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高产种子

作品:《抄空国库去流放,反派夫君你跑什么?

    萧景清跟着沈昭容在她的意识空间里四处散步,真看到了沈昭容曾经拿出来的东西,比如那个吃起来很清甜的果子。


    其他的地方和现实世界并没有什么不同,就是这里有很多的物资,而是呼吸这里的空气,会有凝神聚气之效,让萧景清觉得身心舒畅。


    “这些就是全部了。”沈昭容道:“其实也没有多特别的。”


    “当然很特别。”萧景清道:“若不是有昭容你的意识空间,我们或许在流放的路上就饿死冻死了。”


    “都是小事啦。”


    沈昭容不习惯任何人赤裸裸的夸奖,只能含糊其辞过去。


    “意识空间这事要不要告诉母亲她们?”沈昭容思考着:“不过就是怕她们一时间有点难以接受……”


    “不会的,此事由我来说吧。”萧景清道:“我了解母亲她们,是真的喜爱你,自然不会介意这些东西,反而会觉得你很厉害呢。”


    “那就都靠你了!”


    沈昭容自己是不太会解释复杂事情的,有人代劳她自然是乐意至极:“记得把结果告诉我哦!”


    两个人从意识空间里出来后,一同睁开双眼,又颇为默契地转脸相视一笑。


    “现在我身上可一点秘密都没有了。”沈昭容越说越理直气壮:“你也要对我是一样的。”


    ……


    年过得很快,岭北的冬天虽然长,但却四季分明。


    积雪慢慢都融化了之后,赵家村的村民们开始陆续在耕地之中忙碌起来。


    村长先前答应萧景清的事,说要找人教萧家人耕地之术,也找人兑现了。


    一些个曾经受过萧家恩惠的村民们甚至自发找到村长,主动请缨教萧家人耕种。


    最后村长还是选了两户相较比较稳重的人家,到萧家的耕地里教授。


    其中,便有谢淮之的父母。


    萧瑶和谢淮之玩儿得好,也很开心他家能来帮自己,便兴致勃勃拿着工具跟在谢淮之身旁,有样学样。


    小孩子学东西快,不到一个时辰便掌握了精髓。


    萧家人毕竟天资在那里摆着,也就半天的时间,所有人便都学会了。


    而沈昭容在库房囤积的高产种子总算是派上了用场,在下午的时候,全家人便齐力在田里种上了当季的植物,最多的还是粮食大麦,花生,土豆,和部分蔬菜。


    只不过这批高产种子的生长速度,没有在院子里暖棚的那么快,若是速度太惊人,很容易令人生疑。


    萧景清悄悄问道:“昭容,你这些种子也是在意识空间里取出来的吗?”


    “对。”沈昭容点头道:“但是没有那么离谱,就是成熟地稍微快那么一点,产量要相比普通的更为丰富一些。”


    “那我们要不要将这些种子赠送一些给村民们。”萧景清提议道:“就当是报答这段时日大家对我们的照顾,如何?”


    沈昭容觉得此法可行,萧景清还是颇会招揽人心的嘛。


    “那我去送种子。”


    “昭容,我同你一起去。”


    沈昭容是个行动派,说去送种子,便在一天之内都解决了这件事。


    凡是拿了他们种子的农户,沈昭容都再三嘱咐要好好照顾,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成。


    村民们见识过沈昭容和萧家的本事,自然是很听话,每日都辛勤照顾,很快便有的村民发现了,这批种子的与众不同,长势更好,速度更快,看起来结的果实骨朵也要比从前的多。


    不过,发现了端倪的村民们并未大张旗鼓,也是怕萧家原本想要隐藏这个秘密,若是被他们抖搂出去,以后可没有好事儿能搭个顺风车。


    ……


    另一边,原州刺史回京复命不久后,一开春,京城便有了不小的动作。


    首要的大事便是下旨到原州,让太子回京。


    太子已然在原州住了许久,有了原州刺史的阻碍,和皇帝的敲打,苏家偷偷找铁矿的事也进展得很不顺利。


    眼看着不需要自己在原州继续盯着了,太子也打算回宫,助自己六弟一臂之力,因为他也听说了,不久后,皇帝便会给六皇子封亲王,朝廷局势再次发生了明显的变革。


    太子回京城的阵仗很大,最麻烦的是这次回去的路上跟着的不少都是宫里的人,太子要记着时时刻刻装病,还要在喝沈昭容的药时,避人耳目。


    其余的,便等都到了京城再说。


    京城中。


    自年节之时,五皇子向皇帝请求娶郑家嫡长女,得到了皇帝的同意后,郑家的后院便不敢再苛待郑熹儿,也被父亲大理寺卿重视起来。


    郑熹儿的病痊愈了之后,捏着五皇子留下的玉牌,常常出神。


    他为何要为了自己做到如此地步?


    郑熹儿想要见五皇子一面问清楚,但迟迟没有这样的机会。


    郑二小姐虽心悦五皇子,但又不能抗旨也不能像从前一样欺负郑熹儿,只好把自己闷在房间里,天天生闷气,耍小姐脾气。


    而消息传到了姜诗意的耳朵里,她却只有惋惜。


    姜诗意是知道郑熹儿的,虽然不熟悉,但也知道此女子有个温和胆小的名声。


    只是她想破脑袋都不知道,五皇子是怎么看上这个曾经是小官家的女儿的。


    开春后,皇帝下的第一个有关皇子的旨意,并不是册封六皇子为亲王,而是给五皇子和郑熹儿赐婚。


    郑熹儿第二次进皇宫,也是又一次见到了五皇子,只是大殿之上不好说话,她只好毕恭毕敬接了旨。


    “郑姑娘,五皇子从小便失了母亲,他过得孤苦,日后娶妻了,你们也好做个陪伴。”皇帝语重心长道:“大婚庆典等礼部挑好了日子,再一并通知你们,届时我也会去。”


    “多谢父皇成全儿臣。”


    赐婚旨意正式下达,全京城便知道了五皇子和郑熹儿是真正的夫妻。


    有人羡慕,有人嫉妒,也有人因为此桩婚事,和大理寺卿府来往地更加频繁了。


    离开了皇宫后,郑熹儿叫住了五皇子,到底还是想问出了缘由来。


    五皇子转身上前一步盯着她的双眼,未等郑熹儿开口便直接道:“我一直以来都心悦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