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去梨花镇买粮

作品:《荒年吃土,穿成了重男轻女恶婆婆

    学堂开建,李晚娘还是按照之前她的意思,拿出了二十两。


    至于这二十两村里怎么安排,那就是里正的事情了。


    里正一再推脱,李晚娘坚持要给,里正最后还是收下了。


    这次建学堂,除了王婆婆没有出力外,其他每家都出了劳力。


    有木头的出木头,有现成木板的出木板。


    村里的孩子们都被发动起来搬石块。


    想着学堂建好了,就可以上学了,大家积极性很高。


    大旱以前,想读书还得去城里,只有城里有书院,去城里路途遥远,自然花费就更多,能够读得起书的是极少数。


    可现在不一样了,学堂就在家门口,而且还有现成的先生,大家自然积极性高。


    除夕前,学堂建好了,三间正房,一间厢房,两间房是给孩子们读书认字的地方,另外一间正房是给阿七一家准备的。


    阿七一家都不知道怎么感激大河村了,夫妻俩商量,以后大河村的孩子们来读书都免了束脩。


    这也是阿七的诚意,孩子们只需要自备笔墨纸砚,如此便少了一大笔开支。


    学堂修好后,阿七一家从李晚娘家搬了出去,住进了学堂,这是李晚娘的意思。


    虽然村里的人都出了力和木材,但钱是李晚娘给的,所以大家都没有意见。


    里正将李晚娘给的二十两银子分了下去,出了劳力和木材的人家都分到了银子。


    虽然大家一再推辞,里正还是把钱分下去了,毕竟开春了要买种子,得用钱。


    阿七搬进学堂那一日,村里好多人都来了,有人端了木薯粉,有的提了一捆干稻草,也有提着凳子来的。


    东拼西凑,阿七的家里该有的家伙什也齐全了。


    李晚娘则给阿七递了一个包袱,“等大家走了再拆。”


    包袱沉甸甸的,阿七打开包袱,里面竟然是笔墨纸砚还有复习的书籍!


    “娘子,快看,这是婶子给我的!”


    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是阿七哭了,有了这些书,他科举有望了。


    “夫君,婶子的恩情,咱们家无以为报啊!”


    这些东西自然是找系统买的,花了李晚娘两千积分,一阵肉痛,不过这钱花得很快乐。


    李晚娘闲来没事进山逛了逛,这次又走远了些,竟然让她发现了宝贝,山药和天麻!


    山药可是好东西,不仅可以入药,还可以管饱,野生的山药营养价值更为丰盛。


    天麻长相平平,看起来就是普通根块,天麻可是好东西,主治肝风内动,惊痫抽搐,眩晕,头痛,肢体麻木,手足不遂,风湿痹痛等。


    李晚娘挖了一小背篼,标记了位置,留着下次来挖。


    无论是山药还是天麻都可以让它们在地里过冬,开春了再挖。


    除夕在即,李晚娘特别想知道现下梨花镇如何了,主要是家里的粮食也快见底了。


    听说李晚娘要去梨花镇,李老实有些担心,也要跟着去。


    “你去干什么,你忘了,你娘可是劫匪头头都能干倒的人。”


    李老实扣了扣后脑勺,“娘,我这不是不放心吗?”


    “行了,你还是专心开荒吧,等立春了,咱们的粮种就可以种下了。”


    李晚娘背着个空背篓就出发了。


    路过邻村,原本出去逃荒的人也回来了,只是大家的情况不是特别好。


    李晚娘以前鲜少出门,所以邻村的人同她也不熟,她快步朝着梨花镇方向走。


    梨花镇看不到流民的身影了,只是破败的房屋十分醒目,街道乱糟糟的,有官兵在组织民众修整。


    李晚娘首先去了刘掌柜家的酒楼,酒楼大门紧闭,李晚娘往里面看了一眼,里面桌椅板凳歪七竖八地倒着。


    李婉娘又去了粮食铺,没有见到掌柜,只见到一个披麻戴孝的妇人,妇人眼神哀怨空洞。


    见有客人来了,眼睛也没有抬。


    “买米吗?”


    一看这情况如何还不知道。


    “夫人,节哀。”


    女人这才抬头,见到李晚娘,拉着李晚娘诉苦。


    李晚娘不善于安慰人,也找了许多安慰人的话安慰着。


    “夫人,你有所不知,我丈夫在我大女儿六岁的时候就死了,后来啊,我一个人拉扯五个孩子长大成人,嫁女儿,给四个儿子娶妻,还不是过来了。”


    妇人又抹了一阵泪,这才想起李晚娘是来买粮的。


    她细细地打量起李晚娘起来,发现这个妇人虽然看起来就是普通的村妇,不知为何,她在李晚娘眼中看到了从未见过的坚定。


    她守着这个铺子这么久,从未见过有农户来买米的,也只有镇上的富户才拿得出钱买米。


    “婶子是准备买什么?我铺子里还有不少的糙米和粟米,还是我那死鬼夫君费尽心思藏起来的,他为了这些粮食竟然把自己的命搭进去了,呜呜呜,我可怜的夫君。”


    说着说着,妇人又哭起来了。


    “夫人有白米吗,我要买白米。”


    原本还在抹着泪的妇人不可思议地看着李晚娘,“你说什么,你要买白米?!”


    “嗯,白米!”


    妇人明显不相信,“现下粮食金贵,我看婶子还是买些糙米吧,我家糙米也可以的。”


    李晚娘吃不来糙米,只想买白米。


    “有是有,只是贵,你要新米还是陈米?”


    都要过年了,新米也成陈米了,李晚娘毫不犹豫,“陈米。”


    “二十文一斤,婶子,你确定买吗?”


    “当然,我要四百斤,你有吗?我买的是多数,能不能便宜两文?”


    妇人瞳孔一缩,没想到这么不起眼的一个胖妇人,竟然能拿的出那么多钱。


    “卖,当然卖啊!”


    旱灾过去了,再过些日子粮食就卖不出这个价了,下了雨,过了水气,粮食就容易生虫,得尽快处理。


    “成,这是七两零两百文,还请夫人派人帮我送回去,我出运费。”


    “嗨,不需要,我们免费送!”


    李晚娘还去粮铺买了一包碎布,准备拿去找阿七媳妇做些荷包,送给孩子们当新年礼物。


    李晚娘和她的一大车粮食引来了许多人侧目。


    李晚娘故技重施,将陈米放在系统中售卖,纯天然无公害的白米足足卖了二十五积分一斤,然后花了十积分买了五百斤新米,赚了五千积分。


    等李晚娘到家,一家人都吃惊不已,没想到娘进城一趟竟然真的买到米了。


    “这些米,你们送两百斤去老宅,另外拿五十斤给阿七家,五十斤给里正,剩下的咱们留着。”


    李老实当即去干活。


    老宅之前的米刚好见底了,田三媳妇正发愁,李老实就来了。


    见到两百斤白花花的大米,田三媳妇显些激动得哭了出来。


    “姐夫,这当真是娘给咱们的?!”


    “那是自然,娘去了一趟梨花镇,说是梨花镇虽然还没有完全恢复,米和布也是买得到了。”


    田大和田二媳妇见到这两百斤大米,也是震惊得目瞪口呆。


    “大嫂,二嫂,咱们娘当真是变好了,她想着咱们一家的呢!”


    田二媳妇想着之前阿七媳妇拿来的两身里衣,还有这些日子的米和肉,对婆母的成见也渐渐起消散。


    只是田大媳妇还是心存芥蒂,毕竟婆母再怎么对她们,她的女儿死了这是事实,无论李晚娘做什么,也无法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