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清洗蕨菜

作品:《天灾逃荒:我过之处,寸草不生

    既然发现了水源,自然不能只装两个陶罐的水。


    他们的陶罐并不大,大概也就能装十多斤水,两个陶罐加起来可能就三、四十斤。


    这怎么够!


    于是第二天一大早,杜若就又带着明珠和石头上山了。


    杜若的背篓里装了两个陶罐,手上还抱着一个陶罐。


    倒不是她背不起更多的陶罐,而是背篓底部的空间有限,只能放得下两个陶罐。


    因为下山颠簸的原因,她也不敢在陶罐上叠陶罐。


    多运几次水不要紧,若是陶罐碎了更可惜。


    两个孩子则是一人背着一个陶罐,都是去装水的。


    他们都十多岁了,特别是明珠,都快十五岁了。


    背二十斤的东西下山肯定没问题的。


    当然,十五也是杜若估计的。


    其实明珠现在到底多少岁,杜若也搞不明白。


    因为四季已经被打乱了,都不知道具体过了几年了。


    至于姜格和孙五斤,则是留下来看行李。


    她本来想把姜格也带上山来运水的,但是想想还是不放心。


    毕竟他们的行李都在山下呢,为了多两罐水把行李弄丢了,就得不偿失了。


    两个人都留下,好歹有个照应。


    来回运了好几趟,终于把两口大水缸又重新装满了。


    不仅如此,还多出了三个陶罐的水。


    这会已经是大中午了,也不适合赶路。


    于是一行人又架起了陶罐,开始煮饭吃。


    依旧是野菜汤加面粉,这回姜格舍不得放面粉,只抓了两把面粉进去,面汤更加稀疏了。


    “杜姐,咱们的粮食不多了。”


    姜格忍不住叹气。


    这么久过去,除了作为种粮的一袋生小麦,剩下的四袋粮食,有一袋已经快见底了。


    这还是他们混了野菜的缘故。


    若是没有野菜,那耗费的粮食就更多了。


    听见这话,杜若沉默了一会说道:


    “话虽然是这样说,但是粮食还是要吃的,若是只吃野菜,身上没有力气。”


    “刚好这地方有水,也不用那么急着赶路,咱们把蕨根粉洗出来吧!”


    说完,杜若起身朝旧板车走去,把蕨菜根全部搬到地上。


    “明珠、石头,你俩过来!咱们把蕨菜根都搬到石板上去。”


    路边不远处,就有一块大石板,刚好用来清洗蕨菜。


    “孙五斤,你去砍木材回来,做成三根棒槌,用来捶打和清洗蕨菜!”


    以前没有洗衣机的时候,农村洗衣服就是用木棍敲打的,也叫“棒槌”或“洗衣槌”。


    特别是去河边洗衣服的时候,到处都能听见木棍捶打衣服的声音。


    “还有两个空着的陶罐,姜格,你去山上再背两罐水下来吧!”


    既然要洗蕨菜根,那自然要更多的水了。


    “你沿着我们上山的小路,走到尽头有一个山崖,山崖背后就是水渠了!”


    这地方看着几年都没有人来过了。


    她们那条小路是刚开出来的,路边的树木都是刚劈断的痕迹,非常容易辨认,根本不会迷路的。


    山崖背后也是,只有那一块有人活动过的痕迹。


    如果这都找不到,她真的要骂人了。


    “是!”


    杜若说完,姜格就背着背篓上山了。


    孙五斤也拿着柴刀去砍树了。


    只剩下杜若带着两个孩子搬蕨菜根。


    ......


    这山里头最不缺的就是木材,没一会孙五斤就扛着一棵质地坚硬,大小适中的小树过来了。


    “小杜,你看这木头行不行?”


    “这是榉木,质地坚硬、结构细腻、耐磨性强,做成棒槌是很合适的。”


    当然,其实更合适的是紫檀、酸枝和黄杨这些名贵的木材。


    但是这样的木材难找,也没这个必要。


    “如果合适的话,我就砍短削皮了!”


    “行,怎么不行!你是老木匠,比我们懂,你觉得好的,肯定好!”


    杜若头也没抬的说。


    她又不是那种闲得没事干,整天吹牛打屁,啥都要插一脚的领导。


    自然更相信专业人士的判断。


    孙五斤手脚利索,没一会就削了三根棒槌。


    “你不用洗菜,再去做两个木锤,等会咱们用木锤敲蕨菜根!”


    “记得木锤要大一点、重一点,才能把蕨菜根敲烂!”


    见孙五斤也要加入洗菜的行列,杜若赶紧阻止了。


    木槌只适合清洗,拍打蕨根表面的泥土。


    真要敲出粉来,还是得用锤子,那个效率才高。


    “得勒!”


    孙五斤应了一声,就继续去砍木头,做自己的木匠活去了。


    杜若三人则开始洗蕨菜。


    喜欢天灾逃荒:我过之处,寸草不生请大家收藏:()天灾逃荒:我过之处,寸草不生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