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 1 章

作品:《管好你自己吧

    骑车下班回家的路上,寻英不自觉回想起那个患者的情况——患儿,男,7岁,因“发热5天”入院,目前诊断“发热查因:肺炎?川崎病?脓毒症?”,患儿入院前5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热峰……曾有热惊史……


    寻英复盘着相关内容,暗自决定一会骑完车回家去找资料……这个孩子最近一次发热是5天前,而且这半年也一直有反复发热史,也一直没查出原因,确实有些奇怪……


    「诶诶诶,下班了,先不想了。」


    寻英晃了晃头,想把脑中的思绪晃出去,握紧了自行车的车把,向家的方向加速蹬去。


    寻英刚进入沿海的一家儿科医院,虽然也是正经读了医科大学出来的,但刚下临床总感觉有些力不从心,那些文字上的诊疗措施在面对一个个具体的病患及其家属时,完全是一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


    随机应变的临床能力还没修炼出来,所以寻英往往会落回文字上寻找答案,企图通过一遍遍的反复去提升自己的能力……所以她往往会想起患者的病情,然后对着书籍指南去一遍遍核对,虽然有时会记混,把那个人的治疗措施记成另外一个人,但总能学到些什么……


    但现在确实不是思考这些的时候,她需要赶在暴雨来之前赶回家,而且骑车可不能三心二意的,万一出了什么意外呢?


    想到这,寻英又开始脑补。


    「万一突然闪过一辆车或一个人,反应不过来就完蛋了!」


    「诶诶诶,想骑车可能会发生的意外也算三心二意吧。」


    寻英正了正头盔,把思绪拉回来。


    手机上推送着暴雨预警的信息,海天也变得阴沉,全无往日的生机。虽然颜色变了,但那海风依然咸湿,鼻腔充斥着那股咸湿时,寻英觉得被整个洗净,才感觉活了过来。


    “完全幸运哈!”


    寻英刚一到家就看着外面骤起的大雨说道。


    随便吃过晚饭,寻英打开《儿科学(第十版)》慢慢看起来……


    第二天一早。


    「六点……」


    这已经是第N次,寻英又在闹钟预定的时间前醒过来。自从她的带教开始提问她时,她就开始莫名早醒,然后睡眼朦胧地用医院小程序看看有没有新收的病人,再查查对应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措施,然后困意袭来,把她整个包裹,再睡过去。


    第二次再醒来就是闹钟的功劳了。


    “为什么闹钟叫醒就是比自己醒要困得多啊?”


    这是寻英每天醒来自问的固定问题。


    ……


    早上交完班开始查房。


    “你觉得下一步该怎么办?”带教问。


    每次一遇到新收的患者,带教都会问寻英这个问题。一开始寻英还会对这突如其来的问题惊一大跳,经过一段时间的锤炼,虽是没那么惊了,但还是会心紧一下。


    寻英磕磕绊绊地回答个大概,虽然有些内容她已经提前熟悉了一下,但还是远不到能自然脱口而出的地步。


    带教显然是不满意,目光凛冽地看着她说:“回去多看看书吧!”


    查完房开完医嘱已接近中午。


    寻英刚找个空位置坐下,就接到带教的电话。


    “小英啊,昨天那个新收的39床患者,他妈说有在佛山住过一个星期啊!他还有地贫!你问病史没问出来吗?”


    寻英差点从椅子上弹起来,“昨天问有没有顺德、佛山旅居史,他爸说没有哇!地贫和蚕豆病也说没有啊!”


    「这怎么每个人问得还不一样,我靠!」寻英心想着,立马打开那个患者的病历。


    “师兄,我再去确认一下。”


    不问不知道,患儿的父母是二婚,现在的男方和患儿的亲生父亲之前有点冲突,患儿的母亲趁父亲出差偷偷带着孩子去见他亲生父亲了。


    寻英去问的时候,他二婚父母都在,她也不知道这么复杂的家庭情况啊,直接上去就问了。


    “之前有在佛山待过一星期是吧?”


    一听寻英问这个问题,母亲站在那一脸心虚的表情。患儿的二婚父亲也大致猜到了,在一旁满脸怒气。


    孩子也确实有地贫,是二婚父亲记错了。


    寻英离开的时候门还没关上,就听见男方的质问声。


    等寻英后知后觉知晓他们的家庭情况,暗自懊恼自己办了一件坏事。


    「救命,完蛋了,宁拆一庄庙,不拆一桩婚,别吵起来又离了。」


    「怪不得当时母亲看着一脸想说啥又不好说的样子,要是能给我心灵感应就好了,保证不多嘴,私下悄悄问!」


    寻英一边暗自祈祷39床不要因为这件事影响到家庭感情,一边暗自侥幸还好昨天没给他加维生素C。


    经过此事,寻英留下了后遗症,后面都会反复核实病史,避免病史前后有出入,影响治疗。


    寻英坐回电脑前继续敲病程。


    科室对讲机就传来护士姐姐的声音。


    “58床抽了!快来看一下!”


    “woc!”寻英几乎是弹射出办公室,立马赶去病房。


    刚进病房,就看见58床的小男孩四肢抖动,双眼上翻,牙关紧闭,奶奶怎么唤都叫不应他……


    寻英顿时心提到嗓子眼。


    “快去叫二线!”寻英给一名护士说完,立马上前去检查小男孩的情况。


    寻英摸了一下孩子发烫的额头,眼睛在监护仪和孩子的脸色之间不断转移。


    “体温多少?”寻英问。


    “发作前测的最近的一次是39.2℃。”护士说。


    “抽多久了?”寻英问。


    “刚刚开始的……刚抽就叫护士了……”奶奶语无伦次地说。


    寻英计算着大致时间,没有理会奶奶的前言不搭后语,毕竟老人一着急说话抓不住重点是可以理解的,况且现在也不是纠结这个问题的时候。


    寻英一边把孩子衣领扯开,一边把患儿的头转向一边。


    留意到手上的留置针,“准备上□□!”寻英说着,脑子里疯狂回想着□□的使用剂量。


    「0.3-0.5mg/Kg!他多重来着?7岁,标准体重是……(7*7-5)/2……22Kg!他好像重一点,24Kg……」寻英在脑子里飞速计算着,立马得出结果,让护士快去拿药。


    寻英刚一说完,二线就从门外赶进来,“什么情况?”


    “他抽了大概2、3分钟了!有发烧,发作前体温是39.2℃,心率156,呼吸8到12,血氧有掉到90%以下,口唇有轻微发绀!一进来就看到他四肢抖动、双眼上翻、牙关紧闭、呼之不应!”寻英飞快给二线汇报着情况,“已经让护士去准备□□了!他24Kg,标准体重是22Kg!”


    二线迅速接收并处理信息,吩咐护士时刻准备吸氧!


    在小男孩用上药后几分钟就恢复正常后,寻英才察觉到整个后背都打湿了。


    从寻英进去看到小男孩抽搐到他恢复正常,整个过程不过10分钟,她暗自庆幸着还好控制住了,也感慨在这危急时刻自己死脑子还是转起来了。


    “干得不错嘛!处理很到位啊!”二线出来后对着寻英夸奖道,“下次出事都不用叫我了!”


    “哪里的话,关键时候没有师兄还是不行的!”寻英打趣回去。


    吃过午饭寻英坐在凳子上小憩,还没睡着,一阵电话声就把寻英吵醒。


    “喂,1床要找医生”,护士在另一头说。


    科室的电话也算是科室第一批上岗的老员工了,传过来的声音像是加了电音,断断续续中还夹杂着劈里啪啦的电流声,也算是自然加密了。


    “什么?1床要打医生!”寻英直接吓醒,连逃跑路线都已经想好了。


    “1床要找医生!找!”护士重复说。


    寻英又反复确认了几遍,才确认1床是要找医生,不是要打医生。


    「我说呢,还挺贴心哈,要打医生还给我打电话,是让我快跑吗?」寻英事后心想。


    这已经不是寻英第一次听错了,上次把“检验科”听成了“眼科”,电话那头还说的贼快,“你好,是儿科吗?这里是检验科……”


    “嗯,眼科是吗?”


    “对,检验科……”


    打电话的人和接电话的人都没听出来对方说的不一样,双方还非常顺利地沟通完了,直到寻英把电话内容转达给师姐,“师姐,刚刚眼科打电话说验出了沙门”


    “沙门?眼科?”师姐看着寻英一脸真挚的表情,半信半疑地给眼科拨去了电话……


    ……


    一下班,寻英飞快跑去单车棚骑车回家。


    手机里的暴雨预警跳了三次,乌云已经压得很低,往日蔚蓝的海天像被墨汁染过,寻英扶了扶头盔,加速往家里蹬去,她必须赶在大雨前赶到家,免得淋成落汤鸡。


    最近台风天,风雨频发,只是今天格外阴沉。寻英思索着今天把车骑回家后面就坐公交上下班了。


    车道旁飞驰的汽车呼啸而过,留下一阵轰鸣,还没等散去,另一阵声音就接踵而至……


    寻英咬了咬下唇,刚把车调到大挡,车轮突然碾过路面的坑洼,车身猛地一震,恍然间,她感觉一阵眩晕,咸湿海风里突然混进了黄沙和马汗的味道,耳边的汽车鸣笛变成了粗粝的号角声,眼前的红色单车道瞬间被刺眼的日光吞噬。她下意识闭眼,再睁开时,掌心的车把还在,可周围已经不是熟悉的沿海公路:广阔的草地上散落着折断的箭杆,远处的士兵穿着铠甲,手里的弯刀反射着冷光,一阵夹杂着嘶吼的马蹄声正从身后逼近。


    一支羽箭“咻”地擦过寻英的胳膊,钉在不远处的草地上。她吓得魂飞魄散,根本来不及想 “这是哪”,只凭着本能扭转车把,拼命往前蹬——山地车的轮胎碾过草地发出“沙沙”声,身后的嘶吼声越来越近,她眼角的余光瞥见一群穿着异族服饰的人骑着马追来,为首的魁梧男子正举着弓箭瞄准她。


    那男子又大喊一句寻英听不懂的话语,霎时间周围的人都朝寻英围上去。


    身后一群人嘴里叫嚣着,驱着马匹就追着寻英,誓要将其斩首。


    寻英一瞬间激活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迅速把车调挡至最高,拼命往前蹬。


    身后的人还没摆脱,眼前就出现另一批士兵。


    那些士兵看到寻英也是满脸惊恐,又看到她身后副将携着一群人追着她,也跟着围了过来。


    「这什么鬼地方?拍古装剧也不提前清场吗?」寻英一边喘着气,一边胡乱想着,可马蹄声里的杀气不是假的——又一支箭射来,她猛地弯腰,箭尖擦着头盔飞过,在空气中留下一道寒光。


    ……


    远处城楼上的众将领看着眼前的一幕也是不解,刚刚还井然有序的敌军忽然乱作一团。


    这场和匈奴的战争从年初一直打到秋末,已经持续整整八个月,长时间的进攻防守让武泉郡的战士百姓苦不堪言,今日本是入冬前的最后一场大战,大家都抱着必死的决心,詹舒阳望着城楼下乱作一团的匈奴部队,自觉不能错过这次绝佳的机会,立马派遣部队闪电出击,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


    寻英骑着那辆二手的山地自行车左右闪躲,横冲直撞又绕回刚刚出现的地方。


    另一位身披大貂脚踩黑色骏马的男子举起弓箭准备朝寻英射去。


    “前后都堵死了!”靠!”


    寻英扭转把手,一个躲闪,车把上的手机一个劲地叫着“您已偏离路线”,寻英看到眼前的人下意识拨动的车铃声把那些士兵吓一跳,趁此机会,寻英骑着车晃晃悠悠地往那男子身后的部队撞去。


    寻英见离那男子越来越近,随即抓取一个断箭趁乱直挺挺地往那他大腿根上扎去。


    只听那男子大叫一声,周围的人立马凑上前去关心,寻英随机摸了一把短刀,胡乱挥了一下,又蹬着车随机朝一个骑去。


    寻英也不知道骑了多久,直到眼前恍恍惚惚可以看见一紧闭的城门,回头望身后一群人拿着弯刀追着她……


    “前面没路了!靠!就要死在这吗?”


    寻英的心沉到谷底,就在她以为要完蛋时,远处紧闭的城门突然开了一条缝,几支箭从城楼上射出,正好逼退了身后的追兵。她像抓住救命稻草似的,朝着城门缝隙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