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七三分账

作品:《崇祯先别上吊,朕从南洋打过来了

    朱胜枫望着郑芝龙,看得郑芝龙很不自在。


    自己与这小子联姻,本来是觉得这小子是潜力股,自己来捞好处的。可总觉得,自己也是被这小子算计了!


    “岳父大人,你在东南沿海一带,可以说是相当有威望。小婿是佩服不已!”


    郑芝龙摆手说道:“有话你就直说,别给我戴高帽。”


    朱胜枫笑道:“肺腑之言,想来岳父大人在琼州应该也能说上话。我们先以商人的身份,在琼州开矿。”


    “毕竟现在与朝廷接触,恐怕朝廷也不会答应我们。反正琼州天高皇帝远,我们只要跟当地的土司,官员打好关系,开矿应该不是问题!”


    郑芝龙想了想,他的确能在琼州说上话,在琼州开矿也不是难事!


    “这个开矿倒是不难,难的是,一旦咱们产出大量的钢铁,难保当地人不眼红啊。”郑芝龙说了个很现实的问题。


    这样的问题,别说古代了,就是现代也不可避免。


    很多企业去一些地方办产业,就会遇到很多眼红的人,背地里开始使绊子,甚至直接明抢。


    别说企业了,一个村的,谁家搞养殖,搞种植赚了钱,总会有红眼病的人投毒,放火啥的。


    朱胜枫冷笑一声:“我们的军队,我们手里的火铳难道是摆设吗?”


    “岳父大人你可是海盗出身,解决这样的问题,你应该比我在行。我们组织护矿队,谁敢觊觎咱们的矿,直接灭了他!”


    “呵呵,然后封锁琼州海峡,没我们的允许,谁也不能离开琼州。只要我们能解决当地的官员,说直白点,将琼州变成咱们的地盘,还不是轻轻松松?此地天高皇帝远,谁来也不好使!”


    郑芝龙感叹朱胜枫是真够狠,比他都够狠。


    “好,就这么干。只是开矿后,这产出如何分?”郑芝龙问道。


    这可是切实的利益,他虽然要跟朱胜枫联姻,可亲兄弟还明算账呢,更何况是翁婿。总之该争取的利益,他是不会松口的!


    “我出技术,而且是先进的炼钢技术,能直接炼出优质钢,产量也会极高。护矿队,我们各出一半,技术工我这边出,力工你那边出。不过主要是我的人主导,都得听我的命令。嗯,产出七三分,如何?”


    朱胜枫也不会让步,说什么五五分。开玩笑,他出技术,还提供如此重要的矿产分布资料,要七成很合理吧?


    说难听点,即便没有郑芝龙,他同样能拿下琼州。


    他会用西班牙人的名义,直接攻下琼州。就以大明现在这副鸟样,根本无暇顾及琼州这鸟不拉屎的地方!


    最后,可能就是跟大明签订协议,直接弄个港口,然后允许他们开矿之类的不平等条约。


    只是这样一来,他后续的计划就不太好展开了。他不到万不得已,不想这么干罢了!


    郑芝龙却觉得吃亏了,强调道:“贤婿啊,我可是要上下打点关系,还要出人出力,这三成是不是少了点?”


    朱胜枫笑道:“岳父大人,你根本不明白,我提供的技术有多强大,未来的钢铁产量会有多少!”


    “三成不少了,这么跟你说吧,未来你每年至少拥有几百万斤的优质钢,听清楚是优质钢,不是铁。”


    “其实给你这些钢铁,你也用不完,也是拿出去卖。我拿来有大用,对我们都有好处!”


    朱胜枫很鸡贼,学了某位营销大师的方法,故意说成几百万斤,其实换算一下,一百万斤也就五百吨。


    只要朱胜枫将贝塞麦转炉的科技点出来,区区一两千吨,还不是分分钟炼出来。


    他现在拥有蒸汽机,先进的机床,发电机,电机,要是还弄不出贝塞麦这种初级转炉,他是真该买一块豆腐撞死得了。


    至于说发电机,电机要是不够用咋办,别墅里铜线不少,磁铁也有,手搓电机还是比弄转炉简单得多!毕竟材料都是现成的!


    尤其是石碌铁矿是富铁矿,含硫含磷都很少,甚至都不用太考虑酸碱性,难度就更小了。


    主要是,他不需要规模化,重复建造钢铁厂。这样他还真搞不定,他一个人就是累死也搞不定!


    他只需要打造一个小型化的炼钢厂,弄几个小型转炉,一炉炼制出一两吨的钢就行了。一天有个几十吨,就暂时够他用了。未来再慢慢想办法扩大规模!


    若是让他弄那种巨大的转炉,他是真没那个能力!


    现在说这些还有些早,铁矿,煤矿的具体位置还没有找到。朱胜枫也只是知道大致位置,还需要派人去仔细勘探。


    不过石碌铁矿与长坡煤矿都是露天矿,想要找到并不是很难!


    正好趁着这段时间,他可以赶紧将小型侧吹贝塞麦转炉弄出来。这种转炉比真正的贝塞麦转炉小得多,一炉也就出一到三吨钢。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光头时期国内技术落后,就只能用这种方法炼钢。


    直到建国后,逐渐从空气酸性侧吹,改进为碱性转炉,再后来技术进一步提升,可以吹氧气与柴油。


    最后逐渐淘汰,使用更先进的顶吹技术的转炉。


    当然,朱胜枫用的是光头时期的落后技术,光头这种人间之屑都能搞定的技术,他有现成的技术资料,还有更先进的加工技术,前人的成熟经验,没道理搞不定!


    还是那句话,他亲自参与,解决的是有无问题,而不是规模化问题。


    不夸张地说,他利用别墅里所有的工具,材料,他都能手搓一辆摩托车,甚至早期的汽车。但想要大规模制造,自然是没办法办到的。


    甚至手搓三酸两碱,各种底火,火药,他同样能办到。可没啥用,实验室制作与大规模制备之间,差着一条银河!


    石碌铁矿含硫,含磷量都很低,他也不用将酸性炉,费劲巴拉地改为碱性。


    还有一点他拥有更大优势,那就是别墅空间本身就是巨大外挂。他可以将所有炼钢设备,在思明镇全部制造,装备好后,整体弄进别墅里,然后带到琼州。


    这样就省得来回组装,拆卸,运输的麻烦,节省了很多事情!


    朱胜枫与郑芝龙两人分头合作,朱胜枫回吕宋开始研究技术,郑芝龙则是派人去琼州,赶紧寻找铁矿与煤矿,同时利用自己在东南强大人脉与影响力,搞定当地的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