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卖猎物买粮种
作品:《荒年吃土,穿成了重男轻女恶婆婆》 小厮给李晚娘和李老实上了茶。
“婶子,你且在此等一会儿。”
“刘掌柜客气了,你且去忙你的。”
酒楼外看热闹的人很多,看着看着便有人进了酒楼,要了个小菜。
李晚娘坐的位置刚好可以看到外面的情形。
“娘,官兵!”
李晚娘自然看到了,官兵手里提着长刀,正在驱逐流民。
“听说了吗,临州城知府下令了,流民一概不能进临州城,知府甚至派了官兵来梨花镇,驱逐流民。”
“流民越聚越多,你别说知府,我都怕。”
“我们全家准备明日就离开梨花镇,去临州城。”
“你还有投奔处,我就没法了,只能待在梨花镇了。”
李晚娘静静地听着。
就在这时,外面一阵喧哗。
流民们被官兵聚集在一起,刚好从酒楼处可以看清楚。
“知府有令,所有流民原路返回,临州城一概不能进入,凡属于梨花镇户籍的限三日内返回原户籍!”
此言一出,流民哗然。
随即就是一阵推搡。
“咱们也是走投无路了,临州府怎么这般无情,不让咱们进城,咱们还能去哪儿?!”
官兵垮着脸,“没听清吗,回原户籍!”
“大人,之所以出来,就是因为待不下去了呀,求大人们给一条活路吧!”
“废话少说,大人还说了,你们一概不能在梨花镇过夜,天就要黑了,赶紧走吧!”
这些流民原本以为进了梨花镇,指不定能得到一些施舍,可是没想到竟然等到了驱逐。
那些原本还有些银钱的流民,还能在梨花镇买点儿补给,想着进了临州城就好了。
没钱的流民也是计划着只要能进临州城,官府定是要管的,实在不行,他们去做苦力,也能够换来一点儿吃的。
可现在临州知府断了他们这条生路。
临州城不让进,只能穿过大山绕行,大山不是一般人敢进的,有野兽不说,指不定还会被黑吃黑。
李晚娘心道不好,临州知府为了保全临州城,那是拿整个梨花镇当挡箭牌啊。
流民要绕过临州城,去往下一个城池,路途遥远,可是路边的流民一看就是没有吃的,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引起暴乱。
指不定就有流民会进村抢劫。
一盏茶工夫,去送野味的小厮们回来了,刘掌柜喜滋滋地过来送钱。
“婶子,这是六十两银子,您数一数。”
李晚娘将银子放在了怀中。
“刘掌柜,不用数,只是刘掌柜,我见情势不好,你还是考虑离开梨花镇吧,酒楼可以暂时关了。”
刘掌柜点头。
“不瞒婶子,我正有此意,也正准备同婶子说,只是婶子,以后咱们的生意怕是做不成了。”
李晚娘摇头,“无妨,为今之计,咱们都得保全好自己,刘掌柜,既然做好了打算,就早些离开梨花镇吧,我也得回村了。”
“婶子,我打包了一些吃食,你们带回去,都是放不住又带不走的。”
李晚娘并没有推辞,“那便多谢了!”
“婶子客气。”
出了酒楼,李晚娘去了粮铺,这一次她没有买粮食,而是买了粮种和菜种。
已经有四个月没有下雨了,估摸着这雨早晚是要来的,但是田家和李老实家都没有粮种,粮种都进了肚子了。
“掌柜的,求求您了,我这女娃真的很乖的,您就买了她吧,给您打打杂,或者暖床也都是可以的。”
粮食铺外来了一群流民,其中一对夫妻求着掌柜买他们的女儿。
那孩子看起来约莫有九十岁,全身没有几两肉,低着头,脏兮兮的。
“去去去,我不需要!”
“掌柜的,我们多的不要,真的,就十斤粟米,十斤粟米买一个女娃,千值万值啊!”
粮铺掌柜有些不耐烦,“滚一边去,你们这些人当真是黑心肝儿,这么小的孩子,你们也舍得卖?!”
掌柜还是有些正义的人。
李晚娘摇头,这还哪到哪儿,饿到无法时,易子而食的也不在少数,掌柜不买这个女娃,这女娃估计以后的命运也好不到哪儿去。
“老实,咱们走吧!”
两人刚出粮铺,李晚娘就感觉有人在跟踪,随即加快了脚步。
“娘,怎么了?”
“有人跟着的。”
而且人不止一个,直到要出梨花镇,后面的尾巴还跟着的。
李晚娘叹了口气,“别跟着了,出来吧!”
路边的流民不少,但是李晚娘一眼就看到了跟踪他们的人。
因为眼神,为首的是个二十来岁的壮年,只是因为差吃的,整个人消瘦得很,不过看气质,还带着一丝儒雅。
在他身旁有个妇人,妇人也极其清瘦,妇人手里还拽了个女娃。
见李晚娘在看他们,男子当即牵着妻女上前。
“婶子,我们是逃难过来的,婶子,其实从您一开始进梨花镇,我就注意到了您。”
李晚娘摆了摆手,“我不是你婶子,你跟着我们干什么?!”
男子拉着妻女就要跪下。
李晚娘眼疾手快,她可不想成为这条路的焦点。
“老实,咱们走!”
想来也没有什么好事,李晚娘当即快步往回走,这一家三口纠缠不起。
出梨花镇的过程中,一大波流民开始往外涌。
也有人不想离开的,不想离开梨花镇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自卖,卖身为仆,就可以仆从的身份留下,如果主家心善,也能得一口吃的,一片遮风挡雨的瓦片。
只是梨花镇也不是很富裕,又有几个人能买得起奴仆呢。
再说即使现在买得起,也不愿意蹚这浑水,谁知道这些人有没有坏心思。
跟着李晚娘的一家三口就是打了这主意。
两人快步穿过流民群,因为他们穿得很差,同流民差不多,也没有怎么引起注意。
李晚娘在出城时还往自己脸上身上抹了灰,看起来风尘仆仆,很快,两人顺利地到了大河村的小路。
上了小路,李晚娘才长舒一口气。
“老实,休息一下,喘一口气。”
李老实将背着的竹筒递给李晚娘,李晚娘喝了一大口水。
刚才出镇的路上,走得快,早就口干舌燥了,只是也不敢把水拿出来喝。
半罐水喝下,才觉得全身畅快。
两人休息好了,正准备起身时,竟然看到了刚才跟踪他们的一家三口,此时满头大汗地盯着两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