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小材大用

作品:《三国:曹操说我天下无敌

    踏白军的责任,比选锋军和胜捷军都要特殊。


    背嵬军就好比特种兵,人数虽然不多,但装备和战斗力都是最好的!


    踏白军就是背嵬军的支队,探路,查敌情,奇袭破敌都是踏白军的事。


    横江军是水军,也是最独特的。


    选锋军、胜捷军、破敌军和游奕军,都是配合其他几军的奇兵。


    刘辟和龚都负责选锋军,眭固和廖化负责胜捷军,不是小材大用。


    因为这四军,不需要主将有很强的实力。


    但前军就不同了,前军是先锋部队,以后的先锋就由前军来代替。


    因为徐晃有周亚之风的名将,林浩觉得他最适合,当前军校尉。


    林浩见刘辟和眭固都不服气,也没怒斥。


    麾下将士,和平竞争,有利于增加各军将校的信任和默契。


    “如今练兵之法和统兵之法,都是我教的,比起来来也没什么意思。”


    “我看背嵬军、胜捷军、选锋军和踏白军,出一人和公明比试弓箭!”


    刘辟和眭固拍手叫好:“君侯,请安排!”


    随后。


    林浩派遣亲卫在院中大树上,挂一个白布,中央画个圆心,以百步为界比箭。


    首先是刘辟策马前来,扣上箭,拽满弓,一箭射去,刚好射中圆心。


    “我箭射技术怎样?”


    刘辟嘴角上扬,露出笑意。


    这些年刘辟当黄巾,别的不怎样,弓箭还玩的挺溜的。


    眭固也是策马上前,洋洋得意,吆喝一声:“看我的!”


    一箭射去,同样中了圆心。


    徐晃的武艺和箭术,臧霸和孙观见识过,知道他有过人的实力。


    所以,让徐晃担任前军校尉,二人无话可说!


    不过孙观也想去试试,自己的箭法,也不想扫了林浩的兴致,也是策马出列,张弓搭箭。


    “你俩看我解箭。”


    弓拉满,一箭中了圆心。


    接着,该背嵬军了。


    典韦箭术不精,想用飞戟又违规,左右为难!


    雷冠咧嘴轻笑,飞马出列:“你们三人射箭之术太普通,我今日定会让你们刮目相看,背嵬军的箭术。”


    于是,雷冠策马翻身,扭头一箭,稳稳射在圆心上。


    四人的箭,全都中在圆心。


    随后,四人目光锁定在徐晃身上,拭目以待他的箭术。


    臧霸和孙观只是,想要看一下徐晃箭术如何精妙,只有刘辟和眭固心中不服。


    徐晃知道,林浩设置箭术比武,其实是为他准备的立名之举!


    倘若比箭术精妙。


    江东太吏慈和荆州的黄忠,都有百步穿杨之能。


    徐晃同样有这般的能力!


    于是,徐晃抬头仰望前方,一跟枝条,一箭射去,刚好将枝条射断。


    徐晃捡起枝条,策马反回,来到林浩身边,拱手一礼:“君侯!”


    刘辟和眭固被徐晃,这百步穿枝的箭术给惊呆了。


    俩人虽然射箭技术好可以,但也没有徐晃这般,一箭射中细如针尖,随风飘着的枝条!


    “徐校尉真乃神射,让我等佩服!”


    眼见为实,刘辟和眭固心服口服。


    臧霸笑着说道:“眭校尉,刘校尉,之前抢夺玉玺,是徐晃战中斩杀纪灵,一箭射死袁术。”


    “我们四将中,只有典韦在武力上可以超过徐晃了。”


    刘辟、眭固和龚都吃惊不小。


    林浩拍手叫好:“公明是神射、了得,汝南的先锋大将,非公明莫属了!”


    “刘辟、臧霸、眭固!”


    “末将在!”


    三人异口同声回应。


    “汝南的兵力不多,从今日起开始整军。”


    “一队五人,设队长,十人一什,设什长,两军一屯,设屯长!”


    “两屯一曲,设军侯,管辖三百人,五部一军,管辖三千人,设校尉,两曲一部,管辖五百人,设军司马。”


    “选锋军,胜捷军和踏白军,由刘辟、眭固和臧霸任校尉。”


    “郝昭和魏平,管辖一军,暂管军中辎重,由我统率左右中军。”


    “徐晃管辖前军。”


    踏白军有七千人,是汝南编制最多的。


    臧霸和孙观的兵权虽然被削弱,但二人没有半点怨言。


    因为汝南现在只有这么多兵。


    踏白军、选锋军和胜捷军,总共就八千人。


    徐晃的前军和郝昭、魏平的后军加起来六千人。


    总共加起来还不到一万五千人。


    还剩余一些兵马,但也不够组建三军,林浩也没有三军校尉大将可选。


    后军校尉都是用郝昭来担当。


    一般后军校尉管粮草,看似没仗打,但遇到有人截粮草,后军校尉也是至关重大。


    毕竟,郝昭是年轻后辈,当后军校尉,只能勉强应付!


    等到诸将离开,林浩唤来司马懿。


    玉玺一战,林浩没让司马懿随军,可以说司马懿在汝南,生活过得挺滋润的。


    汝南太守由曹昂暂代,对司马懿也很照顾,这让司马懿又回到了河内世家子的风采。


    司马懿来的途中,心中暗道:看来好日子又到头了,如果我能一直当昂公子的幕僚就好了!


    见到林浩,司马懿精神一整,拱手一礼:“君侯!”


    林浩的一句话,让刚才还精神抖擞的司马懿,浑身一哆嗦:“仲达,我想让你替我,去一趟夏口!”


    特么的!


    就知道林浩召见,准没好事!


    司马懿心都碎了,真是欲哭无泪啊!


    倘若只是单纯去夏口,或者出使哪里,司马懿都不会感到畏惧!


    一般情况下,两军交战都不会斩杀使者。


    以司马懿的智慧和器量,根本就不会有危险可言。


    但那次和林浩一起出使邺城,司马懿至今都还记得,林浩在袁绍面前言辞和善,辩战群谋。


    是何等的潇洒,名仕风流!


    但扭头就将袁绍的正妻和儿媳给劫走,做事风格就让司马懿恐惧!


    “君侯,夏口是不是有绝世美人?”


    司马懿下意识脱口而出!


    林浩撇嘴道:“仲达,你心思不纯,我林浩不是那种强抢鸣女之人!”


    司马懿脸上露出鄙夷之色。


    对,你林浩清高不抢民女,可你抢的美人还算少吗?


    自己心知肚明,出使邺城抢甄宓,去寿春还不是看中人家大小桥?


    这些司马懿只能憋在肚里,不敢反驳,小心翼翼道:“这次君侯让我去夏口,不知见的是何人?”


    林浩严肃道:“有一位姓甘名宁,字兴霸的小将,在黄祖麾下听令!”


    “此人出身益州巴郡,租上是战国秦国丞相甘茂!”


    “甘宁是个游客,结识了一群亡命之徒,携带弓箭,头插鸟羽,身带铃铛。”


    “甘宁如今被世人称为锦帆贼,因为因为甘宁出门披锦绣,战马舟船,总之很华丽!”


    “自从刘焉入蜀后,甘宁开始学习,钻研白家学说,进入仕途,从计为郡丞!”


    “后来刘焉死了,其子刘璋瞧不起甘宁,说他曾经是贼人,在荆州别驾从事刘阖的策反下,甘宁和娄发等人起兵反派刘璋。”


    “败兵后,甘宁去荆州投靠刘表,此时就在夏口。”


    “江夏豪族太守黄祖,每天冷眼瞧着甘宁,认为是贼人身份,使得甘宁很郁闷。”


    “此时去招揽,是最好的机会。”


    司马懿闻言是策反一个郁闷,不得志的勇将,暗暗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