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册封大典
作品:《抄空国库去流放,反派夫君你跑什么?》 沈昭容打算将运送田里作物能换银钱这件事告诉村子里的村民,作物长势好速度快,家家都面临着收成,但无处可买的境地,沈昭容这一下,算是又救了赵家村。
这个消息通过村长放了出去,陆陆续续便有用过沈昭容菜种的村民前来咨询。
村民们万万没想到沈昭容给的种子种出来的蔬菜长得这么快,比自家田里原本普通的快出不止两三倍。
“萧夫人啊,这菜要是收了可是要快点卖出去的,不然在家中囤着囤久了可都要坏了,就白瞎功夫了。”
“村长不是说了,我能帮大家找好通路将你们每家多余的蔬菜卖到南方去,不过银钱这一块儿就不能给得太快了。”沈昭容将先前拟好的文书一张张分发给村民们看:“事先按照大家能提供蔬菜的数量给定金,等蔬菜运到地方了,再给大家结算尾款。”
村民们大多数听不懂什么定金,尾款的,只知道跟着沈昭容有钱赚,而且这个钱的数量肯定不小。
几人面面相觑都频频点头同意。
“萧夫人,我们都信你,都交给你了。”
“哎,这事儿成了也不全都在我身上。”沈昭容道:“你们要将收货的蔬菜挑出成色好的,并且要都收拾包好,我也会检查的,不符合条件的可是不能要的。”
村民们觉得沈昭容说得也有道理,天下哪儿有掉大馅饼的道理。
况且她说的这些工并不难做。
“我看大家最近也在陆陆续续收蔬菜,这样,三日之后开始装车,如何?”
“没问题,萧夫人,我们这几天都能把事情做好。”
“那大家就来签字吧。”
一提到赚钱,沈昭容的双眼都放光似的,看着一个个签字的村民,她突然又想到了一件事。
“对了,你们家中若是有人打猎,动物的皮毛也是能换钱的。”
“动物皮毛?”有个猎户家的妇人抬了头。
“没错,那些达官贵人可喜欢这种纯正的动物皮毛了,估计能换个不少钱。”
“我家男人之前上山打猎,家中留了两三张呢,都能拿来用吗?”
“到时候装车的时候一起带过来,给我看看,合适了照样给你算钱。”
那猎户家的儿子正值娶妻的年纪,正缺钱的时候,听到沈昭容这话,顿时喜笑颜开:“多谢萧夫人了!”
准备蔬菜皮毛的日子里,家家户户都忙碌起来,萧家的人也没闲着。
沈昭容在县城和赵家村王凡,一是答应了刘子成去刘家酒楼熟悉一番,还要研究新的菜式。
二便是也要了解县城整体的商业状况,看看是否有合作的可能。
萧景清一边和太子通信,太子确定了会在暗中支持刘柄的商队,以换取足够盐煤资源。
另一边萧景清还要兼顾体能训练来恢复内力,以及教萧瑶些功夫。
或许是因为出身于将军世家,萧瑶虽为女儿身,但悟性很高,体质也好,学什么都快甚至比萧家两兄弟儿时进步得都要快。
陈武奉命在外调查岭北其他县城村庄的事。
老夫人等其余的人便主持家中内务,一切都在有条不紊进行着。
京中,姜贵妃和宬王秘密会见手握岭北城防兵权的大臣。
以利相诱,让那大臣为他们所用。
“听闻,大人在岭北的军队里克扣军饷,给自己谋了不少利,军中多有不满,似乎是要向上告发大人呢。”宬王手指轻轻点着桌面,似笑非笑的模样。
“臣,臣不知。”
“你自然是不知。”姜贵妃道:“你远在京城述职,又怎么会知道趁你不在的时候,那些人究竟做了何事呢?”
“万民信送到父皇眼前之前,我还是有能力帮你拦一下的。”宬王道:“不过,就得看大人明日启程返回岭北之后,愿不愿意帮我们做一件事了。”
那人算是岭北地方手握兵权有不少权力的大官,偏居一隅山高皇帝远,自然可以为所欲为,若是因此被褫夺官职,那在岭北的苦寒日子就太难过了。
“我愿意!宬王您尽管吩咐。”
“这事儿也并不困难,你就派点人,在岭北闹出些事情,最好是能慢慢变成大规模的混乱,届时也无须你插手,由那岭北的知州管着呢,看戏就好,你担不上责任。”
“殿下此话可当真?我一家老小都在岭北,若是……”
“你就放心吧。”宬王道:“就算你不答应帮我,万民信被父皇看过,你觉得你这乌纱帽还戴得了吗?”
“臣……臣遵命。”
岭北那边一旦闹出点事,不用说六皇子的婚期会拖延,就连在岭北的萧家没准也能遭殃。
在宬王的眼里,萧家绝对不能卷土重来,他好不容易和姜贵妃一起除掉了萧家这个太子最强的帮手,不能白白耗费力气。
礼部拟定好了六皇子封亲王的流程,皇帝亲自定下了封号,为“睿”。
隔日便举行册封大典。
六皇子得此殊荣,良妃也被晋为良贵妃,母凭子贵,亲王的母亲得是贵妃的品级。
姜贵妃自然是不悦,从前还能因为是贵妃压良妃一头。
现在二人同为贵妃,姜贵妃自然是不能刁难良妃了。
而此事,却是太子同皇帝下棋的时候,无意间提起来的。
“父皇,礼部的奏折我看了,为何只提及六弟册封亲王,却将良妃娘娘忘了呢?”
皇帝年纪渐长后,有时更偏爱温柔体贴的良妃多些,再加上有律法,良妃晋升贵妃,皇帝自然也是愿意。
刑部尚书这大半年来也帮皇帝做了不少事,平民怨,巩固皇家威严。
“册封完后,也一并赏了刑部尚书吧。”
册封大典当日,几位皇子和重臣都在场。
一切按照流程走完后,两个时辰已经过去了。
自此,六皇子为睿王,几乎同宬王平起平坐,新赐的府邸也要比以前大多了。
而册封大典即将结束前,又宣了给睿王和英宁郡主赐婚额旨意。
婚期初步定在下月。
届时,云南王也会从南疆之地赶往京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