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定日子
作品:《四合院:主打听劝,开局给易忠海养老!》 走进于家,陈向东先是打量了一圈于家的布局。
这是这处大杂院中一间不大不小的屋子,大概有60来平米。一个家该有的东西都一应俱全,墙上贴着具有时代气息的伟人画像,其他地方糊着报纸。
房间最里面能看到有三个隔断,隔出了三张床。看来,于海棠的父亲因为一些原因,并不在这个家里。
坐到桌前,他将手里提着的猪肉放在桌子上。
这一大块是空间里面最新养出的一批猪,里面上好的里脊肉。
虽然一开始抓到的是野猪,但经过他多代的培育。现在已经和一些家猪味道差不多了。
加上有灵泉水的buff加成,以及空间培育的神奇之处。味道口感就已经能够吊打家猪了。
“阿姨,我第一次上门也没什么可以拿的,就给你们提点肉。”
于母见此,笑得很是开心,但也赶忙将肉推回到陈向东手里。
“就叫你一声向东吧,向东,你来就来,拿东西可就不行了。”
对于于海棠处了对象这件事情,她是清楚的。
不仅是半天不回家这个原因,上回于丽也和她说过,于海棠处了对象,还送了金手链。
别的不说,光是这个金手链,于母便觉得于海棠是选对人了。
这年头能拿出这个,舍得拿出这个的,那可是万中无一的。
现在一见陈向东送于海棠回来,居然都还提着肉,一提就是那么大一块。
她心里更是欢喜。
心里最后一丝顾虑也被打消。本来害怕对方只是一个有钱有实力的,和自己女儿玩玩。
但知道上门提着东西,说明对女儿足够重视。
没想到,自家女儿找了这么一个好女婿。
陈向东又把肉放桌子上。
“阿姨,你这样说,是对我不满意?”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于母还能说什么呢?只好笑着把肉接下。
一旁的于丽看似做着家务,眼睛却一个劲儿朝着陈向东身上瞟。
心里面不禁在想。
不得了啊。一上门就提那么大一块肉,这个妹夫是真有钱啊。
还有海棠头上的那根簪子,真是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好看的簪子,怕不也是这个陈向东送的吧。
于海棠在陈向东旁边乖巧地坐着,目光望着陈向东和自己母亲有说有笑。
“向东是四九城本地的吗?”
陈向东心中暗道来了。
去对象家见家长的固有节目,哪怕是这个时代都逃脱不掉。
只不过,这个时代查户口一样的问询,大多都只是想了解对方的状况,并没有太多人太过于卡条件。
毕竟,大家都是一样的穷。
放到后世,那可就不一样了。
陈向东暂时还不敢在未来丈母娘面前耍宝,如实回道。
“算得上本地的,户口就在城里。”
“家里几口人啊?”
“就我一个,父母早年前不知道跑哪儿去了,只给我在隔壁街道的四合院里留下两间屋子。”
于母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早年间?那你这孩子也是个苦命人,这些年一个人过来不容易吧?”
“还好,有街道办的帮助,没饿着也没冻着。”
“现在有工作吗?”
“和海棠是一个厂,目前在厂里面当采购。”
一说到这个,于海棠就来劲了。
“妈,向东可不止干采购呢,他还会给车间里面改装机床,还会在厂子里面修那些别人都修不好的机器设备,厉害着呢。”
于母满是慈爱地看了于海棠一眼。
问了这么几个问题,再看这两个年轻人的表现,她心里就有数了
这两人能成!
这个时代年轻人结婚,往往都是相亲,而相亲之前,媒婆又会打听好双方的各种条件情况。
自由恋爱也就是这个缺点,父母都不知道彼此的情况,所以才会查户口一样的询问。
“你瞧瞧,还没过门呢,就站在人家向东那边了。”
在自家母亲面前,于海棠显露了更多的小女儿姿态。
她笑了笑,语气像是在撒娇。
“那我说的也是实话嘛。”
“行行行,你找的男人有本事行了吧?”
于母宠爱地摸了摸于海棠的头,又笑着看向陈向东。
“向东,那你这打算什么时候结婚啊?”
陈向东表面不改色,心里暗暗叫苦。
我勒个丈母娘催婚啊。
“阿姨觉得呢?如果阿姨这边方便的话,我下周一民政局上班了就可以。”
于母笑着一拍手。
“那可正合我心意,终于是把这个拖油瓶给甩出去了。”
“妈,你说什么呢~”
十几分钟后,陈向东骑上自行车,开向南锣鼓巷。
对于于家的情况他也了解了。
老于早年间就死在了外地。是于母带着两个女儿来到城里,一人将两个女儿养大。
现在于母是四九城纺织厂的一位女工,小女儿虽然有了工作,但大女儿还是闲在家里。
这很正常,这年头工作就是难找。
“既然是要娶媳妇,那可要得把顶级配置给配齐了。”
陈向东将车子停在门口,自言自语念叨着。
这年头,什么是顶级配置?
那就是三转一响。
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
陈向东细细一想。发现自己居然已经凑齐了三个,只差一个缝纫机了。
收音机他有收音机票,有空去买一台就是了。
但是他们家要缝纫机也没什么用啊。
陈向东目前的衣服穿都穿不完,而于海棠今后想穿什么衣服,陈向东也会带着她买。
算了,可以直接送给于家。
这边,陈向东打开家门睡觉,另一边,于家三个女人也躺上了床。
三人各自躺在自己的床铺上,却都在想着陈向东这个人。
于母想着这陈向东是否可靠,女儿嫁过去是否会过得开心幸福。
于丽想着妹妹找了一个这么好的男人,那自己以后也该找个什么样的才好?还能找一个比陈阳东更好的吗?
于海棠脑子里则是想着陈向东。想着这个男人的双眼,想着这个男人的笑,想着这个男人的坏。
1962年12月四九城的这个夜晚,是寒冷的。
1962年12月四九城的这个夜晚,同样也是令人难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