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这么严重吗

作品:《直播逃荒:女扮男装的我登基了

    就算许七娇的婆家不说啥,许云归也觉得这样不太好。


    姐姐心疼“弟弟”,她这个做“弟弟”的当然也该多替姐姐想想。


    “真不要我帮忙?”许七娇迟疑的看着她问。


    许云归连连点头,就差下保证了,“我真的能行。”


    “那好吧,”许七娇总算松口,“不过你也别逞强,需要我帮忙随时喊我。”


    许云归又点头,连声道谢,终于把许七娇送回了队伍中间。


    正如许云归所想,许七娇的婆家人心里的确对她总是跑来帮许云归而颇有微词。


    只是因为如今队伍里是许云归说了算,曾家人不敢多说什么罢了。


    短期内如此还没什么大碍,可要是长期这样,定然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矛盾。


    等许七娇走了,李大山才开口,“九弟,其实你不用考虑太多,七妹夫家里不会怎么样的。”


    要知道,许云归可是他们永安县十年来第一个秀才,那可是凤毛麟角的存在,能跟许家联姻,是十里八乡求不都不来的好事。


    他们家是属于傻人有傻福类型,当年他就是看上了许初雪,觉得她肯定是个好媳妇儿,所以宁愿给高价彩礼也要把人娶进门,哪怕她后面有七个妹妹和一个弟弟。


    外面不知道多少人羡慕他们这几家,特别是九弟之前帮林家牵线,让林家能跟县城里的人做生意后,甚至都有人想把自家闺女塞到许家去做奴婢。


    许云归的灵魂始终是来自现代的,她完全不懂李大山他们的想法,就算知道,她也只会觉得这种想法太扭曲。


    “话不能这么说,”许云归摇头,“自古婆媳关系就最难处,我不希望我的姐姐们有这样的问题。”


    一件小事都可能引发家庭矛盾,更何况是长期无条件的帮娘家?


    李大山见她听不进去,无奈道:“真不会,你看你大姐跟我娘的关系,只要你还是秀才,初雪他们在我们这样的人家里就永远不会受欺负。”


    这话倒是让许云归不由得沉思了片刻。


    【主播啊,这么简单的道理你都不明白吗?出嫁的女人底气来自哪里?要么是自身有实力,要么就是娘家给力啊!】


    【对,主播就属于娘家给力的,不过我很好奇,古代秀才真的很难考吗?】


    【来来来,前面的,我给你科普一下,古代考秀才需要经历啥……】


    许云归被直播间观众跳跃的思维逗乐了,脑子里那根筋好像也直了。


    好像是这么个道理,只要她的身份不会改变,几个姐姐家里又没有飞黄腾达,那么姐姐们的婆家始终都会有忌惮。


    想通了这一点,许云归脚步都轻松了几分。


    “九弟,你说咱们县为啥十年来就你一个秀才呢?真的很难考吗?”李大山居然也问出了直播间观众问的话。


    想到系统要求她要积极和直播间观众互动,许云归便仔细回答了这个问题。


    “大山哥,秀才的确不好考,首先,大概需要背诵并且融会贯通十万字的经典著作,然后还要通过县试、府试、院试,而这之中,每一层考试都是百里挑一,甚至比这个概率更低。”


    “这之中,县试要考五场,这五场都是基本功,只要好好背诵之人,基本不会有答不出的,所以这一场考上的关键其实是看你在书法上的造诣。”


    “府试考的是思维能力,就是面对问题的应对能力,再来是院试,这一关除了答题之外,还需入得了朝廷派来监考官员的眼。”


    【我勒个去!主播这是经历过吗?比我问度娘知道的要多点,特别是最后一个,还要看眼缘啊?】


    【咱们主播小哥哥长得一表人才,被监考官欣赏是应该的,你们不要大惊小怪。】


    【呵呵,这下不说主播是女的了?】


    眼看直播间的风向又要往许云归的性别上跑,许云归赶紧道:“总之,科举的每一步都不容易,最容易的反而是学习的过程,不管是背诵还是领会古籍经典中的思想,甚至是做策论、文章,都比每一次考试要轻松。”


    李大山啧啧出声,“没想到这么麻烦,还好我娘没让我去读书,不然我肯定已经被书压死了。”


    听听刚才九弟说的,要背十万字的古籍经典啊!


    且不说那些书有多贵,他别说背十万字,就是让他背一千字他都能背一年!


    这一刻,李大山对许云归的敬佩之情更重了。


    许云归汗颜一笑,面色有点讪讪。


    读书的苦都被原主吃了,她是来吃逃荒的苦的。


    一路上说说笑笑,许云归一行人竟然没人觉得今天赶路有多辛苦,效率也比之前要高,傍晚就到了庆云县境内。


    许云归看了看正在落山的太阳,对众人道:“前面路边有一块平地,咱们今晚就在那扎营吧。”


    今天到的早些,许里正一到地方就对大伙儿吆喝道:“早上给你们发了粮食,今儿时间还早,各家都抓紧蒸点干粮,水都省着点用,这附近可没水源。”


    许云归他们这伙人磨合了几天,现在干活都熟门熟路的,到地方全都各司其职。


    李大山领着安全小组的人兵分三路,往前面三个方向的五里地内去找水源。


    汉子们把车上能卸下来的东西卸下来,有牲口的给牲口喂草喂水,再把所有的手推车围成一个圈,只留一个出入口,这样晚上守夜就知道重点守哪里。


    女人们则埋锅造饭,打水的,分粮食的,架锅的,没一个闲着。


    老人和孩子更是主力,一部分老人带着一部分孩子去周围捡柴火,剩下的则把营地这片地的石子啥的都清理一遍,划出大伙儿睡觉的区域,在上面堆枯枝败叶,等晚点来烧。


    等女人们的米下锅,老人们又开始搭简易的帐篷,由孩子们按着底下的木棍。


    炊烟袅袅,饭香飘出时,李大山等人也回来了,孩子们围着火堆跑来跑去,老人们把家里的破单子搭到刚搭起来的架子上,这个临时营地瞬间就充满了烟火气。


    “大山哥,找到水源了吗?”虽然李大山几人垂头丧气的,可许云归还是忍不住问。


    李大山摇头,“没有,而且我看前面好像比这里还不如,两里地内都见不到一点绿。”


    “这么严重吗?”许云归皱眉。