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几家欢笑几家愁
作品:《大明:万倍杠杆,一天一个新技能》 王府,后院。
吴素宁和吴秀容愁眉苦脸的坐在一起,房间里的气氛沉闷至极。
今天早上,太妃传信,让她们来王府请安。
吴家两姐妹明白,太妃名义上是让她们请安,实则是要问求官的事情。
本来按照太妃的计划,入宫得宠之后,应该把自家兄弟托上高位,互帮互助。
没想到两人一番折腾,只得了个小旗官和驿站主管。
别说帮她们两人巩固势力,就是传个消息都难如登天。
可吴太妃是她们的长辈,即便知道此行要受责骂,也不敢不来。
“太妃驾到!”
门外的下人轻声通传,吴太妃沉着脸走了进来。
郁闷的吴素宁和吴秀容连忙起身行礼。
“见过太妃。”
吴太妃径直走到主位之上坐下,冲着周围的侍女们摆摆手。
“你们都退下,哀家和素宁秀荣聊聊家里的事情。”
等到所有下人离开,吴太妃的眼神顿时变得凌厉,瞪着两人沉声问道。
“哀家听说,你们两人开口向皇帝求差事了?”
见到太妃这么直接了当,两女对视一眼,姐姐吴素宁小声回答。
“太妃果然消息灵通。”
“这段时间,陛下夜夜宿在我们姐妹宫中,对我们两人多番宠幸。”
“我们姐妹觉得时机已至,这才开口。”
“可没想到陛下如此狠心,只给了两个芝麻绿豆大的官。”
这番话既是认错,也是卖惨,想让吴太妃骂的轻一些。
看着两人窝窝囊囊的样子,再想想她们求来的两个官位。
吴太妃气不打一处来,指着两人训道。
“哀家之前跟你们怎么说的?得先在后宫站稳脚跟!”
“陛下这几日宿在你们宫中,看起来是宠爱你们,实际上是见到新人的新鲜感!”
“你们得趁着这股新鲜劲,想办法去抓皇帝的心!”
“这时候求官,皇帝定然认为你们居心不良,自然不会给你们好脸色!”
“你们在开口之前,就不知道动动脑子,仔细想想吗?”
想到两人给皇帝留下坏印象,很可能会影响吴家以后的发展,吴太妃越想越气。
“你们这两个赔钱货,真是胸大无脑,白白浪费哀家一番苦心!”
听到太妃骂的这么狠,吴秀容低着头翻了个白眼,但也不敢当面顶撞太妃。
吴素宁则乖乖听着太妃责骂,脸上的愁容更重。
足足训了两人一炷香时间,吴秀容实在忍不住了,趁着太妃喝茶的功夫说。
“太妃,我们是告假出来的,要是回去太晚,恐怕又要惹陛下生气。”
吴太妃知道这是借口,但也懒得拆穿,摆摆手让两人赶紧回去。
吴家两姐妹如蒙大赦,忙不迭地起身行礼,回宫去了。
看着两人匆匆离开的背影,吴太妃的眼睛微微眯起,一道精光从中闪过。
“以这两个赔钱货的脑子,兴盛家族肯定没戏。”
“而今只能指望她们肚子争气,多生几个皇子了。”
吴家两姐妹回宫的消息,很快就传到孙太后的耳中,她若有所思地问。
“这两人出宫见吴太妃,可是有什么要事?”
身边伺候的太监黄顺,小心地将剥好的葡萄递过去。
“奴婢听说,永秀宫的两位娘娘,为自家兄弟向陛下求官。”
孙太后柳眉轻挑,将葡萄籽吐在宫女手上,平静地问。
“陛下准了?”
在吴太妃将吴家两姐妹,送到宫里的时候,孙太后就猜到,她们想要做外戚。
只是没想到这两人行动这么快,不到一个月就开口了。
黄顺知道孙太后的意思,轻笑着回道。
“陛下准了。”
“不过给她们兄弟的官,一个是小旗,另一个是驿站主管!”
孙太后还担心,陛下被美色迷惑,给这两人的兄弟封大官。
之前王振还在的时候,陛下就听信他的话,给王振的不少亲信封了要职。
可听到是小旗和驿站主管后,孙太后差点把刚吃掉的葡萄喷出来!
“这孩子,也太调皮了。”
孙太后轻笑着摇头,心中却对皇帝的处理很满意。
“皇上驾到!”
随着太监的通传声,梁渊快步从门外走来,冲着孙太后微微一礼。
“孩儿给母后请安。”
孙太后让梁渊起身坐下,随口说起求官的事,满意地夸奖道。
“皇儿,这段时间你长进不少。假以时日,必然能成为一代明主。”
梁渊听出,母后这是夸自己长脑子了,笑呵呵地回道。
“有母后督促,这是板上钉钉的事。”
之前跑业务的时候,梁渊跟客户聊到过明史,知道孙太后对朱祁镇,十分疼爱。
甚至连夺门之变,都是在孙太后的默许之下,才能顺利进行。
不然太后派人传道旨意,夺门之变很可能就失败了。
想到这里,梁渊对面前这个慈眉善目的太后,多了几分亲近。
“母后,孩儿率军征伐瓦剌的时候,从漠南带回一批上好的羊羔。”
“其肉鲜嫩-爽滑,毫无膻味,切成肉片涮着吃最好。”
“最近天气转凉,孩儿陪您吃顿火锅。”
孙太后含笑点头,两人痛痛快快地吃了一顿。
几天时间,转眼便过。
这天吴奇正准备出门,忽然见知府大人,陪着一位京官进了吴府。
京官将手中圣旨往上一捧。
“皇上有旨,吴奇,吴温接旨!”
吴奇脸上闪过一丝兴奋,连忙打发下人,去把家里人都叫出来。
前些天京城来信,说自家妹妹入宫做了妃子,而且颇得陛下宠爱。
那时候他就猜到,用不了多长时间,自己就能升官。
没想到圣旨来的这么快!
吴家人听说要接圣旨,很快就都赶到前院,一个个兴奋的不行。
“秀荣妹子做了贵妃,连着他哥吴奇也要高升了!”
“我小时候跟素宁姐姐玩得可好了,她说不定也会封我个一官半职!”
看着幻想人人当官的吴家人,京官嘴角闪过一丝冷笑。
“吴奇,吴温接旨!”
“朕听闻你二人素有报国之心,如今漠南之地,大量官职空缺。”
“特封吴奇为驿站主管,吴温为小旗官,旨到之日,即刻赴任!”
京官合上圣旨,看着呆若木鸡的吴家人,心中好笑。
“吴奇吴温,还不上前接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