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娇妻要陪

作品:《三国:曹操说我天下无敌

    曹昂听完后,恍然明白,不过又提出疑惑。


    “先生,一旦产生蝗虫,就很难绝灭,先生真的有灭绝蝗虫的方式吗?如果失败,该怎么办?”


    林浩不屑一顾,笑道:“只有东阿实施,肯定不能将蝗虫灭绝。”


    “要彻底清除,得兖州各郡同心协力才有希望。”


    “如果我们在冬晴未经雨雪天气时,明公就下令各郡县收结虫卵,并将其埋之。”


    “等到春天和初夏,看有无子。”


    “这样灭绝蝗虫的机会大大增加。”


    “现在为时已晚,我只能采取一些紧急措施了。”


    “我这么做,不是要治理蝗虫灾害。”


    “是要让兖州之民看到,只有明公担任兖州牧,才能让他们安稳生活,灭绝蝗虫灾害。”


    曹昂心服口服,用钦佩的眼神看向林浩:“先生真乃奇才。”


    林浩脸上露出不屑之色。


    兖州士民不过是一群土鸡瓦犬罢了!


    蝗虫之灾,只是他走的第一步棋子罢了。


    ……


    燕晴大婚之后,改变了发簪,表示自己是他人妻子。


    如今,只有一个妹妹在泰山郡,再无别的亲人。


    “郎君,今日回来这么早?”


    燕晴见到林浩走进内院,低声问道。


    说完之后,俏脸红到耳根,虽然已经相处多日,但燕晴还是没有完全适应。


    “公事要办,但娇妻也要陪啊!”


    林浩一边说,一边将燕晴揽入怀里。


    “郎君,别这样,大白天的让人看到,多难为情。”


    燕晴轻轻推了一下林浩,羞涩说道。


    林浩没有松手,呵呵一笑道:“你如今是我夫人,大白天怕什么?”


    “懒得搭理你。”


    燕晴没有继续挣扎,任由林浩肆无忌惮。


    俩人腻歪了一会儿,林浩没有再挑逗娇羞的燕晴,害怕等下大白天他也忍不住了。


    “晴儿,你是不是有个妹妹,嫁给了泰山郡羊衜?”


    林浩没有再嬉闹,严肃起来问道。


    燕晴惊讶看向林浩,疑惑道:“是,郎君是有什么事要让晴儿去办?”


    “自从泰山太守柏功畏罪潜逃之后,羊衜就担任泰山此职,兖州士民这次闹事反叛,羊衜倒是没参与其中,保持中立。”


    “我对泰山羊氏没什么好感,但羊衜毕竟是你妹夫。”


    “你可书信一封,告知你妹妹,劝说羊衜,不可违背曹昂的檄文,不然会丢掉性命!”


    燕晴胆战心惊:“郎君,事情有这么严重吗?”


    林浩撇嘴:“羊衜是泰山守郡,没有能力压制叛贼,如果蝗虫灾害再处理不当,那十个羊衜的头,都不够抵罪。”


    燕晴心急如焚:“我妹妹嫁给羊衜当续妻,已经苦不堪言,再因为羊衜而受到牵连,只有以泪洗面了。”


    “我马上就给妹妹传信过去。”


    ……


    曹昂没有耽误,向各郡传通告。


    预料之中,只有极少数人相信会有蝗虫灾害发生,执行政令就更别提了。


    这些反叛郡县,根本没有想到事情的严重。


    自以为聪明,猜想是曹昂糊弄他们,想替他父亲争取时间。


    荀彧同样是这么想,认为是林浩在故作玄虚,夸大其词。


    “因为林浩在东阿斩杀四十名名仕,加大了兖州士民,对明公的憎恨。”


    “如今,甄诚内也有很多反对林浩的声音。”


    “林浩又弄出执行蝗虫灾害的檄文,看来甄诚都要惶恐不安了。”


    “林浩做事太过偏激,不考虑后果。”


    其实,荀彧不看中林浩,他对林浩这种不尊重士民的手段,非常反感。


    本身他是个很谨慎的人,又极其擅长世家大族和平。


    林浩真是搞笑,想让士民和庶民连坐!


    荀彧根本不敢执行这种激化矛盾的方式。


    而且。


    荀彧也不相信,林浩消灭蝗虫的手段。


    “如今林浩在东阿造成人心惶惶,吕布又在濮阳虎视眈眈,继续下去,会让兖州民心丧失!”


    “事不宜迟,还是赶紧劝说明公,将林浩调离东阿的好。”


    荀彧心里暗自嘀咕道。


    随后,他立即书信一封,派遣人星夜兼程,给曹操送去。


    曹操只有两日时间就赶到濮阳。


    接到密信后,面色阴沉。


    郭嘉心领神会:“出什么事了?明公。”


    曹操眉头紧锁说道:“荀彧的埋怨信。”


    “他埋怨谁啊?”


    郭嘉疑惑道。


    曹操叹息一声,将信递给郭嘉:“针对童储的,说童储在东阿散布谣言,将会出现蝗虫灾害。”


    “童储在东阿下了几道政令,还让曹昂通知各郡,务必执行此政令。”


    “预防即将到来的蝗虫灾害。”


    “荀彧对举反感,认为他是在激化和兖州士民的矛盾,希望我把童储调离东阿。”


    预防即将出现的蝗虫灾害?


    郭嘉听完,大吃一惊,急忙打开密信,仔细阅读。


    思索、片刻。


    郭嘉眉开眼笑:“童储的意思我知道了。”


    “荀彧偏袒兖州士民,所以对林浩有意见,其实林浩不是在激化和兖州士民的矛盾。”


    “只是在用另外一种方式,缓和明公和兖州士民的矛盾。”


    曹操微微一愣:“你为何会如此想?”


    郭嘉眯着眼道:“如今已经入秋,就算真有蝗虫灾害,也有点晚了。”


    “林浩心知肚明,所以在政令上,说的很严重。”


    “眼下让曹昂去传达檄文给各郡,不是为了让兖州各郡配合,目的是在替明公转移矛盾。”


    “林浩出了檄文,就算蝗虫灾害真的出现,责任也不在明公身上。”


    曹操心有余悸,蝗虫灾害本身就属于天灾,一旦出现,那肯定要有人出来承担责任。


    到时候,士民流言蜚语,肯定会此起彼伏。


    曹昂早就出了檄文,责任自然不会推卸到他身上。


    “幸好你提醒,不然又会让林浩背负黑锅了。”


    “荀彧思想固执,很在意世家豪族的看法。”


    “林浩继续待在东阿,得罪人实在太多,对他不利。”


    曹操沉默片刻,毫不犹豫说道:“曹洪,你马上去东阿,下令让林浩来濮阳助阵。”


    “听令!”


    ……


    林浩得到曹操的下令,疑惑道:“是谁的主意,调我去濮阳助战?”


    东阿这批兵,大多数是新兵,外出作战和攻城,显然差了点,守城倒是没问题。


    曹洪没有隐瞒,直言道:“你在东阿,得罪的人太多,主公调你去濮阳避一避风头。”


    原来在这么回事,肯定又有小人背后打小报告了。


    林浩对于这些流言蜚语,早就做好思想准备,所以没有没敢到特别惊讶。


    琢磨片刻。


    林浩差人叫来曹昂:“明公下令,调我去濮阳助阵。”


    “我只带走亲卫营和典韦、雷冠,其余的都留给你守城,请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