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成亲

作品:《崇祯先别上吊,朕从南洋打过来了

    朱胜枫一番关于钢铁与民生、关于女子也能顶半边天的言论,让郑秋婵美目异彩连连,内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启迪。


    尤其是郑秋婵很认可,才华不等于能力。读书好未必就是真人才,能造福百姓才是真正的能力,是真正的人才!


    这让她对朱胜枫有了更全新的认识。比那些只知道之乎者也,写几首酸诗的才子,强了不止一个档次!


    “贤婿啊,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郑芝龙称赞道。至于这老狐狸是客气,还是真心实意就不知道了!


    参观完炼铁厂,朱胜枫带着三人回到总督府,并设宴款待。


    席间,郑芝龙看着与朱胜枫相谈甚欢,眼神中已无半分抵触,反而充满好奇与探究的女儿,又看了看对朱胜枫崇拜有加的儿子,心中已然有了决断。


    饭后,郑芝龙找了个机会,单独与朱胜枫商议婚事。


    “贤婿,秋婵这孩子,看来对你也是满意的。老夫观你二人,郎才女貌,甚是般配。这婚事,宜早不宜迟,你看如何?”郑芝龙开门见山。


    朱胜枫略一沉吟,说道:“岳父大人,小婿自然希望能早日与秋婵完婚。只是你也看到了,如今诸事繁杂,仓促准备,恐有怠慢。不如将婚期定在明年开春,也好从容筹备,给秋婵一个风光的婚礼。”


    郑芝龙却摆了摆手,语气坚决:“不必等到明年!老夫看过了,十天后,也就是六月三十,便是黄道吉日,诸事皆宜!就在那天把婚事办了吧!”


    “十天?”朱胜枫有些愕然,“这也太过仓促?许多东西怕是来不及准备。”


    朱胜枫没想到郑芝龙这么急。他一个光棍都不急,你急啥!


    “诶,有什么来不及的。”郑芝龙大手一挥,“你如今是吕宋之主,一声令下,还有什么办不成的?至于聘礼、嫁妆,你我两家还需计较这些?一切从简即可,关键是尽快把仪式办了。”


    郑芝龙心里自有盘算。


    他算是看明白了,朱胜枫这小子魅力太大,不仅把自己儿子拐来当了手下,一口一个大都督,大将军,只知道有朱胜枫,都快忘了自己这个老子,忘了自己是郑家继承人了!


    现在看来,自己这宝贝闺女也快要被他“忽悠”瘸了,都答应去当什么“女教习”了!这要是长时间待在吕宋,婚事却迟迟未办,搞不好哪天闹出“人命”,传出去像什么话?


    他郑芝龙在福建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女儿还没过门就长期待在未婚夫地盘上抛头露面,于礼不合,名声不好听。


    必须快刀斩乱麻,先把名分定下来!


    朱胜枫见郑芝龙态度坚决,转念一想,早点结婚也好,既能安定内部人心,也能彻底将郑家绑上自己的战车。


    他本身也不是拘泥于形式的人,于是便点头同意:“既然岳父大人认为可行,那小婿遵命便是。我这就吩咐下去,全力筹备。”


    “好!爽快!”郑芝龙笑道。


    消息传出,整个振明军高层和吕宋省立刻高效运转起来。


    大都督要大婚,而且要一次迎娶三位夫人,正妻李秀娘,平妻许亦娇、郑秋婵,这可是天大的喜事!


    尽管时间紧迫,但在朱福的统筹下,各项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


    朱福比任何人都激动,他可是看着朱胜枫长大的。


    对朱胜枫比对亲儿子朱兴还疼爱,看到大少爷如今终于要成家立业了,朱福激动地跑到朱胜枫老子的牌位前,激动得老泪纵横,将这个好消息告诉朱家列祖列宗!


    正巧,新型织布机刚投产不久,赶制出了第一批质地优良的红布,立刻被分发下去,用于装点各个城镇。


    时间飞逝,转眼十天过去,来到了崇祯十三年六月三十。


    这一天,整个吕宋都沉浸在喜庆的海洋之中。


    从新金陵城到重归城,从各个屯垦点到港口码头,到处张灯结彩,红色的绸缎和灯笼挂满了街巷。


    百姓们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自发地聚集在庙宇、道观,为给他们带来好日子的大都督朱胜枫祈福。


    短短几个月,他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吃得饱穿得暖,再也不用被红毛鬼欺压。


    这一切都拜大都督所赐。如今大都督大婚,他们怎能不衷心祝福?


    作为朱胜枫起家之地的思明镇,更是成为红色的海洋。所有的主干道两旁都挂满了红灯笼,崭新的红布条在微风中飘扬。


    家家户户门口都贴上了喜字,清扫了街道。镇上的百姓,很多都是最早追随朱胜枫的老人,与朱胜枫感情最深,他们将今天看得比过年还要重要,一大早就换上了自己最好的衣服,涌上街头,等待着迎亲的队伍。


    吉时已到,总督府内鼓乐喧天。


    朱胜枫身穿自己最威风的银色盔甲,戴着大红花,显得英武不凡。


    他骑着一匹神骏的白色高头大马,马头上也系着红绸大花,在一众同样身着喜庆服饰的手下簇拥下,浩浩荡荡地出了总督府,开始巡游思明镇,迎接三位新娘。


    按照规矩,他首先要去接正妻李秀娘。李秀娘此刻不在总督府,而是在李秀全的府邸,本来就是她的娘家。


    迎亲队伍所到之处,立刻引发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和鞭炮声。


    “大都督大喜!百年好合!”


    “早生贵子,开枝散叶!”


    “祝大都督和夫人永结同心!”


    ……


    百姓们挤在道路两旁,挥舞着手臂,大声喊着祝福的话,脸上洋溢着真诚的笑容。


    朱胜枫骑在马上,不断向道路两旁的百姓拱手致谢。


    他心情极好,看着这万人空巷为自己庆祝的场面,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油然而生。


    他起兵造反大半年,辗转奋战,打下这片基业,更赢得了如此多百姓的真心爱戴,如今又要迎娶心爱之人,人生得意,莫过于此。


    看着欢腾的人群,尤其是有很多孩子,在他的示意下,跟在后面的小花,花娘带着一群侍女,抓出大把大把色彩缤纷、包装精美的现代糖果,笑着撒向人群。


    毕竟是他大喜的日子,普天同庆,他也是大出血。


    “抢喜糖咯!”


    “哇!好漂亮的糖纸啊,亮闪闪的!”


    “好甜!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糖!”


    ……


    孩子们顿时沸腾了,欢天喜地地挤在一起争抢。大人们也凑趣地捡起几颗,剥开糖纸放入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