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开局被卖?
作品:《寒门文圣》 大乾十二年庆安府环山村
苏家
躺在床上的苏砚,猛地睁开眼,脑海一片混沌,陌生的记忆碎片如潮水般涌入脑海中
“嘶……”苏砚倒抽一口凉气,小小的身体蜷缩着剧烈颤抖,接收着这股记忆
“我这是穿越了?!”
“大周王朝,环山村,苏家二房七岁幼子苏砚!我这是穿越了?”
“砚儿,你怎么了”
这是父亲苏明孝的声音
“吱呀——”房门被粗鲁推开,裹挟着寒气闯进来的,是他这具身体的大伯苏明贵。
苏明贵目光扫过炕上已然苏醒的苏砚,脸上不见半分关切,反而堆起愁苦与不耐,径直对着蹲在灶前愁眉苦脸的二弟苏明孝和他媳妇王氏嚷道:“醒了?醒了正好!”
“老二,弟妹,不是我这当大哥的心狠,实在是没法子了!大雪封了山道,粮价一日三涨,家里那点存粮,供老三念书、供明哥儿进学都捉襟见肘,哪还养得起一张闲嘴?
“趁着人醒了精神头好,赶紧让牙行领走,还能换几斗救命粮!”
“不行!”母亲王氏像护崽的母狮,猛地站起身,将苏砚死死搂在怀里,声音激动
“谁敢卖我儿!苏明贵,你心肠被狗吃了?砚儿病刚好,你就想把他往火坑里推?
“家里的粮,凭什么就紧着你儿子和老三糟蹋?我们二房累死累活种地,连口稠粥都喝不上!”
“二嫂,你这话说的,”一个带着点文绉绉腔调的声音响起,三叔苏明福不知何时也踱了进来
他穿着虽旧但干净的半旧长衫,皱着眉,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对着苏明孝,“二哥,爹临终前的话,你忘了吗?他老人家最大的心愿,就是咱苏家能出个读书人,光耀门楣!如今明哥儿天资聪颖,眼看有望,我亦在苦读,正是紧要关头。
“难道要为了一个……一个体弱多病、未必能养大的稚童,断送了苏家改换门庭的希望?孰轻孰重,二哥你该有杆秤啊!”
“再说了弟弟我,考上了还能亏待二哥不成,待我考上再将砚哥儿赎回来就成了”
大伯立刻接口,唾沫横飞:“就是!我家明哥儿,七岁就能写自个儿名字,背《三字经》!是读书的好苗子!你这病秧子,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除了吃闲饭还能干啥?卖给大户人家,说不定还是他的造化!”
苏砚藏在母亲怀里,感受到母亲身体的剧烈颤抖和父亲低头沉默的压抑。
记忆在脑海中翻涌
自己的堂哥苏明七岁那年便能写出自己的名字和背出一段蒙学所需的典籍
于是被祖母当作‘读书种子’给送去蒙学了
但是
只见苏砚抬头看向大伯故作天真
“那大伯,为什么明哥,考了这么久还没考上”
苏明贵被这句天真的质问噎得面皮紫胀,喉结滚动着却发不出半个字,只能狠狠瞪着缩在王氏怀里的苏砚。
一直作壁上观的三叔苏明福,脸上那副“读书人”的矜持也微微僵住,显然没料到这病秧子侄儿竟敢接二连三地“童言无忌”。
苏砚仿佛浑然不觉气氛凝滞,乌溜溜的眼珠一转,又望向穿着半旧长衫、一副斯文做派的三叔苏明福,小脸上满是孩童纯然的好奇,脆生生地追问:
“三叔,那你为什么每年都在同一个地方考试啊?”
“噗!”
王氏听到儿子的这番话,直接绷不住
“你……!”
苏明福的脸色由红转青,嘴唇哆嗦了几下,最终只从牙缝里挤出一句毫无底气的斥责:“胡、胡言乱语!科举大事,岂是小儿可妄议的!”
突然一道苍老的声音打破了屋里的宁静
祖母周氏呵斥道:
“吵什么吵不怕丢了人吗!”
一些在各自院子里偷听的邻居听到苏家老太太的声音撇了撇嘴,就知道没什么听的了
周氏浑浊的目光扫过堂屋内一张张脸,最终落在双手死死攥着破旧棉袄下摆的二儿子苏明孝身上。
拐杖重重一跺地面,发出沉闷的“咚”声
“这事儿,是我定的!”
“明孝!”周氏直呼其名,逼视着这个平日里最沉默寡言、也最老实巴交的儿子,“家里什么光景,你眼没瞎就看得见!”
“大雪封山,粮价飞涨,老三要赶考,明哥儿要进学,这一大家子十几口人,张着嘴等米下锅!”
“砚哥儿体弱,跟着我们也是受罪,送出去是活契,是给他寻条活路,更是给苏家寻条活路!你当爹的心疼,我这当祖母的,心就是铁打的?!”
“娘!可……”苏明孝猛地抬起头憋红了脸想说什么。
“没有可是!”周氏厉声打断
“这个家,还没散!只要我老婆子还有一口气在,就轮不到你们指手画脚!孝道为先的道理,还要我教你不成?!”
“孝道为先”四个字,如同无形的枷锁,瞬间勒紧了苏明孝的喉咙。他张开的嘴徒劳地翕合了两下,最终肩膀颓然垮塌下去
“我苦命的砚儿啊——!”
母亲王氏的哭声骤然拔高,带着绝望。
她死死搂着怀里的苏砚
蜷缩在母亲怀里的苏砚,感受着那滚烫的泪水,心口一片冰凉。稚嫩的小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唯有一双乌黑的眼眸深处,翻涌着与年龄极不相称的苦涩和自嘲。
‘呵……没想到啊没想到。’
苏砚在心中无声地苦笑
‘我堂堂中文系高材生,带着华夏五千年文华穿越至此,本以为能文惊天下,笔动乾坤……结果呢?’
目光扫过咄咄逼人的祖母,沉默如山的父亲,哭泣的母亲,还有一旁神色各异的大伯、三叔和堂哥。
‘开局就是地狱难度,竟要被当作累赘贱卖给人为奴!十年活契?下人?’
“这是?!”
苏砚猛地一震。
前世那些记忆如同烙印一般刻在自己脑海中,甚至是他只在图书馆匆匆掠过一眼、连书名都未必记得全的杂书野史,乃至曾经背诵过的浩瀚如烟的唐诗宋词……
不再是模糊的印象,而是清晰可见
苏砚眼前一亮,一个无比清晰、无比强烈的念头在心中疯狂蔓延
“我要读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