吧,今时不同往日,老夫已然不教书了”老者自嘲一笑,随即抬手示意邱则安落坐。


    忽然,只听门外李之阳惊诧一声,随即打了个嗝儿。


    “夫子怎会突入燕川”邱则安四岁便身入楼兰,如今见到夫子,心中便知定是亲生父母,出现了变故。


    老者闻言,低垂下眼眸,似思虑片刻,方才从怀内取出一封书信,其上还沁染着血渍。


    “这是”老者顿了顿,眼眸流转间,随即将书信递予邱则安“是你母亲留下的绝笔。”


    虽说早已料想到,是楼兰出了变故,做足了准备的邱则安,还是被这消息打的措手不及,愣在原地迟迟未动。


    十年恩情,楼兰圣女对其而言,就是身生母亲。


    一行泪水,从其眼角不经意滑落,邱则安抬头仰望,似要把泪水沁回。


    “阿娘走的时候,可曾痛苦”邱则安哽咽着,如鲠在喉般瞬间声音沙哑。


    “服了蜜酒,不曾痛苦”老者起身随即看向邱则安“老夫在院子里等你。”


    随着信纸被拆开,一行行楼兰文字浮现于眼前。


    自秋莎之战楼兰降国后,皇室对外一致,称楼兰帝上病重,实则是洛温川在背后把控,使得楼兰帝上慢性毒发不治而亡。


    帝后洛苏禾于同日,自服蜜酒,随帝上而去。


    一夜间楼兰皇室风波不断,国舅洛温川疯魔了一般,抱着圣女尸身不许入棺,凡上前阻拦者,皆被其当场斩杀。


    帝后生前,将邱则安托付予国师,这才有了黄道隐,千里迢迢赴燕川这一举动。


    院落内。


    黄道隐刚一出房门,就见李之阳噗通一声跪拜在地。


    “学生李之阳,拜见黄天师”李之阳实打实的书虫。


    刚从一听竺宴所言,得知其亲手洗算之人竟是黄天师,激动的刚刚直接叫嚷起来,若不是竺宴直接捂嘴,怕都要乐撅过去。


    “不收徒”黄道隐指了指竺宴“还等什么,将李掌柜扶起来,一载未见,竟光长肉不长脑子。”


    竺宴提喽着李之阳的脖子,就将他薅起来了,愤恨的小声道“兄台丢人现眼,能不连累我吗。”


    黄道隐垂手而立,略显弯曲的脊梁,也尽其所能的挺立着,看着院子里的枯树,一时间似陷入沉思之中。


    “老爷子多半饿了,去熬点米羹”竺宴挡在李之阳身前,如若不然他都怕李之阳俩眼珠子,钉死在黄天师身上。


    “是是是,照顾不周!照顾不周!”李之阳这才回过神来,立马应道。


    “别看了,老爷子年纪大了一时半会儿跑不了”竺宴无奈的,将李之阳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